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式混凝土导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26989发布日期:2023-07-28 05:21阅读:42来源:国知局
簸箕式混凝土导流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特别涉及混凝土辅助浇筑,具体是指一种簸箕式混凝土导流设备。


背景技术:

1、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

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超高层建筑施工,超高层建筑设计常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形式,外框为钢管混凝土柱、核心筒为钢板剪力墙及箱形柱组合形式,箱形柱竖向设置并沿左右方向设置,箱形柱内为提高承载力设置有较多的横隔板,钢板剪力墙竖向设置并沿前后方向设置且沿前后方向穿设箱形柱,从而将箱形柱分成两个仓体为即左仓体和右仓体,左仓体和右仓体的顶部均设置有混凝土灌注孔,通过混凝土灌注孔向箱形柱内灌注混凝土,箱形柱采用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因为自密实混凝土具有高黏聚性,灌注比较困难,而超高层建筑施工工期紧,在箱形柱顶部灌注混凝土影响核心筒钢结构安装进度。

3、因此,希望提供一种簸箕式混凝土导流设备,其能够使得箱形柱顶部混凝土灌注变得简便快速,确保灌注质量,加快灌注进度,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簸箕式混凝土导流设备,其能够使得箱形柱顶部混凝土灌注变得简便快速,确保灌注质量,加快灌注进度,提高施工效率,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簸箕式混凝土导流设备,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制造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3、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簸箕式混凝土导流设备,其特点是,包括导流簸箕、旋转轴、旋转叶片、驱动装置和夹持固定装置,其中:

4、所述导流簸箕包括底板、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所述底板沿前后方向设置并沿左右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底板的左端低于所述底板的右端,所述前固定板和所述后固定板均竖向设置并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且前后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前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中部的前侧和所述的底板的右端的前侧上,所述后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的底板的中部的后侧和所述的底板的右端的后侧上;

5、所述旋转轴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前固定板和所述后固定板之间,所述旋转轴的前端沿所述前后方向穿设所述前固定板并裸露在所述前固定板前且相对于所述前固定板绕所述前后方向可转动设置,所述旋转轴的后端沿所述前后方向穿设所述后固定板并裸露在所述后固定板后且相对于所述后固定板绕所述前后方向可转动设置,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后固定板后并连接所述的旋转轴的后端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轴绕所述前后方向转动,所述旋转叶片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旋转轴的外侧面上,所述旋转叶片的数目为多片,多片所述旋转叶片在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的轴线的平面内环绕所述旋转轴相互间隔设置;

6、所述夹持固定装置用于夹持固定在竖向设置并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的箱形柱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所述的底板的中部设置在所述夹持固定装置上。

7、较佳地,所述夹持固定装置包括前连接板、后连接板、前夹板、后夹板和楔形块,所述前连接板和所述后连接板均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并均沿所述左右方向倾斜设置且前后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前连接板的左侧低于所述前连接板的右侧,所述前连接板的后端位于所述的底板的中部的前侧下并连接所述的底板的中部的前侧,所述后连接板的左侧低于所述后连接板的右侧,所述后连接板的前端位于所述的底板的中部的后侧下并连接所述的底板的中部的后侧,所述前夹板和所述后夹板均竖向设置并均沿所述左右方向倾斜设置且前后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前夹板的左端高于所述前夹板的右端,所述后夹板的左端高于所述后夹板的右端,所述前夹板和所述后夹板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箱形柱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尺寸,所述前夹板和所述后夹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前连接板的前端和所述后连接板的后端上,所述的前连接板的前端沿垂直于所述前连接板的方向设置有固定穿孔,所述固定穿孔为长条形孔,所述长条形孔沿所述前连接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前夹板位于所述长条形孔的后端上,所述楔形块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并沿所述左右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楔形块的左端高于所述楔形块的右端,所述楔形块从左向右厚度逐渐减小,所述的楔形块的右端沿垂直于所述前连接板的方向插设在所述长条形孔中,所述楔形块位于所述前夹板前并抵靠所述前夹板。

8、较佳地,所述的底板的中部从所述的底板的右端向下向左弧形延伸至所述的底板的左端。

9、较佳地,所述旋转叶片为矩形叶片。

10、较佳地,所述驱动装置是电机。

11、较佳地,所述前固定板为前三角形板,所述前三角形板的一条边设置在所述的底板的中部的前侧和所述的底板的右端的前侧上,所述后固定板为后三角形板,所述后三角形板的一条边设置在所述的底板的中部的后侧和所述的底板的右端的后侧上。

12、较佳地,所述簸箕式混凝土导流设备还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均竖向设置并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且左右相互间隔设置,所述驱动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上。

