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向机构及泡沫泥浆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49270发布日期:2024-03-12 19:23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向机构及泡沫泥浆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泡沫泥浆制备,尤其涉及一种调向机构及泡沫泥浆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1、泡沫泥浆通常使用搅拌车后的搅拌罐通过混合搅拌获得,车体较大,在建筑施工中,一些较窄的道路,搅拌车无法通过,需要通过其他辅助工具运输制备的泡沫泥浆。

2、而体积相对较小的立式搅拌机:主要由电机轮、电机、桶体、螺杆、出料口、清料口、皮带轮、视窗、人梯、入口、电器箱、循环落料口、投料口等构成,是以螺杆的快速旋转将原料从桶体底部由中心提升至顶端,再以伞状飞抛散落,回至底部,这样原料在桶内上下翻滚搅拌,短时间内即可将大量原料均匀的混合完毕,立式搅拌机的桶体与机架通常为一体式结构,桶体无法自由移动,在使用时,由于桶体的进料口设置位置较高,导致原料投入困难,而在卸料时,由于桶内泥浆的较少,压力逐渐降低,导致卸料过程中,泥浆容易四散,难以集中卸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鉴于上述现有立式搅拌机,不方便上料卸料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3、因此,本实用新型其中目的是提供一种搅拌机构及泡沫泥浆制备装置。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调向机构,包括安装组件,包括机架;混料组件,包括设置于机架上方的搅拌筒;以及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座与机架转动连接,还包括传动部、以及用于带动机架转动的驱动部,所述传动部与搅拌筒相连,用于调节搅拌筒与机架之间的角度和位置。

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调向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部包括一端与搅拌筒底部固接、另一端套接于转动轴外表面的连接杆,以及对称布置于搅拌筒两侧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机架之间固定连接有多组撑杆。

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调向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向杆为弯曲向下的弧形杆件,且导向杆沿其中心线轨迹开设有曲线滑槽,所述曲线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通过轴承座与搅拌筒的中部转动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调向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部包括设置于转动轴一侧且与其平行布置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与机架转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调向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轴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带轮,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通过第一皮带传动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调向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机架包括矩形杆框,所述矩形杆框四角处设有垂直固接的立柱,且四个立柱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脚轮。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组件,通过第一电机驱动传动轴转动,并在第一带轮、第一皮带和第二带轮的传动作用下,带动转动杆转动,并在连接杆的带动下、及配合导向杆和滑轮的导向作用,控制搅拌筒移动,实现搅拌筒的角度和位置调节,当滑轮移动至曲线滑槽最低处时,搅拌筒的出料口倾斜朝下,方便卸料,且进料口处于较低处,方便上料,解决了现有的立式搅拌机上料卸料不方便的问题。

11、鉴于上述搅拌筒在竖直状态下进行泥浆制备,出现搅拌筒不稳定的情况。

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泡沫泥浆搅拌装置,包括所述的调向机构,所述搅拌筒内设有圆柱形混料腔,混料腔内设置有搅拌部,所述搅拌筒与曲线滑槽运动方向同向的一侧底部设置有出料口,且出料口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以及辅助组件,包括设置于机架顶部且远离搅拌筒出料口一侧的支撑部,以及设置于机架顶部且靠近出料口一侧的卸料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泡沫泥浆搅拌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部与机架固接且水平布置的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面垂直固接有多组缓冲柱,当搅拌筒移动至竖直状态时,搅拌筒的底面与托板的顶面抵接,多组缓冲柱均匀分布于搅拌筒的外侧,且套接于缓冲柱外表面的缓冲面与搅拌筒的外圆周面抵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泡沫泥浆搅拌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卸料部包括固接于机架顶部的卸料块,所述卸料块的顶面开设有倾斜朝下的卸料槽。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泡沫泥浆搅拌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搅拌部包括通过轴承与搅拌筒转动连接的搅拌轴,以及套接于搅拌轴外表面的搅拌叶,所述搅拌轴的顶部延伸至搅拌筒上方且套接有第四带轮,所述搅拌筒的一侧固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第三带轮,所述第三带轮与第四带轮之间通过第二皮带传动连接。

