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手架顶撑起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43710发布日期:2023-08-06 00:34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脚手架顶撑起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为一种脚手架顶撑起立装置。


背景技术:

1、脚手架是一种用于在建筑、维修和装修等工作中提供支撑和工作平台的临时结构。它由一系列钢管和连接件组成,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拼装和调整。脚手架搭设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工程质量和人身安全至关重要。

2、在现有脚手架的搭设过程中,施工工人经常是徒手进行脚手架杆件的起立,这样需要要求施工工人拥有优秀的身体素质才能保证搭设过程的稳定和安全,但是由于缺少受力点,施工人员往往花费较大的功夫才能搭建完脚手架。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作安全,必须对脚手架搭设提供更为便捷省力的搭设工具,以减轻施工人员的负担,减少施工的安全隐患,促使脚手架搭设技术继续向更加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3、基于以上,本申请提供一种脚手架顶撑起立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手架顶撑起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脚手架顶撑起立装置,包括:扣件,扣件用于紧固在脚手架体系中的纵杆中部或横杆中部;以及连接件,连接件用于与待起立的杆件连接;以及轴承,轴承的内圈与扣件之间相对固定连接,外圈与连接件之间固定连接。

3、优选的,扣件包括有:上抱箍;以及下抱箍,上抱箍与下抱箍之间凹面相对,且上抱箍的一端与下抱箍的一端之间铰接;以及螺栓与螺母,上抱箍的另一端与下抱箍的另一端之间由螺栓与螺母连接。

4、优选的,上抱箍包括有并列设置的两个或多个上半环形抱箍,两个或多个上半环形抱箍的凹面朝向一致;以及将两个或多个上半环形抱箍连接的平台;下抱箍包括有并列设置的两个或多个下半环形抱箍,两个或多个下半环形抱箍的凹面朝向上抱箍,且下半环形抱箍与上半环形抱箍一一对应。

5、优选的,上半环形抱箍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挂耳;下半环形抱箍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挂耳;扣件还包括有转轴,第一挂耳与第二挂耳之间通过转轴连接。

6、优选的,平台置于上半环形抱箍远离第一挂耳的一端,平台、下半环形抱箍与平台对应的一端均设置有通孔;螺栓为连体式螺栓,包括有两个或多个螺栓柱,螺栓柱穿过通孔与螺母螺接,将上半环形抱箍与下半环形抱箍连接。

7、优选的,扣件还包括有固定轴,固定轴穿过两两上半环形抱箍之间,与上半环形抱箍之间固定连接;轴承置于两两上半环形抱箍之间,套设于固定轴上,与固定轴之间固定连接。

8、优选的,一种脚手架顶撑起立装置还包括有限位块,限位块连接于两两上半环形抱箍之间,且固定轴置于限位块与平台之间。

9、优选的,连接件为螺纹圆柱,螺纹圆柱的一端与轴承外圈固定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脚手架顶撑起立装置,作为便捷省力的搭设工具,为待起立的杆件提供支点,方便杆件的起立动作,减轻了施工人员的负担,减少了施工的安全隐患,促使了脚手架搭设技术继续向更加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技术特征:

1.一种脚手架顶撑起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手架顶撑起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包括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脚手架顶撑起立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脚手架顶撑起立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脚手架顶撑起立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脚手架顶撑起立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脚手架顶撑起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连接于两两所述上半环形抱箍之间,且所述固定轴置于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平台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脚手架顶撑起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螺纹圆柱,所述螺纹圆柱的一端与所述轴承外圈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脚手架顶撑起立装置,包括:扣件,扣件用于紧固在脚手架体系中的纵杆中部或横杆中部;以及连接件,连接件用于与待起立的杆件连接;以及轴承,轴承的内圈与扣件之间相对固定连接,外圈与连接件之间固定连接。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脚手架顶撑起立装置,为待起立的杆件提供支点,方便杆件的起立动作,减轻了施工人员的负担,减少了施工的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陈昊宇,乐翔,赵金萍,杜贺贺,王狄,夏蛟,于高建,陈振振,马骏,张金全,平毅恒,徐进,魏嘉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