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置于现浇结构内部的架管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26296发布日期:2023-11-17 15:10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置于现浇结构内部的架管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是涉及一种置于现浇结构内部的架管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对建筑行业的工期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给施工技术带来新的挑战。建筑施工领域现浇结构板往往存在两层甚至三层连续浇筑的情况,特别是楼层层高过高,使得一层的楼梯存在三跑或四跑,这种情况下就给模板支架系统的搭设带来难题,既要考虑工期,又要考虑模板支架的搭设和拆除等技术性问题。所以针对此类多层结构板连续浇筑的模架系统方案一直是施工单位的技术难题。

2、为了实现工期及成本上的节约,以两层结构板的连续浇筑为例,现有解决方案一般为以下两种:

3、一种是将模板支架立杆直接穿过第一层结构板模板,达到上一层结构高度后铺设第二层模板,然后绑扎各层结构钢筋。该方案存在的问题在于,要想模板支架立杆方便拆卸,穿第一层结构板时必须每根立杆设置套管,这样浇筑完成后需要逐个补洞,若不设置套管则需要将钢管割断,然后逐个补洞,不管是否设置套管,两者都会增加大量人力成本,且后者还会提高周转材料的损耗率。其另一缺点则是该方案需要在模板上开洞,不仅增加了人力成本,而且还降低了模板的周转使用次数,进一步增加成本。

4、另一种则是预制与现浇结构板等厚的混凝土块,在搭设架体时垫于立杆底部,但是该方法的缺点在于针对楼梯板之类的斜面需要预制异型混凝土块才能保证架体稳定,其实用性不强。

5、为此,现提出一种置于现浇结构内部的架管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置于现浇结构内部的架管支撑装置,该置于现浇结构内部的架管支撑装置施工工艺简单,能够保证架体安全稳定,节约人力物力成本。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置于现浇结构内部的架管支撑装置,包括主立杆、底部钢筋和中部钢筋;

3、所述主立杆的长度大于现浇结构板的厚度,所述主立杆的上部与模板支架立杆之间可拆卸连接;

4、所述底部钢筋置于现浇结构板内部,所述中部钢筋置于现浇结构板内部,所述底部钢筋与所述中部钢筋的最大平行距离等于现浇结构板厚度。

5、优选的,所述底部钢筋和所述中部钢筋均与所述主立杆垂直连接。

6、优选的,所述底部钢筋与所述主立杆的连接处位于底部钢筋的两端之间,所述中部钢筋与所述主立杆的连接处位于中部钢筋的两端之间。

7、优选的,所述底部钢筋焊接在主立杆底部,所述中部钢筋焊接在主立杆中部。

8、优选的,所述底部钢筋绑扎搭接在主立杆底部,所述中部钢筋绑扎搭接在主立杆中部。

9、优选的,所述中部钢筋的长度长于所述底部钢筋的长度。

10、优选的,所述主立杆为竖向钢筋,所述底部钢筋与所述中部钢筋为水平钢筋。

11、优选的,所述底部钢筋与所述主立杆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底部钢筋的正中间;

12、所述中部钢筋与所述主立杆的连接处位于所述中部钢筋的正中间。

13、优选的,所述竖向钢筋长度为200mm,所述底部钢筋长度为100mm,所述中部钢筋长度为150mm。

14、优选的,所述主立杆、底部钢筋和中部钢筋的直径均为φ14以上。

15、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底部钢筋、中部钢筋与主立杆的连接件作为架管支撑,施工工艺简单。

17、2.本实用新型中,主立杆的长度大于现浇结构板的厚度,主立杆的上部与模板支架立杆之间可拆卸连接,在使用时,主立杆的上部插入模板支架立杆内,中部钢筋作为支撑,能够保证架体安全稳定,方便浇筑后模板支架立杆拆除,节约人力物力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置于现浇结构内部的架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立杆、底部钢筋和中部钢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于现浇结构内部的架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钢筋和所述中部钢筋均与所述主立杆垂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于现浇结构内部的架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钢筋与所述主立杆的连接处位于底部钢筋的两端之间,所述中部钢筋与所述主立杆的连接处位于中部钢筋的两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于现浇结构内部的架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钢筋焊接在主立杆底部,所述中部钢筋焊接在主立杆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于现浇结构内部的架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钢筋绑扎搭接在主立杆底部,所述中部钢筋绑扎搭接在主立杆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于现浇结构内部的架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钢筋的长度长于所述底部钢筋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于现浇结构内部的架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立杆为竖向钢筋,所述底部钢筋与所述中部钢筋为水平钢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于现浇结构内部的架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钢筋与所述主立杆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底部钢筋的正中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置于现浇结构内部的架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钢筋长度为200mm,所述底部钢筋长度为100mm,所述中部钢筋长度为15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于现浇结构内部的架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立杆、底部钢筋和中部钢筋的直径均为φ14以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置于现浇结构内部的架管支撑装置。置于现浇结构内部的架管支撑装置包括主立杆、底部钢筋和中部钢筋;主立杆的长度大于现浇结构板的厚度,主立杆的上部与模板支架立杆之间可拆卸连接;底部钢筋置于现浇结构板内部,中部钢筋置于现浇结构板内部,底部钢筋与所述中部钢筋的最大平行距离等于现浇结构板厚度。本置于现浇结构内部的架管支撑装置施工工艺简单,能够保证架体安全稳定,方便浇筑后模板支架立杆拆除,节约人力物力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蔡佑明,苏安洪,田亚勇,吴铭杰,石云磊,段鹏,王丰,雍维,李仁宇,杨天昊,龚小芹,杨鹏,张振鹏,路景顺,蒋国华,李国冰,朱若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