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夹砂GFRP组合拉索锚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82149发布日期:2023-08-20 13:40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夹砂GFRP组合拉索锚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夹砂gfrp组合拉索锚具。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拉索锚具分为夹片式,粘结式,复合式等,现如今工程中夹片式锚具应用最为广泛,有着施工便捷、易更换等优点。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几点问题,一是钢材的生锈问题;二是传统锚具会使锚固区混凝土产生较大的应力,可能会导致锚固区混凝土开裂破坏的问题。

2、若要解决上述问题,常规思路下,可以全使用不锈钢则锚具、对普通钢材进行完备防腐措施或直接使用粘结式和复合式锚具。但是上述手段,为了增强锚固可靠性,所要付出的造价成本过高,且施工难度较大,具有较差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增强锚固作用的同时保证了经济性的钢-夹砂gfrp组合拉索锚具。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夹砂gfrp组合拉索锚具,包括:

3、导管;

4、锚垫板,锚垫板设于导管的下端,锚垫板的中心开设有通孔,通孔与导管的内部相连通,锚垫板上还开设有灌浆孔;

5、螺旋筋,且螺旋筋套于导管外;

6、锚板,锚板设于锚垫板下方,锚板上开设有多个拉索孔,拉索孔与通孔及导管的内部相连通,拉索孔为锥形孔,拉索孔上端的口径小于拉索孔下端的口径;

7、多个拉索,拉索位于导管内,且拉索穿过导管的一端并穿过通孔,拉索与拉索孔中穿出,且拉索的数目与拉索孔数目一致,一个拉索孔中仅穿出一个拉索;

8、夹片,夹片连接于拉索上,夹片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外径小于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位于第二部分的上端,第一部分使用钢材制作,第二部分使用夹砂玻璃钢制作,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锚垫板为矩形板体,且锚垫板的上开设有多个豁口,豁口分布于锚垫板的边缘处。

10、进一步地,导管使用夹砂玻璃钢制作。

11、进一步地,第一部分的上部设有凸块,第二部分的下部设有凹槽,凸块嵌设于凹槽内。

12、进一步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通过树脂胶接的方式相固定连接。

13、进一步地,拉索孔的数量为5-50个。

14、进一步地,豁口有四个,锚垫板的四边上各设有一个豁口。

15、进一步地,豁口为半圆形。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导管将内部的拉索与外界的混凝土相分隔开,多根拉索穿过导管和通孔分别进入锚板的各个拉索孔中,螺旋筋约束锚固区混凝土,同时起到分担应力及防止开裂的作用,夹片连接在拉索尾端,通过夹片和拉索孔的楔紧原理将拉索夹紧锚固,由于夹片和拉索之间的摩擦系数越大,锚固越紧,故使用夹砂玻璃钢来制作夹片的第二部分,从而起到增强摩擦力的效果,进而加强锚固效果。但由于夹片尖端会受到很强的剪切力的作用,而玻璃钢材料的抗剪切能力较弱,故尖端的第一部分仍采用钢材制作,从而起到了在增强锚固作用的同时保证了经济性的有益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钢-夹砂gfrp组合拉索锚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夹砂gfrp组合拉索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垫板(3)为矩形板体,且所述锚垫板(3)的上开设有多个豁口(32),所述豁口(32)分布于所述锚垫板(3)的边缘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夹砂gfrp组合拉索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5)使用夹砂玻璃钢制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夹砂gfrp组合拉索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21)的上部设有凸块,所述第二部分(22)的下部设有凹槽,所述凸块嵌设于所述凹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夹砂gfrp组合拉索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通过树脂胶接的方式相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夹砂gfrp组合拉索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孔(11)的数量为5-50个。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夹砂gfrp组合拉索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豁口(32)有四个,所述锚垫板(3)的四边上各设有一个所述豁口(3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夹砂gfrp组合拉索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豁口(32)为半圆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夹砂GFRP组合拉索锚具,属于土木工程设备领域。该钢‑夹砂GFRP组合拉索锚具包括:导管、锚垫板、螺旋筋、锚板、多个拉索以及夹片等等,有益效果是:多根拉索穿过导管和通孔分别进入锚板的各个拉索孔中,螺旋筋约束锚固区混凝土,同时起到分担应力及防止开裂的作用,夹片连接在拉索尾端,通过夹片和拉索孔的楔紧原理将拉索夹紧锚固,使用夹砂玻璃钢来制作夹片的第二部分,从而起到增强摩擦力的效果,进而加强锚固效果,但由于夹片尖端会受到很强的剪切力的作用,而玻璃钢材料的抗剪切能力较弱,故尖端的第一部分仍采用钢材制作,从而起到了在增强锚固作用的同时保证了经济性的有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任文辉,侯旭,马彦阳,王江波,朱厚达,朱良,熊治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建陕西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