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30252发布日期:2023-09-13 19:20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施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1、建筑工程,为建设工程的一部分,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包括厂房、剧院、旅馆、商店、学校、医院和住宅等,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等需要。模板工程指新浇混凝土成型的模板以及支承模板的一整套构造体系,固定支架在混凝土施工中是一种临时结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2、1、现有的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无法根据不同模板的高度来调节固定支架的高度,功能性较为单一,并且实用性较差;

3、2、现有的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在进行长时间的工作时,由于支架没有支撑装置,可能会导致支架变形或者倾斜,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2、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前端设置有加固板,所述主体的上端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设置有升降调节装置,所述升降调节装置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支架。

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栓、固定板、连接板、防滑板、连接槽、卡栓,所述固定栓贯穿于固定板的中间部位,所述连接板位于固定板的一侧,所述防滑板位于连接板的下端,所述连接槽位于连接板的内壁,所述卡栓位于连接槽的一侧。

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与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与防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杆、支撑杆、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杆位于第一固定块的上端,所述支撑杆套接于第一固定杆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固定杆位于支撑杆的一侧,第二固定块位于第二固定杆的上端。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端与第一固定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上端与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升降调节装置包括电机、转动轴、升降杆、顶块、活动板、支撑板,所述转动轴位于电机的上端,所述升降杆位于转动轴的上端,所述顶块位于升降杆的上端,所述活动板位于顶块的上端,所述支撑板位于活动板的下端。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机的上端与转动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上端与顶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下端与支撑板的上端活动连接。

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通过固定栓、固定板、连接板、防滑板、连接槽、卡栓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得此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在进行固定时,不会因为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实用性较好,通过将连接底座放置到连接槽中,再通过卡栓牢牢卡紧,此时再通过固定栓以及固定板将此固定装置固定在建筑工程模板的一侧即可,并且防滑板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通过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杆、支撑杆、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块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得此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在进行工作时,能够更加的牢固稳定,并且能够有效的增加此固定支架的使用寿命,实用性较好,通过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上,再通过将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分别固定在主体与第一支架上即可。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通过电机、转动轴、升降杆、顶块、活动板、支撑板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得此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能够根据不同的建筑工程模板的高度,来进行调节固定支架的高度,实用性较好,首先通过支撑板将此装置固定好,当需要进行调节时,再通过开机电机,从而带动转动轴转动,此时升降杆则会向上上升,从而使得顶块顶出,并将活动板顶出。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底座(2),所述连接底座(2)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3)的前端设置有加固板(4),所述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装置(5),所述支撑装置(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架(6),所述第一支架(6)的上端设置有升降调节装置(7),所述升降调节装置(7)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支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固定栓(31)、固定板(32)、连接板(33)、防滑板(34)、连接槽(35)、卡栓(36),所述固定栓(31)贯穿于固定板(32)的中间部位,所述连接板(33)位于固定板(32)的一侧,所述防滑板(34)位于连接板(33)的下端,所述连接槽(35)位于连接板(33)的内壁,所述卡栓(36)位于连接槽(35)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2)的一侧与连接板(3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3)的下端与防滑板(34)的上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5)包括第一固定块(51)、第一固定杆(52)、支撑杆(53)、第二固定杆(54)、第二固定块(55),所述第一固定杆(52)位于第一固定块(51)的上端,所述支撑杆(53)套接于第一固定杆(52)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固定杆(54)位于支撑杆(53)的一侧,第二固定块(55)位于第二固定杆(54)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51)的上端与第一固定杆(5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52)的上端与支撑杆(53)的下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装置(7)包括电机(71)、转动轴(72)、升降杆(73)、顶块(74)、活动板(75)、支撑板(76),所述转动轴(72)位于电机(71)的上端,所述升降杆(73)位于转动轴(72)的上端,所述顶块(74)位于升降杆(73)的上端,所述活动板(75)位于顶块(74)的上端,所述支撑板(76)位于活动板(75)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71)的上端与转动轴(7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73)的上端与顶块(74)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75)的下端与支撑板(76)的上端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涉及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前端设置有加固板,所述主体的上端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设置有升降调节装置,所述升降调节装置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支架。本技术通过固定栓、固定板、连接板、防滑板、连接槽、卡栓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得此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在进行固定时,不会因为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通过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杆、支撑杆、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块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得此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在进行工作时,能够更加的牢固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孙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费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
技术研发日:2023042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