一种装配式结构现浇部位新型模板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03082发布日期:2023-09-20 16:08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结构现浇部位新型模板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现浇区域模板加固,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结构现浇部位新型模板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1、传统装配式现浇节点部位,通常在预制墙体上预留5mm深企口,现浇墙体模板与两侧启口平齐安装,但通常因构件加工精度与长距离运输因素无法保证启口平整顺直度,跨现浇段模板体积偏大,安装翘角问题多有发生,导致漏浆问题严重;此外,现浇部位墙体因去掉企口深度,厚度往往相比设计尺寸减去5-10mm,结构安全性有待考证,同时后期装修阶段支模部位抹灰厚度需增加启口深度,现浇段面积抹灰层厚度增加5mm,增加开裂风险。

2、现有的装配式结构现浇部位加固装置,如公开(公告)号:cn205918129u公开的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现浇段模板加固,对现浇筑混凝土板上留有较多的孔洞,对现浇筑混凝土板破坏较大,会降低现浇筑混凝土板的硬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结构现浇部位新型模板加固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创新改进装配式建筑现浇节点模板支设方式,有效避免了跑模漏浆施工质量缺陷,增强了装饰观感,减少了缺陷修复投入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有效确保了现浇混凝土墙体截面尺寸,减少了装修阶段抹灰层厚度,有效避免了抹灰层墙面开裂缺陷,减少了维修成本。

2、为了实现所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装配式结构现浇部位新型模板加固装置,包括先浇筑混凝土板的一侧接触连接有后浇筑混凝土板,所述先浇筑混凝土板和后浇筑混凝土板上均设有凹槽,且先浇筑混凝土板上的凹槽与后浇筑混凝土板上的凹槽相连通,所述先浇筑混凝土板上设有丝杆孔,且丝杆孔内滑动连接有对拉丝杆,所述对拉丝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主龙骨,所述对拉丝杆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螺母,且螺母与主龙骨接触连接,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加固机构,且加固机构的一侧与主龙骨接触连接。

4、所述加固机构中心轴线的位置与主龙骨中心轴线的位置相重合。

5、所述加固机构包括方木、木模板、三合板和海绵条,所述木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等距排列的方木,且方木与主龙骨接触连接,所述木模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等距排列的三合板,且三合板上安装有海绵条,所述三合板和海绵条均位于凹槽内并接触连接。

6、所述三合板的一边与后浇筑混凝土板上凹槽的槽壁接触连接。

7、所述海绵条位于先浇筑混凝土板上的凹槽内,并与凹槽的槽底接触连接。

8、所述先浇筑混凝土板和后浇筑混凝土板上的凹槽均为直角凹槽。

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结构现浇部位新型模板加固装置,通过创新改进装配式建筑现浇节点模板支设方式,有效避免了跑模漏浆施工质量缺陷,增强了装饰观感,减少了缺陷修复投入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有效确保了现浇混凝土墙体截面尺寸,减少了装修阶段抹灰层厚度,有效避免了抹灰层墙面开裂缺陷,减少了维修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结构现浇部位新型模板加固装置,包括先浇筑混凝土板(1)的一侧接触连接有后浇筑混凝土板(2),所述先浇筑混凝土板(1)和后浇筑混凝土板(2)上均设有凹槽,且先浇筑混凝土板(1)上的凹槽与后浇筑混凝土板(2)上的凹槽相连通,其特征是:所述先浇筑混凝土板(1)上设有丝杆孔,且丝杆孔内滑动连接有对拉丝杆(5),所述对拉丝杆(5)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主龙骨(3),所述对拉丝杆(5)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螺母,且螺母与主龙骨(3)接触连接,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加固机构(4),且加固机构(4)的一侧与主龙骨(3)接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结构现浇部位新型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加固机构(4)中心轴线的位置与主龙骨(3)中心轴线的位置相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结构现浇部位新型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加固机构(4)包括方木(401)、木模板(402)、三合板(403)和海绵条(404),所述木模板(4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等距排列的方木(401),且方木(401)与主龙骨(3)接触连接,所述木模板(40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等距排列的三合板(403),且三合板(403)上安装有海绵条(404),所述三合板(403)和海绵条(404)均位于凹槽内并接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结构现浇部位新型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三合板(403)的一边与后浇筑混凝土板(2)上凹槽的槽壁接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结构现浇部位新型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海绵条(404)位于先浇筑混凝土板(1)上的凹槽内,并与凹槽的槽底接触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结构现浇部位新型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先浇筑混凝土板(1)和后浇筑混凝土板(2)上的凹槽均为直角凹槽。


技术总结
一种装配式结构现浇部位新型模板加固装置,涉及装配式建筑现浇区域模板加固技术领域,先浇筑混凝土板上设有丝杆孔,且丝杆孔内滑动连接有对拉丝杆,所述对拉丝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主龙骨,所述对拉丝杆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螺母,且螺母与主龙骨接触连接,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加固机构,且加固机构的一侧与主龙骨接触连接;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结构现浇部位新型模板加固装置,通过创新改进装配式建筑现浇节点模板支设方式,有效避免了跑模漏浆施工质量缺陷,增强了装饰观感,减少了缺陷修复投入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有效确保了现浇混凝土墙体截面尺寸,减少了装修阶段抹灰层厚度,有效避免了抹灰层墙面开裂缺陷,减少了维修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邢文杰,苏建锋,张东蛟,王世浩,刘小杰,武凤涛,张元东,秦树东,潘寿林,李洪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