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79835发布日期:2023-08-20 12:21阅读:26来源:国知局
电力塔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力输送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电力塔。


背景技术:

1、电力塔按其形状一般分为:酒杯型、猫头型、上字型、干字型和桶型五种,按用途分有:耐张塔、直线塔、转角塔、换位塔(更换导线相位位置塔)、终端塔和跨越塔等。其中,干字型的电力塔包括多层横担,每层横担上布置两个挂载点。相关技术中的干字型电力塔,特别是多回电力塔,存在横担布置层数多,重量较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重量低的电力塔。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力塔包括塔体和多个横担,多个所述横担沿所述塔体的高度方向层叠设于所述塔体上,每个所述横担均设有多个挂载点;其中,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横担中,位于下侧的所述横担的长度大于位于上侧的所述横担的长度;多个所述横担中,位于最下侧的所述横担上的所述挂载点的数量大于其余至少一个所述横担上的所述挂载点的数量。

4、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横担中,位于最上侧的所述横担为地线横担,其余所述横担为导线横担。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线横担的数量为三个以上,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导线横担中,位于下侧的所述横担上的所述挂载点的数量大于位于下侧的所述横担上的所述挂载点的数量。

6、在一些实施例中,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导线横担中,位于下侧的所述横担上的所述挂载点的数量与位于下侧的所述横担上的所述挂载点的数量的差值为2;每个所述导线横担上的多个所述挂载点对称布置于所述塔体的相对两侧。

7、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横担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所述横担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设于所述塔体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关于所述塔体对称布置。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力塔还包括灯带,所述灯带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均沿所述塔体的高度方向延伸;在所述横担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分别设于所述塔体的相对两侧。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分别与同一所述横担的相对两端连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带还包括连接段,所述连接段沿所述横担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连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段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段与多个所述横担一一对应,每个所述连接段与对应的所述横担连接;和/或所述连接段整体层波浪线形。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塔体包括安装段,所述横担设于所述安装段;所述灯带还包括塔体段,所述塔体段环绕所述安装段的外周设置。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力塔还包括避雷针,所述避雷针设于所述塔体的顶部,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上端均与所述避雷针连接。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力塔还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设于所述塔体,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用于向所述灯带供电。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力塔还包括多个通信平台,至少一个所述通信平台设于所述横担的上侧,至少一个所述通信平台设于所述横担的下侧。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力塔,通过将任意相邻两个横担中,位于下侧的横担的长度设为大于位于上侧的横担的长度,并将位于最下侧的横担上的挂载点的数量设为大于其余横担上的挂载点的数量。使得至少位于最下侧的横担上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的挂载点,且位于最下侧的横担上的挂载点之间的间距可以设置的较大,以满足安全距离要求。由此,与相关技术中每个横担上设置两个挂载点的电力塔相比,横担的层数可以设置的较少,从而可以降低电力塔的高度,以有效减轻电力塔的重量。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力塔具有重量轻和高度低等有点。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力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塔,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横担中,位于最上侧的所述横担为地线横担,其余所述横担为导线横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横担的数量为三个以上,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导线横担中,位于下侧的所述横担上的所述挂载点的数量大于位于下侧的所述横担上的所述挂载点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塔,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导线横担中,位于下侧的所述横担上的所述挂载点的数量与位于下侧的所述横担上的所述挂载点的数量的差值为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塔,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横担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所述横担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设于所述塔体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关于所述塔体对称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塔还包括灯带,所述灯带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均沿所述塔体的高度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分别与同一所述横担的相对两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带还包括连接段,所述连接段沿所述横担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力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段与多个所述横担一一对应,每个所述连接段与对应的所述横担连接;和/或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包括安装段,所述横担设于所述安装段;

11.根据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塔还包括避雷针,所述避雷针设于所述塔体的顶部,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上端均与所述避雷针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塔还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设于所述塔体,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用于向所述灯带供电。

13.根据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塔还包括多个通信平台,至少一个所述通信平台设于所述横担的上侧,至少一个所述通信平台设于所述横担的下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塔,所述电力塔包括塔体和多个横担,多个所述横担沿所述塔体的高度方向层叠设于所述塔体上,每个所述横担均设有多个挂载点;其中,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横担中,位于下侧的所述横担的长度大于位于上侧的所述横担的长度;多个所述横担中,位于最下侧的所述横担上的所述挂载点的数量大于其余至少一个所述横担上的所述挂载点的数量。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力塔具有重量轻和高度低等有点。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成,郝鑫,张遨宇,薛园,马东,王泉,曹岳,刘畅,李翠林,来弈鹏,田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