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道路预制板的可循环使用钢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28946发布日期:2023-11-22 19:32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道路预制板的可循环使用钢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钢模具,具体是一种混凝土道路预制板的可循环使用钢模具。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化推进,深基坑项目日趋增加,针对基坑安全施工需要,传统上下基坑的拼接钢板路面易造成土方车辆打滑等安全风险,出土坡道采用混凝土路面安全性更佳。但基坑坡道应用周期仅为土方开挖阶段,且混凝土路面的浇筑与后续破除需耗费大量材料、用工量,加重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增大了企业施工成本,目前,已有使用混凝土道路预制板用于临时道路的替代,其大多采用木方作为模具,具有尺寸控制灵活的优势。

2、但同时模具易变形会影响混凝土道路预制板的产品质量,而模具仅能一次性使用,不能进行循环周转利用,安装过程繁琐费时,应用时对材料的损耗大,增加施工成本,存在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道路预制板的可循环使用钢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道路预制板的可循环使用钢模具,包括半框型槽钢模板、模板限位钢筋卡扣、裁切木板卡件、预埋吊装套筒、活动木板卡件、钢筋固定端头、限位用钢筋固定框、塑料薄膜和刻痕用钢筋网;

3、所述塑料薄膜铺设在光滑地面上,且塑料薄膜设置于半框型槽钢模板、裁切木板卡件、预埋吊装套筒、活动木板卡件和限位用钢筋固定框的下方;

4、所述预埋吊装套筒采用pvc管,所述预埋吊装套筒的中点处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壁插设直径与圆孔直径相同的长钢筋,所述长钢筋长度不小于预埋吊装套筒直径两倍,所述长钢筋中点与预埋吊装套筒中线对齐。

5、优选的,所述半框型槽钢模板为三根槽钢焊接而成,三根所述槽钢中的其中两根槽钢同长且大于拟制作预制板长度加上裁切木板卡件厚度的两倍,另一根所述槽钢长度为拟制作预制板宽度加上两根槽钢翼板宽度。

6、优选的,所述模板限位钢筋卡扣为三根钢筋焊接而成,所述模板限位钢筋卡扣的长度与半框型槽钢模板的外宽度相同,所述模板限位钢筋卡扣安装在半框型槽钢模板上。

7、优选的,所述裁切木板卡件两侧裁切的突出木卡件与半框型槽钢模板的翼板宽度吻合,所述裁切木板卡件安装在半框型槽钢模板上。

8、优选的,所述钢筋固定端头为四个钢筋头焊接在半框型槽钢模板尾端两侧槽钢的外侧。

9、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混凝土道路预制板的可循环使用钢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0、本实用新型使用半框型槽钢模板加活动木板卡件,兼具了木模具尺寸定制相对灵活和钢模具不易变形的优势,使得生产出的混凝土道路预制板质量高,同时可周转利用,可与前期工序并行进行混凝土道路预制板的制作从而压缩工期,且制作所需材料可在施工现场获取,并能充分利用废料,具有节省材料等诸多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道路预制板的可循环使用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半框型槽钢模板(1)、模板限位钢筋卡扣(2)、裁切木板卡件(3)、预埋吊装套筒(4)、活动木板卡件(5)、钢筋固定端头(6)、限位用钢筋固定框(7)、塑料薄膜(8)和刻痕用钢筋网(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道路预制板的可循环使用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框型槽钢模板(1)为三根槽钢焊接而成,三根所述槽钢中的其中两根槽钢同长且大于拟制作预制板长度加上裁切木板卡件(3)厚度的两倍,另一根所述槽钢长度为拟制作预制板宽度加上两根槽钢翼板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道路预制板的可循环使用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限位钢筋卡扣(2)为三根钢筋焊接而成,所述模板限位钢筋卡扣(2)的长度与半框型槽钢模板(1)的外宽度相同,所述模板限位钢筋卡扣(2)安装在半框型槽钢模板(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道路预制板的可循环使用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木板卡件(3)两侧裁切的突出木卡件与半框型槽钢模板(1)的翼板宽度吻合,所述裁切木板卡件(3)安装在半框型槽钢模板(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道路预制板的可循环使用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固定端头(6)为四个钢筋头焊接在半框型槽钢模板(1)尾端两侧槽钢的外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钢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混凝土道路预制板的可循环使用钢模具,包括半框型槽钢模板、模板限位钢筋卡扣、裁切木板卡件、预埋吊装套筒、活动木板卡件、钢筋固定端头、限位用钢筋固定框、塑料薄膜和刻痕用钢筋网,本技术使用半框型槽钢模板加活动木板卡件,兼具了木模具尺寸定制相对灵活和钢模具不易变形的优势,使得生产出的混凝土道路预制板质量高,同时可周转利用,可与前期工序并行进行混凝土道路预制板的制作从而压缩工期,且制作所需材料可在施工现场获取,并能充分利用废料,具有节省材料等诸多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阳,朱建红,李正浩,牛辉,廉成龙,孙天昊,钟建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