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边包覆钢-混凝土现浇组合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67732发布日期:2023-07-05 15:09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三边包覆钢-混凝土现浇组合梁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的,特别涉及一种三边包覆钢-混凝土现浇组合梁。


背景技术:

1、对于大型公共或工业建筑的水平构件,采用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pec)梁能较大提升整体框架的侧移刚度,更容易满足结构设计要求。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pec)构件的构造特点是由主体h型钢钢骨、两侧腹板腔体内翼缘间的拉结钢筋、梁腰部防止表面开裂的纵向抗裂钢筋、填充两侧腔体的混凝土组成。预制柱构件在楼层标高位置会伸出钢牛腿,在现场与混凝土梁连接,连接形式为栓焊连接,腹板采用双侧贴板高强螺栓连接,翼缘通过坡口熔透焊连接,完成钢构连接后还需对节点两侧腔体内填充高标号混凝土或水泥基灌浆料。

2、若结构设计条件苛刻,存在跨度大、荷载大等情况,导致梁截面较大。由于pec构件混凝土是预制好的,截面较大的pec构件吊重也相应较大,一根12米跨仓储或大型厂房的pec梁高度在0.9米以上,单根梁能达到12吨以上,需要采用重型吊装设备,导致设备租赁开销较高,同时构件自重大现场难以进行安装操作,因此最佳方案是现场将带钢筋的纯钢构件先进行吊装,后现场与楼板一同浇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边包覆钢-混凝土现浇组合梁,为了解决现在技术中的大型组合梁与楼板一同浇筑的施工速度慢,且提前预制后导致运输和吊装困难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三边包覆钢-混凝土现浇组合梁,包括:

3、h形钢骨,包括腹板、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其中,所述上翼缘板的宽度小于所述下翼缘板的宽度;

4、拉结筋,设置在所述h形钢骨的两侧腹腔内;以及,

5、抗裂筋,沿所述腹板的长度延伸的方向设置在所述腹板上。

6、可选的,在所述的三边包覆钢-混凝土现浇组合梁中,所述h形钢骨的宽度不小于250mm。

7、可选的,在所述的三边包覆钢-混凝土现浇组合梁中,所述上翼缘板的宽度要比所述下翼缘板的宽度小100mm-200mm。

8、可选的,在所述的三边包覆钢-混凝土现浇组合梁中,所述上翼缘板的厚度大于所述下翼缘板的厚度。

9、可选的,在所述的三边包覆钢-混凝土现浇组合梁中,所述拉结筋为c型拉结筋或者u型拉结筋。

10、可选的,在所述的三边包覆钢-混凝土现浇组合梁中,当所述拉结筋为c型拉结筋时,所述c型拉结筋的中部为竖直,其两头为水平弯折;其中,所述c型拉结筋弯折高度的一半等于所述c型拉结筋的直径的2倍,所述水平弯折的长度等于所述c型拉结筋的直径的5倍;其中,所述c型拉结筋开口朝向所述腹板并焊接在所述h形钢骨的两侧腹腔内;并且,所述c型拉结筋的中部不凸出于所述h形钢骨的两侧腹腔。

11、可选的,在所述的三边包覆钢-混凝土现浇组合梁中,所述抗裂筋长度沿所述腹板的长度方向布置,并且凸出浇筑后的所述h形钢骨的两端。

12、可选的,在所述的三边包覆钢-混凝土现浇组合梁中,当所述拉结筋为u型拉结筋时,所述u型拉结筋的弯折弧形半径等于所述拉结筋的直径的2倍,所述u型拉结筋每侧的平直段长度等于所述拉结筋的直径的5倍,整体外包尺寸高度为下翼缘板内表面至楼板面层高度减去楼板保护层厚度,整体外包尺寸宽度为下翼缘板宽度减去梁两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形成一个一侧缺失一节的开口矩形钢筋或u型拉结筋,u型拉结筋开口朝向钢骨下翼缘板,两肢分别从上翼缘板处插入两侧腹腔,脚部平直段与下翼缘板内表面焊接连接,焊接长度为平直段满焊。

