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15477发布日期:2023-10-14 10:14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具体为一种混合反应釜。


背景技术:

1、混凝土外加剂可以解决由于混凝土本身缺陷所造成的问题,普通的水泥混凝土有两个特点:一是水化过程中会产生收缩,二是抗拉强度小,极限延伸率低,当收缩值超过混凝土极限延伸时,混凝土就会开裂,造成渗漏,所以,加入膨胀剂外加剂的混凝土一方面由于膨胀补偿收缩,防止混凝土开裂,另一方面由于膨胀结晶填充,堵塞毛细孔隙,改善了孔结构和孔级配,抗渗能力得到提高,但是现有的混凝土搅拌设备无法观察到内部搅拌混合的情况,若混凝土与外加剂混合不均匀,大大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2、现有技术中混凝图混合反应设备存在的缺陷是:专利文件cn114654584a公开了一种便于取样的混凝土外加剂反应装置“包括反应桶、盖板、驱动组件、分隔板、搅拌组件以及采样组件,通过取样盒滑动至下方开口处,套筒内的一对限位块抵住滑条,取样盒继续向下移动,露出取样口,混凝土从套筒下方开口进入取样口内,采样结束后,取样盒向上移动,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滑条带动门板复位,堵住取样口,防止混凝土掉落,当装有混凝土的取样盒移动至套筒上方开口处,滑动滑销,打开门板,对混凝土进行采样,可实时监测混凝土与外加剂的融合情况,保证混凝土的性能。”

3、但是上述装置在使用时尤其是对混凝土搅拌工作进行中对其进行取样时,使用设备较为复杂,且取样工序较多,其次还需要等到搅拌工作结束后再对反应设备内部搅拌完成后的混凝土进行取样,若是取样后的混凝土不达标,此时就再次需要工作人员控制驱动电机带动搅拌叶对反应设备内部的混凝土进行搅拌,较为耽误时间,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反应釜本体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电机;

3、所述密封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螺纹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端螺纹连接有条形腔,所述条形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贯穿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抬升块。

4、优选的,所述条形腔的内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条形腔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环,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挡板。

5、优选的,所述抬升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套管,且防护套管初始状态套接于螺纹杆表面的顶端。

6、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内部开设有六个通孔,所述进料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出料短管,所述出料短管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控制阀。

7、优选的,所述条形腔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搅拌叶,所述条形腔表面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搅拌叶。

8、优选的,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9、优选的,所述密封盖的顶部开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块,所述反应釜本体的表面开设有观察窗。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反应釜本体、驱动电机、条形腔、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的搭配使用,使得反应釜本体内部的混凝土能够得到充分搅拌,通过伺服电机、螺纹杆、螺纹套筒和抬升块的搭配使用,使得混凝土能够被挤压进转动杆内部,最终进入进料腔内部,便于后续的取样,通过电动伸缩杆、挡块和进料口的搭配使用,使得混凝土得以进入条形腔内部,通过密封环的设置,使得电动伸缩杆在上下移动时能够起到一定的密封效果。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抬升板和条形腔相互适配工作,使得螺纹套筒上下移动时能够起到一定的限位效果,通过排料管和第二控制阀的搭配使用,使得搅拌完成的混凝土能够向外部排出,通过入料口和密封块的搭配使用,使得混凝土原料能够进入反应釜本体内部,随后能够将入料口密封,通过观察窗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能够从外部观察反应釜本体内部的搅拌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合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顶部连接有密封盖(2),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电机(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腔(6)的内部开设有进料口(10),所述条形腔(6)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保护壳(11),所述保护壳(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2),所述电动伸缩杆(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环(13),所述电动伸缩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块(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套管(15),且防护套管(15)初始状态套接于螺纹杆(8)表面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5)的内部开设有六个通孔(22),所述进料腔(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出料短管(17),所述出料短管(17)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腔(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搅拌叶(18),所述条形腔(6)表面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搅拌叶(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料管(20),所述排料管(20)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2)的顶部开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块(21),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观察窗。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反应釜本体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密封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螺纹连接有转动杆,所述条形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贯穿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抬升块。本技术通过反应釜本体、驱动电机、条形腔和第二搅拌叶的搭配使用,使得反应釜本体内部的混凝土能够得到充分搅拌,通过伺服电机、螺纹杆、螺纹套筒和抬升块的搭配使用,使得混凝土能够被挤压进转动杆内部,最终进入进料腔内部,便于后续的取样,通过电动伸缩杆、挡块和进料口的搭配使用,使得混凝土得以进入条形腔内部。

技术研发人员:毛华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老虎山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