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隔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43252发布日期:2023-12-21 12:3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隔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隔间。


背景技术:

1、高隔间又叫隔断,是指房屋建筑中专门用于分隔室内空间的立面,其具有易安装、可重复利用、可工业化生产、防火、环保等特点,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高隔间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2、在现有的装修过程中,高隔间中有的客户需要安装单层玻璃,有的客户则需要安装双层玻璃,现时均是通过在工厂根据客户需求预制对应的单双层玻璃到现场进行安装,这样降低施工效率,安装灵活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在现场对应选择双层玻璃或者单层玻璃的设置的高隔间。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隔间,其包括:天梁、地轨、第一纵梁、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三盖板、设置在所述地轨内并具有第一槽体的第一u形支撑座;所述第一u形支撑座内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以将第一槽体分隔为第一卡槽、第二卡槽以及第三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分别沿地轨延伸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三卡槽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之间;

3、其中,所述第一盖板能够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卡接并分别与所述第一u形支撑座的相对两内侧壁之间形成用于卡置玻璃的第一间隙和用于卡置玻璃的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4、所述第二盖板能够与所述第一u形支撑座和所述第一隔板卡接,所述第三盖板能够与所述第一u形支撑座和所述第二隔板卡接,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三盖板之间形成有用于卡置玻璃的第三间隙,所述第三间隙位于所述第三卡槽内。

5、可选的,所述第一盖板上与第一间隙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玻璃相抵接的第一胶条;所述第一盖板上与第二间隙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玻璃相抵接的第二胶条;所述第一胶条与所述第二胶条分别沿地轨延伸方向设置。

6、可选的,所述第二盖板上与第三间隙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玻璃相抵接的第三胶条;所述第三盖板上与第三间隙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玻璃相抵接的第四胶条;所述第三胶条与所述第四胶条分别沿地轨延伸方向设置。

7、可选的,还包括:钢柱、第一凸条、第二凸条、第一压盖、第二压盖;所述钢柱的下端卡置在所述地轨内,所述钢柱的上端卡置在所述天梁内;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分设于所述钢柱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压盖能够与所述第一凸条卡接以使所述第一压盖与第一凸条之间形成用于卡置玻璃的第四间隙,所述第二压盖能够与所述第二凸条卡接以使所述第二压盖与所述第二凸条之间形成用于卡置玻璃的第五间隙。

8、可选的,还包括: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卡接;所述限位座上设置有用于卡置玻璃的第六间隙;所述第六间隙位于所述第四间隙和所述第五间隙之间。

9、可选的,所述第六间隙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与玻璃相抵接的第五胶条和用于与玻璃相抵接的第六胶条。

10、可选的,还包括:第四盖板、第五盖板、第六盖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内并具有第二槽体的第二u形支撑座;所述第二u形支撑座内设置有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以将第二槽体分隔为第四卡槽、第五卡槽以及第六卡槽,所述第四卡槽、第五卡槽、第六卡槽分别沿第一纵梁延伸方向设置,且所述第六卡槽位于所述第四卡槽和所述第五卡槽之间;

11、其中,所述第四盖板能够与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第四隔板卡接并分别与所述第二u形支撑座的相对两内侧壁之间形成用于卡置玻璃的第七间隙和用于卡置玻璃的第八间隙;所述第七间隙位于所述第四卡槽内,所述第八间隙位于所述第五卡槽内;

12、所述第五盖板能够与所述第二u形支撑座和所述第三隔板卡接,所述第六盖板能够与所述第二u形支撑座和所述第四隔板卡接,所述第五盖板与所述第六盖板之间形成有用于卡置玻璃的第九间隙,所述第九间隙位于所述第六卡槽内。

13、可选的,所述第四盖板上与第七间隙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玻璃相抵接的第七胶条;所述第四盖板上与第八间隙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玻璃相抵接的第八胶条;所述第七胶条与所述第八胶条分别沿第一纵梁延伸方向设置。

