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承式钢桁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20729发布日期:2023-11-22 17:00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承式钢桁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程,具体为一种下承式钢桁架。


背景技术:

1、钢桁梁、槽形梁作为下承式结构,他们都有建筑高度低的优点,可以有效地降低车站、跨越道路的净空高度。钢桁梁刚度大,质量轻,用钢量大,多用于跨度较大的铁路桥梁,但现有的钢桁架在长期使用后会发生扭曲变形,从而会导致钢衔架的强度降低,使得铁路桥梁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承式钢桁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承式钢桁架,包括横梁、纵梁、第一加强件、第二加强件和连接件;所述纵梁数量有两个,且两纵梁水平对称设置,两所述纵梁表面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横梁,所述横梁两端竖直固定有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端部设置有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包括连接管、加固板和固定板;所述支撑杆端部设置有连接管,且支撑杆与连接管之间通过螺栓相互连接,所述连接管两侧对称设置有加固板,两所述加固板顶端水平设置有固定板,且相邻的两支撑杆的连接管分别位于支撑杆的顶端和底端。

3、优选的,两相邻的所述第一加强件之间通过第一加强杆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杆两端通过销轴与加固板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连接管顶部和位于两连接管之间的支撑杆顶部开设有方孔,所述方孔内部贯穿设置有纵向连接梁。

5、优选的,若干所述支撑杆底端外表面通过侧板相互连接,所述侧板内侧与纵梁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包括第二加强杆和纵向加强筋。

6、优选的,所述侧板内侧面交错设置有第二加强杆,所述第二加强杆另一端固定于纵梁表面,两交错设置的第二加强杆相交位置处贯穿设置有纵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两端固定于横梁表面。

7、优选的,两相互对应的位于顶部的所述连接管和相邻的支撑杆顶端通过横向连接梁相互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纵梁、横梁和支撑杆形成钢衔架的整体结构,纵梁、横梁和支撑杆之间采用焊接固定的方式对桥面提供支撑固定作用,又通过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的配合,能够在钢衔架的底面和侧面都形成若干稳定的三角结构,达到提高连接强度的效果,从而使其具备更好的支撑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下承式钢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1)、纵梁(2)、第一加强件、第二加强件和连接件;所述纵梁(2)数量有两个,且两纵梁(2)水平对称设置,两所述纵梁(2)表面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横梁(1),所述横梁(1)两端竖直固定有若干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端部设置有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包括连接管(4)、加固板(5)和固定板(6);所述支撑杆(3)端部设置有连接管(4),且支撑杆(3)与连接管(4)之间通过螺栓相互连接,所述连接管(4)两侧对称设置有加固板(5),两所述加固板(5)顶端水平设置有固定板(6),且相邻的两支撑杆(3)的连接管(4)分别位于支撑杆(3)的顶端和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承式钢桁架,其特征在于:两相邻的所述第一加强件之间通过第一加强杆(7)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杆(7)两端通过销轴(8)与加固板(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承式钢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4)顶部和位于两连接管(4)之间的支撑杆(3)顶部开设有方孔,所述方孔内部贯穿设置有纵向连接梁(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承式钢桁架,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支撑杆(3)底端外表面通过侧板(10)相互连接,所述侧板(10)内侧与纵梁(2)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包括第二加强杆(11)和纵向加强筋(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下承式钢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0)内侧面交错设置有第二加强杆(11),所述第二加强杆(11)另一端固定于纵梁(2)表面,两交错设置的第二加强杆(11)相交位置处贯穿设置有纵向加强筋(12),所述纵向加强筋(12)两端固定于横梁(1)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承式钢桁架,其特征在于:两相互对应的位于顶部的所述连接管(4)和相邻的支撑杆(3)顶端通过横向连接梁(13)相互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下承式钢桁架,包括横梁、纵梁、第一加强件、第二加强件和连接件;所述纵梁数量有两个,且两纵梁水平对称设置,两所述纵梁表面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横梁,所述横梁两端竖直固定有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端部设置有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包括连接管、加固板和固定板;所述支撑杆端部设置有连接管,且支撑杆与连接管之间通过螺栓相互连接,所述连接管两侧对称设置有加固板,两所述加固板顶端水平设置有固定板,且相邻的两支撑杆的连接管分别位于支撑杆的顶端和底端。

技术研发人员:严琼望,陈明,陆新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广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