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天沟的全轻密肋夹心屋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47960发布日期:2023-12-30 02:46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天沟的全轻密肋夹心屋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尤其涉及一种带天沟的全轻密肋夹心屋面板。


背景技术:

1、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装配式建筑以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等优点逐渐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普通建筑体系,装配式建筑中所使用的屋面均为工厂化生产的装配式屋面。

2、一般的屋面中为实心结构的混凝土板组合而成,质量较重,制作成本高,且一般的预制屋面不带天沟,不便于屋顶的集中排水,后期开凿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预制屋面排水不集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带天沟的全轻密肋夹心屋面板。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带天沟的全轻密肋夹心屋面板,包括屋面和从屋面两侧延伸而出的天沟。

4、具体的,所述屋面包括底板、顶板、纵向肋梁、横向肋梁和轻质填充块,所述轻质填充块位于由底板、顶板、纵向肋梁和横向肋梁形成的空腔之中。屋面内部设置轻质填充块,可大大减轻屋面的自重。

5、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为两个相交的坡面,天沟位于所述坡面的下方,屋顶的水可从坡面流至天沟中,在天沟的一侧设置排水管,即可实现屋顶的集中排水。

6、进一步的,所述屋面两侧设置贯穿屋面的连接孔,在屋面与墙板进行连接时,墙板顶部的预留钢筋可插入连接孔,然后在连接孔灌注混凝土,可完成屋面与墙板的连接。

7、优选的,所述连接孔设置于纵向肋梁和横向肋梁的相交处,连接孔不影响轻质填充块的布置。

8、优选的,所述底板、顶板、纵向肋梁和横向肋梁的材料采用容重小于1200kg/m3,导热系数小于0.5w/(m·k),强度大于10mpa的轻骨料结构砼,保持屋面1质量轻且有一定结构强度。

9、优选的,所述轻质填充块采用容重小于10kg/m3聚苯乙烯泡沫板,可进一步减少屋面板的重量,减少制造成本。

10、相比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屋面板自带天沟,屋顶的水可从坡面流至天沟中,方便屋顶的集中排水。

12、2、本屋面板内部设置轻质填充块,使得屋面整体质量轻,同时底板、顶板、纵向肋梁和横向肋梁为轻骨料结构砼,保持屋面质量轻且有一定结构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带天沟的全轻密肋夹心屋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面(1)和从屋面两侧延伸而出的天沟(2),所述屋面(1)包括底板(11)、顶板(12)、纵向肋梁(13)、横向肋梁(14)和轻质填充块(15),所述轻质填充块(15)位于由底板(11)、顶板(12)、纵向肋梁(13)和横向肋梁(14)形成的空腔之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2)为两个相交的坡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顶板(12)、纵向肋梁(13)和横向肋梁(14)的材料采用容重小于1200kg/m3,导热系数小于0.5w/(m·k),强度大于10mpa的轻骨料结构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填充块(15)采用容重小于10kg/m3聚苯乙烯泡沫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3)设置于纵向肋梁(13)和横向肋梁(14)的相交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天沟的全轻密肋夹心屋面板,包括屋面和从屋面两侧延伸而出的天沟,所述屋面包括底板、顶板、纵向肋梁、横向肋梁和轻质填充块,所述轻质填充块位于由底板、顶板、纵向肋梁和横向肋梁形成的空腔之中,所述屋面两侧设置贯穿屋面的连接孔,本技术中的屋面板自带天沟,屋顶的水可从坡面流至天沟中,方便屋顶的集中排水,屋面板内部设置轻质填充块,同时底板、顶板、纵向肋梁和横向肋梁为轻骨料结构砼,可保持屋面质量轻且有一定结构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龚文彦,徐峰,阳小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诚友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