14、可选的,所述第五盖板上与第九间隙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玻璃相抵接的第九胶条;所述第六盖板上与第九间隙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玻璃相抵接的第十胶条;所述第九胶条与所述第十胶条分别沿第一纵梁延伸方向设置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高隔间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6、本申请先将第一u形支撑座设置在地轨内,并且根据需要设置单层玻璃或双层玻璃的需求,以选择对应盖板设置在第一u形支撑座上。当需要设置双层玻璃时,先将第一玻璃放置到第一卡槽中,然后将第一盖板卡接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以使第一玻璃卡置在第一盖板与第一u形支撑座内侧壁之间形成的第一间隙内,然后再将第二玻璃卡置到第一盖板与第一u形支撑座内侧壁之间形成的第二间隙内,以实现双层玻璃的设置。当需要设置单层玻璃时,先将第二盖板卡接于所述第一u形支撑座和所述第一隔板,此时将第三玻璃放置到第三卡槽内,然后再将第三盖板卡接于所述第一u形支撑座和所述第二隔板,以使第三盖板与第二盖板之间形成第三间隙。基于此,本申请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在现场对应选择双层玻璃或者单层玻璃的设置,使高隔间的安装更具灵活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隔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天梁、地轨、第一纵梁、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三盖板、设置在所述地轨内并具有第一槽体的第一u形支撑座;所述第一u形支撑座内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以将第一槽体分隔为第一卡槽、第二卡槽以及第三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分别沿地轨延伸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三卡槽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隔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上与第一间隙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玻璃相抵接的第一胶条;所述第一盖板上与第二间隙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玻璃相抵接的第二胶条;所述第一胶条与所述第二胶条分别沿地轨延伸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隔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上与第三间隙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玻璃相抵接的第三胶条;所述第三盖板上与第三间隙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玻璃相抵接的第四胶条;所述第三胶条与所述第四胶条分别沿地轨延伸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隔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柱、第一凸条、第二凸条、第一压盖、第二压盖;所述钢柱的下端卡置在所述地轨内,所述钢柱的上端卡置在所述天梁内;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分设于所述钢柱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压盖能够与所述第一凸条卡接以使所述第一压盖与第一凸条之间形成用于卡置玻璃的第四间隙,所述第二压盖能够与所述第二凸条卡接以使所述第二压盖与所述第二凸条之间形成用于卡置玻璃的第五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隔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卡接;所述限位座上设置有用于卡置玻璃的第六间隙;所述第六间隙位于所述第四间隙和所述第五间隙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隔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间隙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与玻璃相抵接的第五胶条和用于与玻璃相抵接的第六胶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隔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盖板、第五盖板、第六盖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内并具有第二槽体的第二u形支撑座;所述第二u形支撑座内设置有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以将第二槽体分隔为第四卡槽、第五卡槽以及第六卡槽,所述第四卡槽、第五卡槽、第六卡槽分别沿第一纵梁延伸方向设置,且所述第六卡槽位于所述第四卡槽和所述第五卡槽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隔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盖板上与第七间隙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玻璃相抵接的第七胶条;所述第四盖板上与第八间隙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玻璃相抵接的第八胶条;所述第七胶条与所述第八胶条分别沿第一纵梁延伸方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隔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盖板上与第九间隙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玻璃相抵接的第九胶条;所述第六盖板上与第九间隙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玻璃相抵接的第十胶条;所述第九胶条与所述第十胶条分别沿第一纵梁延伸方向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隔间,其包括:天梁、地轨、第一纵梁、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三盖板、设置在所述地轨内并具有第一槽体的第一U形支撑座;所述第一U形支撑座内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以将第一槽体分隔为第一卡槽、第二卡槽以及第三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分别沿地轨延伸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三卡槽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之间。本申请先将第一U形支撑座设置在地轨内,并且根据需要设置单层玻璃或双层玻璃的需求,以选择对应盖板设置在第一U形支撑座上,使本申请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在现场对应选择双层玻璃或者单层玻璃的设置,使高隔间的安装更具灵活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永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太欧林集团华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