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压力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64509发布日期:2023-11-17 22:05阅读:24来源:国知局
气体压力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气体压力舱舱体密封,具体涉及一种多层密封拉链式舱门的气体压力舱。


背景技术:

1、传统气体压力舱进出舱门无论直线形状还是弧形、u形,均采用单向一条拉链开关舱门,由于气体压力舱的舱体是一个整体加工制造的结构,密封性好,所以可拉动开闭的拉链的气密封性能对气体压力舱密封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此外在狭小的空间内尤其是多层拉链封闭结构的舱门做大行程拉动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舱门开闭操作、确保气密性能拉链式舱门密封结构的气体压力舱。

2、一种气体压力舱,包括密封舱体,所述密封舱体设有供使用人员进出的舱门,舱门设有能开闭的多层拉链封闭结构,所述多层拉链封闭结构包括复合层、密封层、第一气密拉链和第二气密拉链,所述复合层包括复合于一体的基层和柔性垫,所述第一气密拉链和第二气密拉链分别对应地装于所述基层和密封层上并错位设置,所述柔性垫位于第一气密拉链和第二气密拉链之间以在受压时阻断第一气密拉链和第二气密拉链之间的气体流通。

3、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层为内层而所述密封层为外密封层,或者,所述复合层为外层而所述密封层为内密封层。

4、优选地,所述基层为pvc材料层。更优选地,所述柔性垫为硅胶层。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密拉链和第二气密拉链均采用双拉链,所述复合层上的双拉链从舱门的两端点向舱门的中间拉动关闭舱门,反之则将舱门打开,所述密封层上的双拉链从舱门的两端点向舱门的中间拉动关闭舱门,反之则将舱门打开。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密拉链平行于所述第二气密拉链并错开预定距离,所述预定距离大于所述柔性垫的宽度。

7、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垫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气密拉链和第二气密拉链的长度。

8、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垫粘合或缝合于所述基层,在气压作用下所述柔性垫紧密贴合于密封层。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密拉链为内气密拉链而所述第二气密拉链为外气密拉链,或者,所述第一气密拉链为外气密拉链而所述第二气密拉链为内气密拉链。

10、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层和所述密封层呈半圆弧形,外形相一致且尺寸相等,所述复合层和所述密封层在平面上平行对称设置。

11、上述气体压力舱中,复合层具有柔性垫,柔性垫位于错开的两个气密拉链之间,阻隔了两气密拉链之间的气流通道。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舱内气压高,复合层的柔性垫和密封层受挤压而贴合,实现密封功能。因此,通过柔性垫能够极大提高气体压力舱气密性能,而采用双拉链使得气体压力舱的操作更为简便,获得很好地使用效果,增强用户体验感。



技术特征:

1.一种气体压力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舱体,所述密封舱体设有供使用人员进出的舱门,所述舱门设有能开闭的多层拉链封闭结构,所述多层拉链封闭结构包括复合层、密封层、第一气密拉链和第二气密拉链,所述复合层包括复合于一体的基层和柔性垫,所述第一气密拉链和第二气密拉链分别对应地装于所述基层和密封层上并错位设置,所述柔性垫位于第一气密拉链和第二气密拉链之间以在受压时阻断第一气密拉链和第二气密拉链之间的气体流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力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层为内层而所述密封层为外密封层,或者,所述复合层为外层而所述密封层为内密封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力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为pvc材料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力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垫为硅胶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力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密拉链和第二气密拉链均采用双拉链,所述复合层上的双拉链从舱门的两端点向舱门的中间拉动关闭舱门,反之则将舱门打开,所述密封层上的双拉链从舱门的两端点向舱门的中间拉动关闭舱门,反之则将舱门打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力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密拉链平行于所述第二气密拉链并错开预定距离,所述预定距离大于所述柔性垫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力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垫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气密拉链和第二气密拉链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力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垫粘合或缝合于所述基层,在气压作用下所述柔性垫紧密贴合于密封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力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垫横贯封闭结构的容置空间,所述柔性垫的两端均延长到复合层与密封层的缝合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力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层和所述密封层呈半圆弧形,外形相一致且尺寸相等,所述复合层和所述密封层在平面上平行对称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体压力舱,包括圆柱形的密封舱体,内部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密封舱体设有供使用人员进出的舱门,舱门设有可以开闭的多层拉链封闭结构。利用错开布置的气密拉链和复合层的柔性垫提高了气体压力舱气密性能,同时避免拉链拉动时造成拉链之间磨损,还通过双拉链使得气体压力舱的操作更为简便,获得很好地使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氧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