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顶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41805发布日期:2023-11-22 23:34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顶托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支撑结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建筑顶托。


背景技术:

1、在建筑施工领域中,在对顶部进行混凝土倒模浇注时,需要在模型底部设置脚手架支撑,并在脚手架上方设置顶托固定浇注的横梁模板等。在支撑固定浇注模板时,需要保持模板的高度一致,而脚手架的搭建后的高度存在一定的误差,会导致顶托无法稳定的托起浇注模板。

2、在cn202020733487.5一种脚手架顶托公开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侧活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四个边角处皆固定安装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内侧活动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和套杆之间设置有卡接组件,所述调节杆的顶端活动安装有托板。该脚手架顶托在进行支撑使用的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支撑的角度不同的需要,通过人工按压定位头使其收缩到套杆内侧,并沿着套杆内壁的导向滑槽滑动到相应的其他定位孔内侧卡接,从而实现对不同调节杆的高度进行实时调节,并且使托板能够发生一定角度的倾斜,实现对支撑的角度进行调节,增加了支撑使用的灵活性。该顶托能够解决脚手架与浇注模板之间的高度差问题,但是顶部浇注的混凝土后,其凝固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其下方的脚手架需要维持较长时间。而脚手架的搭建会大量占用建筑内大量的空间,使得内部的工作无法正常进行或者是延迟。特别是对建筑内壁进行装修过程中,靠近墙体的顶托下方的立杆或者脚手架会极大的影响施工人员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顶托下方支撑的立杆或者脚手架会影响建筑壁面施工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顶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建筑顶托,包括顶托本体、支撑杆和底座,所述顶托本体的底部与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底座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连接件与侧墙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顶托下方设置底座,并将底座固定在建筑墙面,从而有效的避免了顶托下方的立杆或者脚手架对建筑内空间的占用,防止了立杆或脚手架对建筑内壁施工的阻拦,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

4、进一步地,所述顶托本体的两侧设有向上延伸的侧壁,可以在顶托支撑的横梁不移位,保持模板的稳定性。

5、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顶板、背板、侧板和底板,顶板、底板与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背板与建筑壁面贴合固定。

6、进一步地,所述顶板和底板上设有连接孔,支撑杆与顶板和底板上的连接孔为可拆卸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外螺纹,顶板的连接孔内设有内螺纹,两者相互匹配固定连接,且还能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顶托的高度。

8、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上连接孔的下方设有同心、同径的套管,套管内壁设有与支撑杆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支撑杆的下方套合进套管内,可以提高顶托的稳定性,避免支撑杆和顶托的摇晃。

9、进一步地,所述套管和支撑杆的外壁设有调节螺母,在支撑杆调整好高度后,利用调节螺母固定支撑杆。

10、进一步地,所述背板上设有安装孔,连接件通过安装孔与建筑壁面固定。

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膨胀螺丝、螺钉的一种或多种。

12、进一步地,所述膨胀螺丝通过安装孔嵌进浇铸的建筑壁面,将底座固定在建筑壁面。

13、进一步地,所述螺钉通过安装孔贯穿堆砌的建筑壁面,并在建筑壁面设有固定板与贯穿的螺钉连接,将底座固定在建筑壁面。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将顶托下方的支撑杆与底座连接,并将底座直接固定在建筑壁面的上部区域,可以直接省略顶托下部分与地面支撑的立杆或者脚手架,避免了建筑壁面旁立杆和脚手架的空间占用,便于建筑侧壁的施工,加快建筑内的施工效率。

16、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杆和底座的螺纹连接,可以有效的调节顶托的高度,便于保持浇注模板的高度一致性。另外通过底座中的套管结构稳定支撑杆末端,避免摇晃,保持顶托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顶托,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托本体、支撑杆和底座,所述顶托本体的底部与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底座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连接件与侧墙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顶托,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托本体的两侧设有向上延伸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顶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顶板、背板、侧板和底板,顶板、底板与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背板与建筑壁面贴合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建筑顶托,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和底板上设有连接孔,支撑杆与顶板和底板上的连接孔为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建筑顶托,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连接孔设有同心、同径的套管,套管内壁设有与支撑杆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建筑顶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和支撑杆的外壁设有调节螺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建筑顶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上设有安装孔,连接件通过安装孔与建筑壁面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顶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膨胀螺丝、螺钉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建筑顶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螺丝通过安装孔嵌进浇铸的建筑壁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建筑顶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通过安装孔贯穿堆砌的建筑壁面,并在建筑壁面设有固定板与贯穿的螺钉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顶托,包括顶托本体、支撑杆和底座,所述顶托本体的底部与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底座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连接件与侧墙连接,本技术通过在将顶托下方的支撑杆与底座连接,并将底座直接固定在建筑壁面的上部区域,可以直接省略顶托下部分与地面支撑的立杆或者脚手架,避免了建筑壁面旁立杆和脚手架的空间占用,便于建筑侧壁的施工,加快建筑内的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曾定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曾定坤
技术研发日:202304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