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安装的建筑施工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98430发布日期:2023-08-10 05:54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快速安装的建筑施工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模板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可快速安装的建筑施工模板。


背景技术:

1、建筑模板有直模板和弧形模板之分,直模板是最常用的,弧形模板多是为了得到更美观的建筑结构。弧形的建筑模板又分为固定式的弧形建筑模板和可调式的弧形建筑模板,可调式的弧形建筑模板可以对弯曲程度进行调节,即是可对弧形建筑模板所对应的圆心角进行调节,具有适用范围广和适用性强的优点。

2、可调式的弧形建筑模板施工时,需要根据建筑施工需要进行弯曲程度的调节。在调节的过程中,需要多名工作人员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弧形建筑模板弯曲程度的调节,劳动强度很大,而且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也高,要求施工人员具有相关的施工经验。弧形建筑模板调节至所需弧度后还需利用撑板托置住弧形建筑,为了保证弧形建筑模板与撑板稳定连接,还需利用斜撑板进行加固,在安装斜撑板时,需要在斜撑板的两端贯穿设置连接元件,整个安装过程较为复杂,导致施工速度慢,无法实现弧形建筑模板的快速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快速安装的建筑施工模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调节弧形建筑模板的弯曲程度费时费力,且安装过程较为复杂,无法实现弧形建筑模板快速安装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快速安装的建筑施工模板,所述包括弧形模板和支撑调节组件,所述支撑调节组件设置于弧形模板凹弧面的下方;所述支撑调节组件包括托置机构、主梁和多套调节杆组,多套调节杆组均分为两组,两组调节杆组分布在主梁的两侧,下端与主梁连接,上端与弧形模板的边缘连接,所述托置机构包括托置杆和两套调节杆组,两套所述的调节杆组分别设置在托置杆下方的两端,下端与主梁连接,所述托置杆托置弧形模板的顶端。

3、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组包括套筒和螺纹柱,所述套筒的敞口处设置有内螺纹管,所述螺纹柱的端部螺纹贯穿内螺纹管且插入套筒内,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套设在主梁上。

4、优选的,所述内螺纹管上套设有转轮,同一侧的多套调节杆组的转轮与同一传动环带连接,从侧边到中部转轮的直径逐渐增大。

5、优选的,所述托置杆与套筒的上端固定连接,位于主梁两侧的套筒与弧形模板活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托置杆的端部设置有水平仪,上端设置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与弧形模板接触。

7、优选的,另外还包括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拼接板,所述拼接板设置为“7”型结构,两根所述的拼接板的上端套设在主梁上,下端安装在撑板上。

8、优选的,所述拼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夹持弧板,所述夹持弧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多根卡扣柱,两根夹持弧板贴合主梁设置,所述卡扣柱位于主梁的卡扣槽内。

9、优选的,两根所述的拼接板相互靠近侧面的下端均设置有凹槽,所述撑板的上端插入两个凹槽组成的空间内。

1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调节组件,可实现对弧形模板的支撑,且可根据需求改变自身长度,带动弧形模板的两边缘相互靠近或远离,实现弧形模板圆心角的调节,改变了多名工作人员配合调整弧形模板圆心角的现状,具有调节方便省力,可实现弧形建筑模板快速安装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快速安装的建筑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模板(1)和支撑调节组件(2),所述支撑调节组件(2)设置于弧形模板(1)凹弧面的下方;所述支撑调节组件(2)包括托置机构(3)、主梁(4)和多套调节杆组(6),多套所述的调节杆组(6)均分为两组,两组所述的调节杆组(6)分布在主梁(4)的两侧,下端与主梁(4)连接,上端与弧形模板(1)的边缘连接,所述托置机构(3)包括托置杆(31)和两套调节杆组(6),两套所述调节杆组(6)分别设置在托置杆(31)下方的两端,下端与主梁(4)连接,所述托置杆(31)托置弧形模板(1)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安装的建筑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组(6)包括套筒(61)和螺纹柱(63),所述套筒(61)的敞口处设置有内螺纹管(62),所述螺纹柱(63)的端部螺纹贯穿内螺纹管(62)且插入套筒(61)内,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板(64),所述环形板(64)套设在主梁(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安装的建筑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管(62)上套设有转轮,同一侧的多套调节杆组(6)的转轮与同一传动环带(33)连接,从侧边到中部转轮的直径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安装的建筑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置杆(31)与套筒(61)的上端固定连接,位于所述主梁(4)两侧的套筒(61)与弧形模板(1)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安装的建筑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置杆(31)的端部设置有水平仪,上端设置有防滑层(32),所述防滑层(32)与弧形模板(1)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安装的建筑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另外还包括连接机构(5),所述连接机构(5)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拼接板(51),所述拼接板(51)设置为“7”型结构,两根所述拼接板(51)的上端套设在主梁(4)上,下端安装在撑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安装的建筑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板(5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夹持弧板(54),所述夹持弧板(54)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多根卡扣柱(53),两根所述夹持弧板(54)贴合主梁(4)设置,所述卡扣柱(53)位于主梁(4)的卡扣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安装的建筑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的拼接板(51)相互靠近侧面的下端均设置有凹槽(52),所述撑板的上端插入两个凹槽(52)组成的空间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可快速安装的建筑施工模板,包括弧形模板和支撑调节组件,所述支撑调节组件设置于弧形模板凹弧面的下方;所述支撑调节组件包括托置机构、主梁和多套调节杆组,多套所述的调节杆组均分为两组,两组所述的调节杆组分布在主梁的两侧,下端与主梁连接,上端与弧形模板的边缘连接,所述托置机构包括托置杆和两套调节杆组,两套所述调节杆组分别设置在托置杆下方的两端,下端与主梁连接,所述托置杆托置弧形模板的顶端,调节杆组包括套筒和螺纹柱,套筒的敞口处设置有内螺纹管,螺纹柱的端部螺纹贯穿内螺纹管且插入套筒内。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华,韩海芳,崔跃,陈再朝,闫达,杨晓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继华
技术研发日:2023040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