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埋单层钢筋网片韧性增强叠合剪力墙

文档序号:35726984发布日期:2023-10-14 16:45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埋单层钢筋网片韧性增强叠合剪力墙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和建筑领域内装配式剪力墙,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预埋单层钢筋网片韧性增强叠合剪力墙。


背景技术:

1、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提前加工制作好建筑构件和配件然后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2、目前,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现浇建筑模式的优势已逐渐消失,与传统现浇建筑模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构件质量高、节能环保、工期短、节约人力等特点,因此装配式建筑慢慢成为未来我国建筑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在现有叠合剪力墙中,多设置内外两块预制墙板,内外两块墙板平行布置形成浇筑腔,采用钢筋桁架或设置竖向钢筋和预埋钢筋的形式,实现内外两块预制板和浇筑腔内后浇混凝土的整体粘合,形成整体结构。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1114235u(公开日2020.07.28)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的叠合剪力墙中,其是两块预制墙板间隔一定距离平行布置,中间形成浇筑腔,两个预制墙板上分别有一个钢筋桁架,两个钢筋桁架交叠布置,最后在浇筑腔内后浇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3、虽然装配式建筑有诸多的优点,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传统的叠合剪力墙仍存在如墙体自重大、运输与吊装困难、上下层的墙体连接繁琐、结构复杂不便操作、墙体在后浇混凝土过程中模壳爆裂等问题。

4、因此,提供一种预埋单层钢筋网片韧性增强叠合剪力墙对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以及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埋单层钢筋网片韧性增强叠合剪力墙,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预埋单层钢筋网片韧性增强叠合剪力墙,包括:

4、韧性增强预制层;

5、单层钢筋网片;所述单层钢筋网片自所述韧性增强预制层一表面向所述韧性增强预制层内预埋部分钢筋;

6、定位连接件;所述定位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连接件一端预埋在所述韧性增强预制层内;

7、定型模壳;所述定型模壳与所述韧性增强预制层平行且间隔布置,中间形成空腔,所述定型模壳与多个所述定位连接件远离所述韧性增强预制层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8、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韧性增强预制层来提高预制层的强度和延性,同时减轻了预制层的重量,利于运输和吊装;单层钢筋网片部分预埋在韧性增强预制层内,利于上下层墙体钢筋连接的同时保证了后浇混凝土的整体性;定型模壳与多个定位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使得叠合剪力墙更加稳定和结实,增加了整体的抗震性能,同时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减少材料成本,满足国家节能环保的要求。

9、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预埋单层钢筋网片韧性增强叠合剪力墙中,所述单层钢筋网片由水平分布钢筋和竖向分布钢筋组成;所述竖向分布钢筋全部或部分裸露在所述空腔内。

10、以上技术手段的技术效果为:增强后浇混凝土的整体性,同时使上下层墙体的纵向钢筋竖向连接更加方便便捷。

11、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预埋单层钢筋网片韧性增强叠合剪力墙中,所述韧性增强预制层为添加了韧性纤维的预制层。所述韧性纤维是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聚乙烯纤维、玻璃纤维或钢钎维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12、以上技术手段的技术效果为:增加了预制层的强度和延性,避免在后浇混凝土过程中发生模壳爆裂的问题。

13、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预埋单层钢筋网片韧性增强叠合剪力墙中,所述韧性增强预制层的厚度为钢筋保护层和单层钢筋网片埋入所述韧性增强预制层内钢筋的厚度之和,所述韧性增强预制层的总厚度为25mm-40mm。

14、以上技术手段的技术效果为:使预制层厚度变薄,大大减轻了预制层的重量,更有利于预制层的运输与吊装。

15、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预埋单层钢筋网片韧性增强叠合剪力墙中,所述韧性增强预制层朝向空腔一侧的表面凹凸不平,其截面形状为波浪状或直线状。

16、以上技术手段的技术效果为:增加后浇混凝土中骨料与韧性增强预制层的粘合度,提高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和结构的整体性。

17、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预埋单层钢筋网片韧性增强叠合剪力墙中,所述定位连接件包括杆体和螺栓,所述杆体一端固定有钢板,所述钢板预埋在所述韧性增强预制层内,所述杆体另一端端头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与所述螺栓孔螺纹连接,并将所述定型模壳通过所述螺栓的螺栓头压紧在所述杆体上;所述定型模壳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栓孔对应的通孔。

