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连廊减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57913发布日期:2023-08-27 13:19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层建筑连廊减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连廊支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层建筑连廊减震支座。


背景技术:

1、高层建筑是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超过一定层数或高度的建筑将成为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起点高度或层数,各国规定不一,且多无绝对、严格的标准,而连廊原是中国古建的一种形式,即建筑和建筑之间的连接构筑物,上有顶,没有围护结构。连廊设置一方面出于建筑功能上的要求,它可以方便两塔楼之间的联系。同时连体具有良好的采光效果和广阔的视野而可以用作观光走廊或休闲咖啡厅等,通过支撑座从而对连廊进行连接且具有减震的作用。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2、通过当前的高层建筑连廊减震支座在使用过程中减震方式较为单一导致出现装置的实用性降低的问题;同时由于当前的高层建筑连廊减震支座与连廊板的连接是一体式的导致出现后期报废不使用时不方便进行拆卸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层建筑连廊减震支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高层建筑连廊减震支座,包括保护层橡胶,所述保护层橡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连接钢板,所述保护层橡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连接钢板,所述下连接钢板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上连接钢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连廊板。

4、所述保护层橡胶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底部与下连接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一,所述减震弹簧一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伸缩轴,所述伸缩轴的下端与缓冲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减震板的两端与保护层橡胶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减震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一,所述滑槽一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一端与上连接钢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二,所述减震弹簧二的一端与保护层橡胶的内壁固定连接。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通过减震板、滑槽一、移动杆、减震弹簧二的相互配合,从而具有减震的作用。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廊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板块,所述板块的下端延伸至上连接钢板的内部,所述板块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与上连接钢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板块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下端穿插有连接块。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通过板块、固定块、插杆的相互配合,从而方便对连廊板进行安装的作用。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连接钢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二,所述滑槽二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通过滑槽二、支撑杆、连接块的相互配合,从而对插杆的位置进行限制的作用。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连接钢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连接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上连接钢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的一端与板块的内部活动连接。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通过螺纹杆、螺钉的相互配合,从而加强对连廊板的固定作用。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板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一,所述固定板一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一,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二,所述固定板二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二,所述凸块二的表面与凸块一的表面搭接。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通过固定板一、凸块一、固定板二、凸块二的相互配合,从而增加一定的摩擦力的作用。

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6、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层建筑连廊减震支座,采用了缓冲垫、减震弹簧一、减震板、伸缩轴、滑槽一、移动杆、减震弹簧二的相互配合,当震动来临时使上连接钢板向下移动使减震板向下移动并带动减震弹簧二,并对减震弹簧一和伸缩轴进行挤压,从而具有上下减震的作用,当连廊左右晃动时使移动杆在滑槽一的内部滑动并对减震弹簧二进行挤压,从而具有减震的作用,解决了高层建筑连廊减震支座在使用过程中减震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达到了对高层建筑连廊减震支座实用性提升的效果。

17、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层建筑连廊减震支座,采用了板块、固定块、插杆、滑槽二、支撑杆、连接块、螺纹杆、螺钉的相互配合,当需要对连廊板进行拆卸时,通过转动螺纹杆使连接块与插杆松动,并使支撑杆在滑槽二的内部轻微移动,当与插杆松动后再通过对螺钉进行拆卸并使螺钉拿出,从而拿动连廊板对上连接钢板完成拆卸,解决了高层建筑连廊减震支座后期报废不使用时不方便与连廊板进行拆卸的问题,达到了拆卸简单操作省力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层建筑连廊减震支座,包括保护层橡胶(3),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橡胶(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连接钢板(2),所述保护层橡胶(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连接钢板(4),所述下连接钢板(4)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5),所述上连接钢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连廊板(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连廊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板(33)的两端与保护层橡胶(3)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减震板(33)的内部开设有滑槽一(35),所述滑槽一(3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杆(36),所述移动杆(36)的一端与上连接钢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3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二(37),所述减震弹簧二(37)的一端与保护层橡胶(3)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连廊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廊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板块(21),所述板块(21)的下端延伸至上连接钢板(2)的内部,所述板块(21)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块(22),所述固定块(22)的底部与上连接钢板(2)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板块(2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插杆(23),所述插杆(23)的下端穿插有连接块(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连廊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钢板(2)的内部开设有滑槽二(24),所述滑槽二(2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杆(25),所述支撑杆(25)的上端与连接块(26)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连廊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钢板(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27),所述螺纹杆(27)的一端与连接块(26)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上连接钢板(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钉(28),所述螺钉(28)的一端与板块(21)的内部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连廊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块(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一(211),所述固定板一(2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一(212),所述固定块(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二(221),所述固定板二(2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二(222),所述凸块二(222)的表面与凸块一(212)的表面搭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连廊减震支座,涉及连廊支架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保护层橡胶,所述保护层橡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连接钢板,所述保护层橡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连接钢板,所述下连接钢板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上连接钢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连廊板。本技术通过震动来临时使上连接钢板向下移动使减震板向下移动并带动减震弹簧二,并对减震弹簧一和伸缩轴进行挤压,从而具有上下减震的作用,当连廊左右晃动时使移动杆在滑槽一的内部滑动并对减震弹簧二进行挤压,从而具有减震的作用,解决了高层建筑连廊减震支座在使用过程中减震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达到了对高层建筑连廊减震支座实用性提升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周旭波,马宏新,黄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蜀一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