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建筑外立面的建筑改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09989发布日期:2023-10-02 02:2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护建筑外立面的建筑改造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改造结构。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护建筑外立面的建筑改造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不搞大拆大建以及鼓励进行老旧建筑改造的政策推进,一些具备历史风貌的旧建筑待重新激活使用,但在改造时存在的技术难题为:传统旧建筑改造,立面几乎都要改动,无法做到保留非常有价值的原建筑外墙。因此,需要一种保护建筑外立面的建筑改造结构,既能够保护具备价值的建筑外立面,又能充分发挥建筑应有的内部功能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2、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保护建筑外立面的建筑改造结构,用以在旧有建筑原址上进行建筑改造,所述旧有建筑保留原建筑外墙以及原建筑外墙下方的原建筑基础,所述建筑改造结构包括:

3、多个壁柱,其沿所述原建筑外墙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原建筑外墙的内侧;所述壁柱通过多个受拉钢筋与所述原建筑外墙固定连接;

4、挡土墙,其设置在所述原建筑外墙的内侧;

5、新建筑基础,其与所述原建筑基础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所述新建筑基础与所述原建筑基础之间通过多个连梁连接;

6、多排新建结构柱,其设置在所述新建基础上;

7、新建楼板,其设置在所述挡土墙上,且与所述壁柱以及所述新建结构柱固定连接。

8、优选的是,多排所述新建结构柱平行对称设置,且均沿所述原建筑外墙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最靠近所述壁柱的一排所述新建结构柱与所述壁柱之间的间距为3~4m。

9、优选的是,相邻两个所述壁柱之间的间距为2~4m;同一排所述新建结构柱中,相邻两个所述新建结构柱的间距为相邻两个所述壁柱之间的间距的偶数倍。

10、优选的是,,任意一排所述新建结构柱中,一个所述新建结构柱均对应一个所述壁柱设置。

11、优选的是,多个所述连梁沿所述原建筑外墙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2、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护建筑外立面的建筑改造结构,在所述原建筑外墙的内侧设置所述壁柱以及所述挡土墙对所述原建筑外墙进行加固,实现对原建筑外立面的保护,然后在旧有建筑原址上开挖所述新建筑基础,并施工所述新建结构柱以及所述新建楼板,为充分发挥建筑应有的内部功能需要提供基础,改造后室内空间自由度高,室内功能可以根据需要自由改造。

14、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保护建筑外立面的建筑改造结构,用以在旧有建筑原址上进行建筑改造,所述旧有建筑保留原建筑外墙以及原建筑外墙下方的原建筑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改造结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建筑外立面的建筑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多排所述新建结构柱平行对称设置,且均沿所述原建筑外墙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最靠近所述壁柱的一排所述新建结构柱与所述壁柱之间的间距为3~4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建筑外立面的建筑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壁柱之间的间距为2~4m;同一排所述新建结构柱中,相邻两个所述新建结构柱的间距为相邻两个所述壁柱之间的间距的偶数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建筑外立面的建筑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任意一排所述新建结构柱中,一个所述新建结构柱均对应一个所述壁柱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建筑外立面的建筑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梁沿所述原建筑外墙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护建筑外立面的建筑改造结构,包括:多个壁柱,其沿所述原建筑外墙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原建筑外墙的内侧;所述壁柱通过多个受拉钢筋与所述原建筑外墙固定连接;挡土墙,其设置在所述原建筑外墙的内侧;新建筑基础,其与所述原建筑基础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所述新建筑基础与所述原建筑基础之间通过多个连梁连接;多排新建结构柱,其设置在所述新建基础上;新建楼板,其设置在所述挡土墙上,且与所述壁柱以及所述新建结构柱固定连接。本技术既能够保护具备价值的建筑外立面,又能充分发挥建筑应有的内部功能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通,余雷,史铁军,何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和创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