13、可选的,在所述的三边包覆钢-混凝土现浇组合梁中,所述上翼缘板、所述下翼缘板与所述腹板通过熔透焊连接,以形成所述h形钢骨。

14、可选的,在所述的三边包覆钢-混凝土现浇组合梁中,还包括保护层,所述c型拉结筋的中部距离所述腹腔边界的距离等于保护层的厚度。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一种三边包覆钢-混凝土现浇组合梁,通过所述上翼缘板的宽度小于所述下翼缘板的宽度这种结构的h形钢骨,这种不等宽度的翼缘板的h形钢骨,使较短的上翼缘板的两侧在施工时与模板间留有空隙,楼板与混凝土现浇组合梁一同浇筑的,与楼板一同施工又能保证施工速度,不会因组合构件现浇而拖慢工期。提高了大型的混凝土现浇组合梁与楼板一同浇筑的施工速度,且解决了大型的混凝土现浇组合梁提前预制后导致运输和吊装困难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三边包覆钢-混凝土现浇组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边包覆钢-混凝土现浇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h形钢骨的宽度不小于2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边包覆钢-混凝土现浇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缘板的宽度要比所述下翼缘板的宽度小100mm-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边包覆钢-混凝土现浇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缘板的厚度大于所述下翼缘板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边包覆钢-混凝土现浇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结筋为c型拉结筋或者u型拉结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边包覆钢-混凝土现浇组合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拉结筋为c型拉结筋时,所述c型拉结筋的中部为竖直,其两头为水平弯折;其中,所述c型拉结筋弯折高度的一半等于所述c型拉结筋的直径的2倍,所述水平弯折的长度等于所述c型拉结筋的直径的5倍;其中,所述c型拉结筋开口朝向所述腹板并焊接在所述h形钢骨的两侧腹腔内;并且,所述c型拉结筋的中部不凸出于所述h形钢骨的两侧腹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边包覆钢-混凝土现浇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裂筋长度沿所述腹板的长度方向布置,并且凸出浇筑后的所述h形钢骨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边包覆钢-混凝土现浇组合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拉结筋为u型拉结筋时,所述u型拉结筋的弯折弧形半径等于所述拉结筋的直径的2倍,所述u型拉结筋每侧的平直段长度等于所述拉结筋的直径的5倍,整体外包尺寸高度为下翼缘板内表面至楼板面层高度减去楼板保护层厚度,整体外包尺寸宽度为下翼缘板宽度减去梁两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形成一个一侧缺失一节的开口矩形钢筋或u型拉结筋,u型拉结筋开口朝向钢骨下翼缘板,两肢分别从上翼缘板处插入两侧腹腔,脚部平直段与下翼缘板内表面焊接连接,焊接长度为平直段满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边包覆钢-混凝土现浇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缘板、所述下翼缘板与所述腹板通过熔透焊连接,以形成所述h形钢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边包覆钢-混凝土现浇组合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层,所述c型拉结筋的中部距离所述腹腔边界的距离等于保护层的厚度。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三边包覆钢‑混凝土现浇组合梁,包括:H形钢骨、拉结筋和抗裂筋,H形钢骨包括腹板、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其中,上翼缘板的宽度小于下翼缘板的宽度。拉结筋设置在H形钢骨的两侧腹腔内。抗裂筋沿所述腹板的长度延伸的方向设置在腹板上。通过上翼缘板的宽度小于下翼缘板的宽度这种结构的H形钢骨,这种不等宽度的翼缘板的H形钢骨,使较短的上翼缘板的两侧在施工时与模板间留有空隙,楼板与混凝土现浇组合梁一同浇筑的,与楼板一同施工又能保证施工速度,不会因组合构件现浇而拖慢工期。提高了大型的混凝土现浇组合梁与楼板一同浇筑的施工速度,且解决了大型的混凝土现浇组合梁提前预制后导致运输和吊装困难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欣,孙求知,贾水钟,沈磊,李瑞雄,张朕磊,张仪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