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板支撑用顶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48287发布日期:2023-12-21 14:12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板支撑用顶托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房建,特别涉及一种模板支撑用顶托结构。


背景技术:

1、如说明书附图5所示,现有的模板顶托包括插套在脚手架钢管上的丝杆,丝杆的顶端焊接与顶块,丝杆的中部螺接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抵靠在脚手架钢管的上端。通过转动调节螺母,调节螺母驱动丝杆上移,丝杆带动顶块上移,顶块抵靠在模板上从而完成对模板的支撑。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顶块变形、模板变形或模板顶托安装位置等原因,顶块不能整个与模板贴合,容易形成单点支撑,从而使模板的稳定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板支撑用顶托结构,通过顶块插套在支撑轴上,可使顶块轻微翻转,从而使顶块两端对模板形成双点平衡支撑,有效解决了现有模板顶托容易形成单点支撑对模板支撑不稳定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模板支撑用顶托结构,包括丝杆、顶托部和调节部,所述顶托部包括插套并固定在丝杆上端的支座,支座的上端成型有横向贯穿的通槽,通槽内套接有支撑轴,支撑轴插套在顶块的中部,顶块的两端成型有两个关于支撑轴对称设置的托槽;

4、所述调节部包括螺接在丝杆中部的调节螺母。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丝杆的下端插套在脚手架钢管内,两个托槽内可各防止一根圆管;然后转动调节螺母,调节螺母由于脚手架钢管上端的阻挡作用从而驱使丝杆向上移动,丝杆向上移动带动顶托部向上移动,顶托部带动圆管上移压靠在模板上,实际中由于模板底部不平或顶块的两端高度不同,会使一个圆管先压靠在模板上,该圆管不能继续上移,然后通过支撑轴的杠杆作用和丝杆的继续上移,顶块低的一端会向上翻转,顶块高的一端会向下翻转,从而使另一个圆管也压靠在模板上;两根圆管对模板形成支撑;若两根圆管收到的压力不同,通过支撑轴的作用,顶块会自动翻转调节,从而使两根圆管对模板的支撑力相通,可更加平衡的对模板形成支撑。

6、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块的中部套接有衬套,衬套插套在支撑轴上。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顶块长期使用支撑轴会对其产生磨损,而通过设置衬套,磨损则体现在衬套上,后期只需更换衬套不用更换顶块,可降低生产成本。

8、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座的外壁上固定有一对对称设置的微调杆。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螺母锁紧之前,推动微调杆可带动顶托部转动,从而方便对顶托部的位置调节工作。

10、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座成型有下侧开口的套孔,套孔的底部成型有与其偏心设置的第一限制孔;

11、所述丝杆的顶部成型有与其偏心设置的第二限制孔;所述丝杆的顶部插套在套孔内,第二限制孔内套接有限制杆,限制杆插套在第一限制孔内;所述丝杆和套孔的下端口部通过焊接固定。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制杆与丝杆、套孔偏心设置,可有效防止丝杆在套孔内发生相对转动;丝杆与套孔口部通过焊接固定,可进一步提高丝杆与支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13、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螺母成型有上下设置的螺纹孔和弹簧孔,螺纹孔螺接在丝杆上;

14、所述调节部还包括插套在弹簧孔内的多个碟形弹簧和保持套,多个碟形弹簧夹持在弹簧孔的底面与保持套的上端面之间;所述保持套压靠在位于其下侧的挡圈上,挡圈插套在弹簧孔下端的卡槽内;

15、保持套成型有上小下大设置的台阶通孔,台阶通孔的上端小孔插套在丝杆上,台阶通孔的下端大孔与脚手架钢管的外径间隙配合设置。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保持套,可降低拧紧调节螺母时的阻力;碟形弹簧在锁紧调节螺母时受压积蓄弹性势能,可防止后期脚手架钢管出现轻微松动时,通过碟形弹簧恢复形变的能力也可使顶托部队模板产生有效支撑。

17、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螺母的外壁上固定有一对对称设置的锁紧辅助支耳。

18、通过锁紧辅助支耳,锤击锁紧辅助支耳,可方便调节螺母的锁紧工作或拆除工作。

19、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槽的底面与顶块的底面之间留有间隙l,间隙l的距离为3~5 mm。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顶块与通槽之间留有间隙,可使顶块在绕支撑轴转动时受到角度限制,从而防止顶块大角度翻转,影响顶托工作的正常进行。

21、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是:

22、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顶块插套在支撑轴上,可使顶块轻微翻转,从而使顶块两端对模板形成双点平衡支撑,有效解决了现有模板顶托容易形成单点支撑对模板支撑不稳定的问题;

23、通过设置保持套,可降低锁紧调节螺母时的阻力;通过设置碟形弹簧,可有效保证顶托部始终对模板具有支撑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模板支撑用顶托结构,包括丝杆(10)、顶托部(20)和调节部(3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托部(20)包括插套并固定在丝杆(10)上端的支座(201),支座(201)的上端成型有横向贯穿的通槽(2011),通槽(2011)内套接有支撑轴(202),支撑轴(202)插套在顶块(203)的中部,顶块(203)的两端成型有两个关于支撑轴(202)对称设置的托槽(20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板支撑用顶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203)的中部套接有衬套(204),衬套(204)插套在支撑轴(20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板支撑用顶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201)的外壁上固定有一对对称设置的微调杆(2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板支撑用顶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201)成型有下侧开口的套孔(2013),套孔(2013)的底部成型有与其偏心设置的第一限制孔(20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板支撑用顶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母(301)成型有上下设置的螺纹孔(3011)和弹簧孔(3012),螺纹孔(3011)螺接在丝杆(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板支撑用顶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母(301)的外壁上固定有一对对称设置的锁紧辅助支耳(305)。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板支撑用顶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2011)的底面与顶块(203)的底面之间留有间隙l,间隙l的距离为3~5 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房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模板支撑用顶托结构,包括丝杆、顶托部和调节部,所述顶托部包括插套并固定在丝杆上端的支座,支座的上端成型有横向贯穿的通槽,通槽内套接有支撑轴,支撑轴插套在顶块的中部,顶块的两端成型有两个关于支撑轴对称设置的托槽;所述调节部包括螺接在丝杆中部的调节螺母。通过顶块插套在支撑轴上,可使顶块轻微翻转,从而使顶块两端对模板形成双点平衡支撑,有效解决了现有模板顶托容易形成单点支撑对模板支撑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翁菲清,宣高锋,王伟栋,许淼灿,朱金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鼎元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