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结构立柱与既有混凝土梁间的支撑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94269发布日期:2023-10-21 22:0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钢结构立柱与既有混凝土梁间的支撑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改造施工,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结构立柱与既有混凝土梁间的支撑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1、建筑改造施工,是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或工作中的各种使用功能的需要,在局部拆除改造的项目中,存在很多利旧结构。当然钢结构也不例外,钢结构框架由柱、主梁、次梁等相互制约彼此形成一个整体。在拆除改造施工时,为了保证改造后建筑效果以及室内空间功能的运用,只保留最外侧立柱跟最外圈的框架梁。这样的话原本的稳固体系就被破坏了,只能采取其他措施来进行稳固。

2、在传统的施工方式中遇到这样的问题,往往采取以下几种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第一种方案是将钢结构全部拆除,重新设计并施工新的钢结构,这样做不但造成了成本的浪费,也延误了工期,施工进度缓慢。第二种方案是将钢结构立柱数量增加,由于需要新增钢结构立柱的部位原结构没有基础,只能再在原有混凝土梁、板上植筋,重新做新增的钢结构立柱基础,这样新增的钢结构立柱基础施工难度较大,且需要延伸到下一层,相当于在下一层也要重新做一根混凝土柱,由于空间有限,植筋、绑扎、焊接、锚固、模板、灌浆难度都很大,而且外侧还需要搭设脚手架等辅助措施。在新增的钢结构立柱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钢柱的安装,钢柱只能分段进行安装,最后再将钢柱与钢梁焊接到位,施工工序繁琐,效率极其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钢结构立柱与既有混凝土梁间的支撑加固结构,包括:斜支撑和固定组件,其中,斜支撑的顶部固定支撑在钢结构立柱上,斜支撑的底部通过固定组件固定支撑在既有混凝土梁上;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在既有混凝土梁的上方,第二固定板设置在既有混凝土梁的下方,且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二固定件与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斜支撑与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

2、优选的,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和第一固定槽;其中,第一固定件通过第一固定孔将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既有混凝土梁的上方,第二固定件通过第二固定孔将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斜支撑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槽内。

3、优选的,第一固定槽为矩形槽,且第一固定槽的三个边为斜面结构,一个边为竖直面结构。

4、优选的,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三固定孔和第二固定槽,第二固定件通过第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将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二固定槽卡接在既有混凝土梁的下方。

5、优选的,第二固定件包括固定螺杆、固定螺母和垫片,固定螺母和垫片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固定螺母以及两个垫片均分别设置在固定螺杆的两端。

6、优选的,第一固定板与既有混凝土梁之间设置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采用无收缩细石混凝土。

7、优选的,斜支撑与钢结构立柱采用焊接固定连接,斜支撑与第一固定板采用焊接固定连接。

8、与最接近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9、1、本实用新型采用斜支撑,且在斜支撑的底部通过夹板结构的固定组件加以固定,利用的原有的混凝土梁针对钢结构拆除改造进行稳固,施工原理简单,快捷方便,有效解决了钢结构框架被拆改后的稳固问题。

10、2、本实用新型将第一固定槽设计为矩形槽,三个边设计为斜面结构,这样不仅能够在焊接时增加焊接的接触面,避免受到外力过大导致开焊的情况发生,一个边为竖直面结构,即使在开焊之后也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进一步的增加了本装置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钢结构立柱与既有混凝土梁间的支撑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斜支撑(3)和固定组件(4),其中,所述斜支撑(3)的顶部固定支撑在钢结构立柱(2)上,所述斜支撑(3)的底部通过所述固定组件(4)固定支撑在既有混凝土梁(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结构立柱与既有混凝土梁间的支撑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4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411)、第二固定孔(412)和第一固定槽(4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钢结构立柱与既有混凝土梁间的支撑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槽(413)为矩形槽,且所述第一固定槽(413)的三个边为斜面结构,一个边为竖直面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钢结构立柱与既有混凝土梁间的支撑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42)上设置有第三固定孔(421)和第二固定槽(422),所述所述第二固定件(44)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孔(412)和所述第三固定孔(421)将所述第一固定板(41)与所述第二固定板(4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42)通过所述第二固定槽(422)卡接在所述既有混凝土梁(1)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结构立柱与既有混凝土梁间的支撑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44)包括固定螺杆(441)、固定螺母(442)和垫片(443),所述固定螺母(442)和所述垫片(443)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固定螺母(442)以及两个所述垫片(443)均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螺杆(441)的两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结构立柱与既有混凝土梁间的支撑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41)与所述既有混凝土梁(1)之间设置有混凝土层(45),所述混凝土层(45)采用无收缩细石混凝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结构立柱与既有混凝土梁间的支撑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3)与所述钢结构立柱(2)采用焊接固定连接,所述斜支撑(3)与所述第一固定板(41)采用焊接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结构立柱与既有混凝土梁间的支撑加固结构,包括:斜支撑和固定组件,其中,斜支撑的顶部固定支撑在钢结构立柱上,斜支撑的底部通过固定组件固定支撑在既有混凝土梁上;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在既有混凝土梁的上方,第二固定板设置在既有混凝土梁的下方,且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二固定件与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斜支撑与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采用斜支撑,且在斜支撑的底部通过夹板结构的固定组件加以固定,利用的原有的混凝土梁针对钢结构拆除改造进行稳固,施工原理简单,快捷方便,有效解决了钢结构框架被拆改后的稳固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许建,贾晓强,李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