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电杆合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51608发布日期:2023-11-17 19:43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泥电杆合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杆,具体为一种水泥电杆合模装置。


背景技术:

1、水泥电杆又称混凝土电杆,是用混凝土与钢筋或钢丝制成的电杆,在制作混凝土电杆时,需要将混凝土原料进行充分搅拌,得到水泥浆,然后将水泥浆浇筑到电杆模具内,待水泥电杆成形后,进行养护,即可。

2、在水泥电杆的生产工艺中,上下模件之间的合模作业是将上下模相对的放置,并通过若干螺栓实现上下模之间的限位固定。但是目前在合模时,多是通过吊具将上模吊装到下模上方,进行竖直方向上的合模,而这种合模方式,可能会导致上模和下模之间不能完成一次合模,需要多次对准,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泥电杆合模装置。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泥电杆合模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开口的相对两侧均安装有上翼板,下模开口的相对两侧均安装有下翼板,下翼板上具有与上翼板相适配的限位槽,上翼板与限位槽插接并通过紧固件固定。

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下翼板上安装有限位板,且限位板与下翼板之间形成限位槽,紧固件设置在限位板上,且与限位槽内的上翼板插接。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还包括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下模设置在第一支架上,上模滑动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第二支架上安装有推送机构,通过推送机构推动上模与下模插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推送机构包括进给轮和驱动件,驱动件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架上,进给轮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架且通过驱动件驱动,通过驱动件带动进给轮转动而推动上模滑动。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进给轮的轴线方向与上模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进给轮的外周安装有防滑套,且防滑套与上模的内壁相接触。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第二支架的内部安装有第三支架,第三支架的顶端向上延伸至上模的内腔中,进给轮的轮轴与第三支架的顶端转动连接,且进给轮的轮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驱动件传动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进给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进给轮沿着上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且多个进给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10、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水泥电杆合模装置,通过在上模和下模上分别加装上翼板和下翼板,利用下翼板上限位槽的设计,使得上翼板能够与下翼板紧密插接,再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即可完成合模作业,利用插接的方式,无需多次对准,既方便了实际合模作业,还能够提高上模与下模之间的装配紧密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11、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12、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支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支架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泥电杆合模装置,包括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上模(1)开口的相对两侧均安装有上翼板(3),下模(2)开口的相对两侧均安装有下翼板(4),下翼板(4)上具有与上翼板(3)相适配的限位槽,上翼板(3)与限位槽插接并通过紧固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电杆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下翼板(4)上安装有限位板(5),且限位板(5)与下翼板(4)之间形成限位槽,紧固件设置在限位板(5)上,且与限位槽内的上翼板(3)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电杆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支架(6)和第二支架(7),下模(2)设置在第一支架(6)上,上模(1)滑动设置在第二支架(7)上,第二支架(7)上安装有推送机构,通过推送机构推动上模(1)与下模(2)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泥电杆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推送机构包括进给轮(8)和驱动件(9),驱动件(9)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架(7)上,进给轮(8)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架(7)且通过驱动件(9)驱动,通过驱动件(9)带动进给轮(8)转动而推动上模(1)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泥电杆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进给轮(8)的轴线方向与上模(1)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泥电杆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进给轮(8)的外周安装有防滑套,且防滑套与上模(1)的内壁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泥电杆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架(7)的内部安装有第三支架(10),第三支架(10)的顶端向上延伸至上模(1)的内腔中,进给轮(8)的轮轴与第三支架(10)的顶端转动连接,且进给轮(8)的轮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11)与驱动件(9)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所述的一种水泥电杆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进给轮(8)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进给轮(8)沿着上模(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且多个进给轮(8)之间通过第二传动机构(12)传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泥电杆合模装置,包括上模、下模和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上模开口的相对两侧均安装有上翼板,下模开口的相对两侧均安装有下翼板,下翼板上具有与上翼板相适配的限位槽,上翼板与限位槽插接并通过紧固件固定。本技术所提出的水泥电杆合模装置,通过在上模和下模上分别加装上翼板和下翼板,利用下翼板上限位槽的设计,使得上翼板能够与下翼板紧密插接,再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即可完成合模作业,利用插接的方式,无需多次对准,既方便了实际合模作业,还能够提高上模与下模之间的装配紧密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莲,赵波,潘志祥,潘中正,李春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无为县旭日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