18、以上技术手段的技术效果为:采用螺栓连接形式的可拆卸结构,拆装方便,定型模壳可重复使用,增加了材料的利用率,满足国家节能环保要求。

19、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预埋单层钢筋网片韧性增强叠合剪力墙中,所述定型模壳为轻型材料,为彩钢板、镀锌板、铝板或塑料板中的一种或多种。

20、以上技术手段的技术效果为:定型模壳采用轻型材料,进一步减轻了剪力墙整体构件的重量,方便运输和吊装。

21、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预埋单层钢筋网片韧性增强叠合剪力墙,所述定型模壳朝向空腔一侧的表面涂覆脱模剂。

22、以上技术手段的技术效果为:涂覆脱模剂便于混凝土浇筑后的定型膜壳的拆卸,更便于现场的实际操作。

23、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预埋单层钢筋网片韧性增强叠合剪力墙中,所述单层钢筋网片的布置形式和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工程要求。

24、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预埋单层钢筋网片韧性增强叠合剪力墙中,所述定位连接件的数量与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叠合剪力墙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

25、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预埋单层钢筋网片韧性增强叠合剪力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1、混凝土预制层采用添加韧性增强纤维的混凝土预制层,增强了预制层的延性和强度,避免在后浇混凝土过程中发生爆模,同时设置单层钢筋网片,使混凝土预制层变薄,有利于减轻整体的预制墙体重量,更有利与吊装与运输。

27、2、单层钢筋网片的竖向分布钢筋全部或部分裸露于空腔内,在增强韧性增强预制层与后浇混凝土的整体性的同时有利于上下层墙体纵筋之间的竖向搭接连接,增强连接性能。

28、3、韧性增强预制层与定型模壳平行设置,并通过定位连接件进行连接,使得叠合剪力墙更加稳定和结实,增加整体的抗震性能。

29、4、定型模壳可在使用后拆除回收重复利用,可大幅减少材料成本,满足国家的节能环保的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埋单层钢筋网片韧性增强叠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单层钢筋网片韧性增强叠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韧性增强预制层(1)厚度为钢筋保护层厚度和所述单层钢筋网片(2)埋入所述韧性增强预制层(1)内钢筋的厚度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单层钢筋网片韧性增强叠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韧性增强预制层(1)朝向所述定型模壳(5)一侧的表面凹凸不平,其截面形状为波浪状或直线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单层钢筋网片韧性增强叠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层钢筋网片(2)由水平分布钢筋(21)和竖向分布钢筋(22)组成;所述竖向分布钢筋(22)全部或部分裸露在所述空腔(3)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单层钢筋网片韧性增强叠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连接件(4)包括杆体(41)和螺栓(42),所述杆体(41)一端固定有钢板(43),所述钢板(43)预埋在所述韧性增强预制层(1)内,所述杆体(41)另一端端头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42)与所述螺栓孔螺纹连接,并将所述定型模壳(5)通过所述螺栓(42)的螺栓头压紧在所述杆体(4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埋单层钢筋网片韧性增强叠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模壳(5)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栓孔对应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单层钢筋网片韧性增强叠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模壳(5)的材料为彩钢板、镀锌板、铝板或塑料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埋单层钢筋网片韧性增强叠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模壳(5)朝向所述空腔(3)一侧的表面涂覆脱模剂。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埋单层钢筋网片韧性增强叠合剪力墙,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包括:韧性增强预制层、单层钢筋网片、定位连接件和定型模壳;单层钢筋网片自韧性增强预制层一表面向韧性增强预制层内预埋部分钢筋;定位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定位连接件一端预埋在韧性增强预制层内;定型模壳与韧性增强预制层平行且间隔布置,中间形成空腔,定型模壳与多个定位连接件远离韧性增强预制层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本技术解决了目前装配式领域中叠合剪力墙墙体自重大、运输与吊装困难且上下层墙体连接困难等问题,此外,还解决了叠合剪力墙墙体在后浇混凝土过程中模壳爆裂的问题。总之,本技术有望为行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陈志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3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