13、更佳地,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均为倒v字形支架。

14、较佳地,所述簸箕式混凝土导流设备还包括前挡板和后挡板,所述前挡板和所述后挡板均竖向设置并均沿所述左右方向倾斜设置且前后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前挡板和所述后挡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底板的左端的前侧和所述的底板的左端的后侧上。

15、更佳地,所述前挡板和所述后挡板均为矩形挡板。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17、1、本实用新型的簸箕式混凝土导流设备使用时,将底板的左端置于竖向设置并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箱形柱的右仓体的顶部的混凝土灌注孔的右边,然后通过夹持固定装置夹持固定在箱形柱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然后在底板的右端加入混凝土,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旋转轴绕前后方向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旋转叶片绕前后方向顺时针转动,从而将混凝土从底板的右端向底板的左端输送,进而输送进混凝土灌注孔中,因此,其能够使得箱形柱顶部混凝土灌注变得简便快速,确保灌注质量,加快灌注进度,提高施工效率,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18、2、本实用新型的簸箕式混凝土导流设备使用时,将底板的左端置于竖向设置并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箱形柱的右仓体的顶部的混凝土灌注孔的右边,然后通过夹持固定装置夹持固定在箱形柱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然后在底板的右端加入混凝土,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旋转轴绕前后方向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旋转叶片绕前后方向顺时针转动,从而将混凝土从底板的右端向底板的左端输送,进而输送进混凝土灌注孔中,因此,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制造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19、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
技术实现要素:
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



技术特征:

1.一种簸箕式混凝土导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簸箕、旋转轴、旋转叶片、驱动装置和夹持固定装置,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簸箕式混凝土导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固定装置包括前连接板、后连接板、前夹板、后夹板和楔形块,所述前连接板和所述后连接板均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并均沿所述左右方向倾斜设置且前后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前连接板的左侧低于所述前连接板的右侧,所述前连接板的后端位于所述的底板的中部的前侧下并连接所述的底板的中部的前侧,所述后连接板的左侧低于所述后连接板的右侧,所述后连接板的前端位于所述的底板的中部的后侧下并连接所述的底板的中部的后侧,所述前夹板和所述后夹板均竖向设置并均沿所述左右方向倾斜设置且前后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前夹板的左端高于所述前夹板的右端,所述后夹板的左端高于所述后夹板的右端,所述前夹板和所述后夹板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箱形柱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尺寸,所述前夹板和所述后夹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前连接板的前端和所述后连接板的后端上,所述的前连接板的前端沿垂直于所述前连接板的方向设置有固定穿孔,所述固定穿孔为长条形孔,所述长条形孔沿所述前连接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前夹板位于所述长条形孔的后端上,所述楔形块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并沿所述左右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楔形块的左端高于所述楔形块的右端,所述楔形块从左向右厚度逐渐减小,所述的楔形块的右端沿垂直于所述前连接板的方向插设在所述长条形孔中,所述楔形块位于所述前夹板前并抵靠所述前夹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簸箕式混凝土导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的中部从所述的底板的右端向下向左弧形延伸至所述的底板的左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簸箕式混凝土导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叶片为矩形叶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簸箕式混凝土导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是电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簸箕式混凝土导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板为前三角形板,所述前三角形板的一条边设置在所述的底板的中部的前侧和所述的底板的右端的前侧上,所述后固定板为后三角形板,所述后三角形板的一条边设置在所述的底板的中部的后侧和所述的底板的右端的后侧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簸箕式混凝土导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式混凝土导流设备还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均竖向设置并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且左右相互间隔设置,所述驱动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簸箕式混凝土导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均为倒v字形支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簸箕式混凝土导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式混凝土导流设备还包括前挡板和后挡板,所述前挡板和所述后挡板均竖向设置并均沿所述左右方向倾斜设置且前后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前挡板和所述后挡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底板的左端的前侧和所述的底板的左端的后侧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簸箕式混凝土导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和所述后挡板均为矩形挡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簸箕式混凝土导流设备,使用时,将底板的左端置于竖向设置并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箱形柱的右仓体的顶部的混凝土灌注孔的右边,然后通过夹持固定装置夹持固定在箱形柱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然后在底板的右端加入混凝土,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旋转轴绕前后方向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旋转叶片绕前后方向顺时针转动,从而将混凝土从底板的右端向底板的左端输送,进而输送进混凝土灌注孔中。本技术能够使得箱形柱顶部混凝土灌注变得简便快速,确保灌注质量,加快灌注进度,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崔寿凯,郜会新,郭大智,靳文杰,邢鹤遥,曹沛霖,周伟伟,王硕,白鹏,贾志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