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临时舞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50436发布日期:2023-11-06 23:44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临时舞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舞台,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临时舞台。


背景技术:

1、快装舞台是一种可用于快速拼装的舞台,其具有能够在短时间内搭建舞台的能力,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目前随着社会文化事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小型演出呈现爆发态势,此类演出地点往往较为随机,如学校操场、社区广场、商业街边,故小型可拆卸舞台的需求量非常可观,传统舞台的搭建往往是将木板铺放在钢制支撑架上,搭建较为繁琐。由于传统小型临时舞台需要预先搭建支撑钢架,然后再进行铺设台面。

2、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由于采用钢结构支架固定,导致在安装时整体搭建时间较长十分消耗人工,且无法折叠导致钢架较为占用空间,使得运输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临时舞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模块化临时舞台,包括舞台机构主体,所述舞台机构主体包括有底座箱,所述底座箱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底座箱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圆柱块,所述底座箱的另一侧顶部设置有卡扣片,所述底座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圆管,所述支撑圆管包括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支撑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圆柱,所述移动圆柱的顶部设置有转动柱一、转动柱二,所述卡扣片包括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片,所述固定圈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半圆柱、挤压块。

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管的内侧开设有连接滑槽,所述连接滑槽的内壁与移动圆柱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移动圆柱的顶部与转动柱一的底部固定连接。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动柱一的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柱二,所述转动柱二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固定柱,所述连接固定柱的顶部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圆管的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机构,所述转动柱机构的外壁与底座箱的内侧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圆管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底座箱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半圆柱的一端与底座箱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半圆柱的外壁与固定圈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半圆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伸缩杆。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弹力簧,所述固定圈的内壁一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连接片的一端内壁与固定圆柱块的外壁活动连接。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动柱机构的一端外侧开设有滑槽,所述转动柱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弹力簧。

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临时舞台,采用支撑管、滑槽、移动圆柱、转动柱一、转动柱二、连接固定柱、滑槽之间的配合,通过向上拉动支撑板在底座向上移动,使得连接固定柱通过转动柱二在转动柱一的顶部旋转,同时支撑管通过转动柱机构在底座箱的内部转动,拉动移动圆柱在支撑管的内部移动后,将连接固定柱、转动柱二移动到支撑管的顶部后,在通过将支撑板放下将连接固定柱卡入支撑管的内壁顶部进行卡接固定,同时利用伸缩杆的上下移动对支撑板和底座箱进行左右移动限位,通过支撑管的上下支撑,同时支撑支撑圆管的转动柱机构通过滑槽下滑,使得支撑管对底座箱和支撑板之间进行支撑固定,提高装置升起后的稳定性,同时便于装置进行收纳运输。

12、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临时舞台,采用固定圈、连接片、支撑半圆柱、固定伸缩杆、挤压块、弹力簧之间的配合,对装置舞台机构主体之间连接时,通过转动固定圈在支撑半圆柱的外侧旋转,使得连接片转动到固定圆柱块时,对固定圆柱块进行卡接,同时利用弹力簧的弹力挤压挤压块通过固定伸缩杆移动对固定圈内侧的凹槽进行固定,从而对固定圈和连接片进行固定,对装置舞台机构主体之间进行固定,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块化临时舞台,包括舞台机构主体(1),所述舞台机构主体(1)包括有底座箱(2),所述底座箱(2)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箱(2)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圆柱块(5),所述底座箱(2)的另一侧顶部设置有卡扣片(6),所述底座箱(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圆管(4),所述支撑圆管(4)包括有支撑管(41),所述支撑管(41)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42),所述支撑管(4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圆柱(43),所述移动圆柱(43)的顶部设置有转动柱一(44)、转动柱二(45),所述卡扣片(6)包括有固定圈(61),所述固定圈(6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片(62),所述固定圈(6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半圆柱(63)、挤压块(6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临时舞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41)的内侧开设有连接滑槽(47),所述连接滑槽(47)的内壁与移动圆柱(43)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移动圆柱(43)的顶部与转动柱一(44)的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临时舞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一(44)的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柱二(45),所述转动柱二(4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固定柱(46),所述连接固定柱(46)的顶部与支撑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临时舞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圆管(4)的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机构(9),所述转动柱机构(9)的外壁与底座箱(2)的内侧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圆管(4)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8),所述连接弹簧(8)的另一端与底座箱(2)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临时舞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半圆柱(63)的一端与底座箱(2)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半圆柱(63)的外壁与固定圈(61)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半圆柱(6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伸缩杆(6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块化临时舞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伸缩杆(6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65),所述挤压块(6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弹力簧(66),所述固定圈(61)的内壁一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连接片(62)的一端内壁与固定圆柱块(5)的外壁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块化临时舞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机构(9)的一端外侧开设有滑槽(91),所述转动柱机构(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弹力簧(9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临时舞台,涉及舞台技术领域,包括舞台机构主体,所述舞台机构主体包括有底座箱,所述底座箱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底座箱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圆柱块。本技术通过采用支撑管、滑槽、移动圆柱、转动柱一、连接固定柱、滑槽之间的配合,通过向上拉动支撑板在底座向上移动,使得连接固定柱通过转动柱二在转动柱一的顶部旋转,在通过将支撑板放下将连接固定柱卡入支撑管的内壁顶部进行卡接固定,同时利用伸缩杆的上下移动对支撑板和底座箱进行左右移动限位同时支撑支撑圆管的转动柱机构通过滑槽下滑,使得支撑管对底座箱和支撑板之间进行支撑固定,提高装置升起后的稳定性,同时便于装置进行收纳运输。

技术研发人员:黄世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克拉玛依融汇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