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46105发布日期:2023-10-25 17:21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具体为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1、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筑物两大类。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与建筑物有区别的是构筑物,构筑物指房屋以外的工程建筑,如围墙、道路、水坝、水井、隧道、水塔、桥梁和烟囱等,建造房屋时墙体和天花板均是采用水泥进行粘合的,由于水泥在干涸前粘性并不是很强,容易导致天花板和墙体倾塌,因此在建造天花板或墙体时通常会采用支护装置,对墙体、天花板进行支撑,因建筑环境复杂,传统的支护装置无法根据不同使用需求调整支护高度和支护角度,当无法满足支护要求时,需重新进行购买,这样在增加了经济需求的同时,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研制出一种能够根据使用需求调节支护高度的结构,进而能够弥补传统支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通过墙体高度的不同调节支护高度,不便进行安装的情况。

2、现有的建筑墙体支护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3、专利文件cn216974271u公开了一种建筑抗震支护结构,保护的权项“包括支撑主体,支撑主体包括底板,底板底部四个拐角处均设有锁紧螺栓,底板顶部设有支撑斜杆,支撑斜杆远离底板一端设有可供建筑墙体在受震时起到减震效果的减震结构,减震结构一侧设有接触板,接触板上下两端均设有安装耳,安装耳内部开设有开槽,安装耳上设有可供装置震动时防止装置脱落的固定结构,通过设置的固定结构,可以防止螺栓脱落,避免造成支护结构倒塌,保证抗震支护结构的正常工作,防止墙体倒塌造成损失”。

4、然而上述公开文献的建筑抗震支护结构主要考虑通过设置的固定结构,可以防止螺栓脱落,避免造成支护结构倒塌,保证抗震支护结构的正常工作,防止墙体倒塌造成损失没有考虑到传统支护装置无法通过墙体高度的不同调节支护高度的问题。

5、因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能够根据使用需求调节支护高度的结构,进而能够弥补传统支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通过墙体高度的不同调节支护高度,不便进行安装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支护装置无法通过墙体高度的不同调节支护高度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包括支护底板、第一支护杆、电机和滑槽,所述第一支护杆的内壁安装有电机;

3、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环绕安装有第二支护杆,所述第二支护杆的外壁安装有两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支护杆的外壁安装有两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外壁贯穿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底端安装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内壁贯穿设有多组第一固定孔,且第二限位杆贯穿安装于第一限位杆的内壁;

4、所述支护底板的内壁贯穿设有滑槽。

5、优选的,所述支护底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固定端,第一固定端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一支护杆。

6、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护杆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固定端,第二固定端外壁安装有支护顶板。

7、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底壁贯穿设有多组第二固定孔,滑槽的内壁安装有滑块。

8、优选的,所述滑块的顶部安装有第二连接端,滑块的顶部贯穿安装有两组固定螺钉。

9、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护杆的外壁安装有第一连接端,第一连接端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一连接杆。

10、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壁贯穿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栓,第一连接杆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内壁贯穿设有多组连接孔,且,第二连接杆的底端贯穿安装于第二连接端的内壁。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螺纹杆可以在对支护装置高度进行调节的同时,提高其支护的稳定性,电机启动,其输出端带动螺纹杆转动,因第二支护杆与螺纹杆相啮合,螺纹杆转动将带动其外壁环绕安装的第二支护杆移动,而在第二支护杆移动过程中第一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能够对其进行限位,当第二支护杆移动完成后,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一固定孔将其进行固定,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用于对第二限位杆进行限位,这样在能够调整支护装置支护高度的同时,提高了支护装置的稳定性,弥补了传统支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通过墙体高度的不同调节支护高度,不便进行安装的情况;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能够加强支护装置的支护稳定性,第二连接端用于和第二连接杆进行连接,第一连接端用于和第一连接杆进行连接,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能够为支护装置提供支撑固定的作用,移动滑块,使其在滑槽的内壁进行滑动,当滑动到合适的位置后,通过固定螺钉和第二固定孔将滑块进行固定,再通过第二固定螺栓与连接孔对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进行固定,这样能够加强支护装置的支护稳定性,防止其在长时间支护过程中发生松动,而影响支护效果的情况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包括支护底板(1)、第一支护杆(102)、电机(3)和滑槽(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护杆(102)的内壁安装有电机(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固定端(101),第一固定端(101)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一支护杆(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护杆(2)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固定端(201),第二固定端(201)外壁安装有支护顶板(2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6)的内底壁贯穿设有多组第二固定孔(601),滑槽(6)的内壁安装有滑块(6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02)的顶部安装有第二连接端(604),滑块(602)的顶部贯穿安装有两组固定螺钉(6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护杆(102)的外壁安装有第一连接端(603),第一连接端(603)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一连接杆(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7)的外壁贯穿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栓(701),第一连接杆(7)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二连接杆(702),第二连接杆(702)的内壁贯穿设有多组连接孔(703),且,第二连接杆(702)的底端贯穿安装于第二连接端(604)的内壁。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包括支护底板、第一支护杆、电机和滑槽,所述第一支护杆的内壁安装有电机,所述支护底板的内壁贯穿设有滑槽。本技术通过安装有螺纹杆可以在对支护装置高度进行调节的同时,提高其支护的稳定性,电机启动,其输出端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将带动第二支护杆移动,当第二支护杆移动完成后,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一固定孔将其进行固定,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用于对第二限位杆进行限位,这样在能够调整支护装置支护高度的同时,提高了支护装置的稳定性,弥补了传统支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通过墙体高度的不同调节支护高度,不便进行安装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章永锋,胡其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柏川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