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建筑施工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88475发布日期:2023-08-10 01:11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建筑施工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建筑施工架。


背景技术:

1、施工架,也就是脚手架,是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一种临时性的建筑工具,其主要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干活或外围安全网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

2、现有施工架多数为固定式的高度,使得在运送物料和工人很不方便,尤其时工人在上下时为自身进行攀爬,费时费力不说,工人的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而具备有上下调节高度的施工架机构,其调节结构中并设置自锁组件的情况,使得在运送物料调节高度后,由于重力的原因易发生滑动坠落的情况,导致施工架自身的安全性降低,稳定性不高,使用起来很不安全。故而提出一种多功能建筑施工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建筑施工架,具备自动调节上下高度,在运送物料或工人时安全可靠,稳定性更强等优点,解决了建筑施工架在调节上下高度,运送物料时其稳定性较差,施工架由于重力的原因,易发生反转坠落的情况;同时工人上下攀爬施工架,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建筑施工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支撑台,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底板,两个所述底板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块,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输出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蜗杆,两个所述蜗杆相离一端均与两个第一转动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块,两个所述第二转动块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轴,两个所述传动轴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蜗轮,两个所述蜗杆均与两个蜗轮啮合传动,两个所述传动轴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同一提升板,所述提升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块,所述提升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固定栏板,两个所述固定栏板的正面与背面均铰接有活动栏板。

3、进一步,两个所述底板的底部均设置有车轮,所述车轮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以每两个为一组对称分布在两个底板的底部。

4、进一步,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壳,所述双轴电机通过安装壳与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壳的内部开设有转动孔,两个所述蜗杆相对一端的外表面通过转动孔在安装壳的内部旋转。

5、进一步,两个所述底板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转动空腔,两个所述第一转动块均通过第一转动空腔在两个底板的内部旋转,两个所述蜗杆相离一端均通过第一转动块与底板转动连接。

6、进一步,所述底座的内部均开设第二转动空腔,两个所述第二转动块均通过第二转动空腔在底座的内部旋转,两个所述传动轴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限位块。

7、进一步,所述提升板的内部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传动轴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螺纹,两个所述传动轴均通过螺纹孔与提升板螺纹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提升板的左右两端均通过导向槽在两个支撑板的内部滑动。

8、进一步,所述支撑台的内部开设有方孔,所述支撑台的顶部设置有辅助栏板,所述支撑台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承,两个所述传动轴远离第二转动块的一端通过转动轴承在支撑台的内部旋转。

9、进一步,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卡槽,两个所述支撑块通过卡槽位于底座的内部,所述活动栏板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以每两个为一组对称分布于两个固定栏板的正面与背面。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多功能建筑施工架,使用时将本装置推送到建筑施工指定的位置后,工人或是物料则站在提升板的顶部,通过将活动栏板关闭起来,起到阻拦的效果,再启动双轴电机带动两个蜗杆与两个蜗轮啮合传动,使得两个传动轴通过两个第二转动块在底座的内部旋转,两个传动轴远离第二转动块的一端则通过转动轴承在支撑台的内部旋转,带动提升板在由导向槽的情况下,由旋转运动变为上下移动,从而让提升板提升到支撑台的底部;而物料则可以通过支撑台内部的方孔取出来放置到支撑台的顶部,工人则在提升到指定位置后通过方孔走到支撑台的顶部进行工作;提升板则由于蜗杆与蜗轮的自锁性,保证提升板在提升后尽量避免发生反转滑落的情况发生。

12、2、该多功能建筑施工架,通过在底板的内部开设第一转动空腔,在底座的内部开设第二转动空腔,使得蜗杆与蜗轮在啮合传动时,更加稳定性更强,保证传动轴在带动提升板上升或是下降时更加稳定,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通过在提升板的顶部设置固定栏板与活动栏板,使得在运送物料或是工人时,提升板的周围有了防护部件,尽量避免工人意外滑落的情况发生,使得装置的实用性更强。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建筑施工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板(2),两个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支撑台(3),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底板(4),两个所述底板(4)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块(5),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7),所述双轴电机(7)输出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蜗杆(8),两个所述蜗杆(8)相离一端均与两个第一转动块(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块(9),两个所述第二转动块(9)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轴(10),两个所述传动轴(10)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蜗轮(11),两个所述蜗杆(8)均与两个蜗轮(11)啮合传动,两个所述传动轴(10)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同一提升板(12),所述提升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块(13),所述提升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固定栏板(14),两个所述固定栏板(14)的正面与背面均铰接有活动栏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施工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底板(4)的底部均设置有车轮,所述车轮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以每两个为一组对称分布在两个底板(4)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施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壳(6),所述双轴电机(7)通过安装壳(6)与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壳(6)的内部开设有转动孔,两个所述蜗杆(8)相对一端的外表面通过转动孔在安装壳(6)的内部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施工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底板(4)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转动空腔,两个所述第一转动块(5)均通过第一转动空腔在两个底板(4)的内部旋转,两个所述蜗杆(8)相离一端均通过第一转动块(5)与底板(4)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施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均开设第二转动空腔,两个所述第二转动块(9)均通过第二转动空腔在底座(1)的内部旋转,两个所述传动轴(10)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限位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施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板(12)的内部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传动轴(10)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螺纹,两个所述传动轴(10)均通过螺纹孔与提升板(12)螺纹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2)的内部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提升板(12)的左右两端均通过导向槽在两个支撑板(2)的内部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施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3)的内部开设有方孔,所述支撑台(3)的顶部设置有辅助栏板,所述支撑台(3)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承,两个所述传动轴(10)远离第二转动块(9)的一端通过转动轴承在支撑台(3)的内部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施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卡槽,两个所述支撑块(13)通过卡槽位于底座(1)的内部,所述活动栏板(15)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以每两个为一组对称分布于两个固定栏板(14)的正面与背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建筑施工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板,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底板。该多功能建筑施工架,使用时将本装置推送到建筑施工指定的位置后,工人或是物料则站在提升板的顶部,通过将活动栏板关闭起来,起到阻拦的效果,再启动双轴电机带动两个蜗杆与两个蜗轮啮合传动,使得两个传动轴通过两个第二转动块在底座的内部旋转,两个传动轴远离第二转动块的一端则通过转动轴承在支撑台的内部旋转,带动提升板在由导向槽的情况下,由旋转运动变为上下移动,从而让提升板提升到支撑台的底部;提升板则由于蜗杆与蜗轮的自锁性,保证提升板在提升后尽量避免发生反转滑落的情况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强,李炜,王宝明,陈爱社,刘伟,余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