1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架顶部设置支撑部和卸料部,在搅拌筒处于竖直状态时,通过托板与缓冲柱配合,对搅拌筒进行支撑,增加搅拌筒的稳定性,在对泥浆进行卸料时,泡沫泥浆从卸料管流出,并流入卸料槽,进行集中卸料,避免卸料的泥浆四散。



技术特征:

1.一种调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302)包括一端与搅拌筒(201)底部固接、另一端套接于转动轴(301)外表面的连接杆(302a),以及对称布置于搅拌筒(201)两侧的导向杆(302b),所述导向杆(302b)与机架(101)之间固定连接有多组撑杆(302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302b)为弯曲向下的弧形杆件,且导向杆(302b)沿其中心线轨迹开设有曲线滑槽(302b-1),所述曲线滑槽(302b-1)内滑动连接有滑轮(302d),所述滑轮(302d)通过轴承座与搅拌筒(201)的中部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303)包括设置于转动轴(301)一侧且与其平行布置的传动轴(303b),所述传动轴(303b)的一端与第一电机(303a)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传动轴(303b)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与机架(101)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303b)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带轮(303c),所述转动轴(301)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带轮(303d),所述第一带轮(303c)与第二带轮(303d)之间通过第一皮带(303e)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调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1)包括矩形杆框(101a),所述矩形杆框(101a)四角处设有垂直固接的立柱(101b),且四个立柱(101b)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脚轮(101c)。

7.一种泡沫泥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调向机构,所述搅拌筒(201)内设有圆柱形混料腔(201a),混料腔(201a)内设置有搅拌部(202),所述搅拌筒(201)与曲线滑槽(302b-1)运动方向同向的一侧底部设置有出料口(201b),且出料口(201b)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201c);以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泡沫泥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401)与机架(101)固接且水平布置的托板(401a),所述托板(401a)的顶面垂直固接有多组缓冲柱(401b),当搅拌筒(201)移动至竖直状态时,搅拌筒(201)的底面与托板(401a)的顶面抵接,多组缓冲柱(401b)均匀分布于搅拌筒(201)的外侧,且套接于缓冲柱(401b)外表面的缓冲面与搅拌筒(201)的外圆周面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泡沫泥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部(402)包括固接于机架(101)顶部的卸料块(402a),所述卸料块(402a)的顶面开设有倾斜朝下的卸料槽(402a-1)。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泡沫泥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部(202)包括通过轴承与搅拌筒(201)转动连接的搅拌轴(202a),以及套接于搅拌轴(202a)外表面的搅拌叶(202b),所述搅拌轴(202a)的顶部延伸至搅拌筒(201)上方且套接有第四带轮(205),所述搅拌筒(201)的一侧固接有第二电机(203),所述第二电机(203)的输出轴上套接有第三带轮(204),所述第三带轮(204)与第四带轮(205)之间通过第二皮带(206)传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调向机构及泡沫泥浆搅拌装置,涉及泡沫泥浆制备技术领域,包括安装组件,包括机架;混料组件,包括设置于机架上方的搅拌筒;以及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座与机架转动连接,还包括传动部、以及用于带动机架转动的驱动部;本技术通过设置调节组件,通过第一电机驱动传动轴转动,并在第一带轮、第一皮带和第二带轮的传动作用下,带动转动杆转动,并在连接杆的带动下、及配合导向杆和滑轮的导向作用,控制搅拌筒移动,实现搅拌筒的角度和位置调节,当滑轮移动至曲线滑槽最低处时,搅拌筒的出料口倾斜朝下,方便卸料,且进料口处于较低处,方便上料,解决了现有的立式搅拌机上料卸料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梁存绍,何英建,陈涛,李萌,袁鹏,蒲平新,孙志敏,何鑫,李联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华能泸定水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