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幕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88278发布日期:2024-01-16 11:24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幕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幕墙安装,特别涉及一种幕墙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的金属幕墙安装结构中,金属墙板大多数采用框架式安装结构,具体地,金属墙板的四周折边上通过铆钉固定安装铝角码,然后四周折边上的铝角码再用螺钉与现场事先安装好的铝合金龙骨连接固定。在安装过程中,金属墙板的四周折边上的每一个铝角码均通过螺钉与铝合金龙骨固定,其安装过程繁琐,导致安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幕墙结构,旨在提高安装墙板的便捷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幕墙结构,包括:

3、安装架,包括沿高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横向龙骨和沿宽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纵向龙骨,所述纵向龙骨用于与墙体安装固定,所述横向龙骨在自上朝下的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以及

4、多个墙板组件,设于所述安装架,所述墙板组件包括墙板和边支架,所述边支架设于所述墙板的侧缘翻边,所述边支架包括横向卡勾组,所述横向卡勾组包括分设于所述墙板的上下两侧的上侧卡勾和下侧卡勾;一所述横向卡勾组与相邻两所述横向龙骨对应连接,在同一个所述横向卡勾组中,所述上侧卡勾钩设于靠上的横向龙骨的第二卡槽,所述下侧卡勾钩设于靠下的横向龙骨的第一卡槽。

5、可选地,所述上侧卡勾包括设于所述墙板的侧缘翻边的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一板部相交且设于所述第一板部的上侧的第二板部、及设于所述第一板部的下侧的第一限位筋,所述第一限位筋设于所述第二卡槽内,当所述第二板部抵接于所述第二卡槽的一槽侧壁时,所述第一限位筋与所述第二卡槽的另一槽侧壁之间形成有调节间隔。

6、可选地,所述第二卡槽的槽侧壁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板部对应设有安装孔,所述幕墙结构还包括第一螺钉,所述安装孔通过所述第一螺钉安装于所述螺纹孔。

7、可选地,所述安装孔配置为长条形孔,所述长条形孔沿高度方向延伸设置。

8、可选地,所述横向龙骨具有靠近所述横向卡勾组的安装侧壁,所述安装侧壁包括依次相交的第一壁段、第二壁段及第三壁段,所述第一壁段与所述第三壁段沿高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壁段靠上且远离所述横向卡勾组设置;所述第三壁段朝向所述横向卡勾组翻折有承托翻边,所述承托翻边在远离所述第三壁段的端部上侧设有第二限位筋,所述第二限位筋、承托翻边及第三壁段共同合围出所述第二卡槽。

9、可选地,所述第二壁段在远离所述第一壁段的端部朝上翻折有限位翻边,所述限位翻边、第二壁段及第一壁段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卡槽。

10、可选地,所述下侧卡勾包括设于所述墙板的侧缘翻边的第三板部、自所述第三板部的侧缘依次翻折形成的第一翻边、第二翻边及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与所述第一翻边相对设置且设于所述第三板部的上侧,所述第一翻边、第二翻边及第三翻边共同合围出一第一限位槽,所述限位翻边插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11、可选地,所述安装侧壁还包括相交的第四壁段和第五壁段,所述第四壁段连接所述第三壁段和所述第五壁段,所述第五壁段沿高度方向延伸且设于所述第三壁段的远离所述横向卡勾组的一侧。

12、可选地,所述纵向龙骨在自左朝右的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所述边支架还包括纵向卡勾组,所述纵向卡勾组包括分设于所述墙板的左右两侧的左侧卡勾和右侧卡勾;一所述纵向卡勾组与相邻两所述纵向龙骨对应连接,在同一个所述纵向卡勾组中,所述左侧卡勾钩设于靠左的纵向龙骨的第三卡槽,所述右侧卡勾钩设于靠右的纵向龙骨的第四卡槽;所述上侧卡勾钩能够沿宽度方向滑设于所述第二卡槽,且所述下侧卡勾能够沿宽度方向滑设于所述第一卡槽,以使所述左侧卡勾卡入所述第三卡槽,且所述右侧卡勾卡入所述第四卡槽。

13、可选地,所述左侧卡勾包设于所述墙板的侧缘翻边的第四板部、与所述第四板部相交且设于所述第四板部的左侧的第五板部、及自所述第四板部的侧缘朝向左侧翻折形成的第四翻边,所述第四翻边与所述第五板部相对设置且间隔形成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三卡槽的槽侧壁插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14、可选地,所述右侧卡勾包括设于所述墙板的侧缘翻边的第六板部、自所述第六板部的侧缘依次翻折形成的第五翻边、第六翻边及第七翻边,所述第五翻边与所述第七翻边相对设置且设于所述第六板部的右侧,所述第五翻边、第六翻边及第七翻边共同合围出第三限位槽,所述第四卡槽的槽侧壁插设于所述第三限位槽内。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横向龙骨在自上朝下的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以及设于所述墙板的上下两侧的上侧卡勾和下侧卡勾,使墙板安装于安装架时只需将墙板的上侧卡勾挂于一横梁的第二卡槽,将下侧挂钩挂于靠下的横向龙骨的第一卡槽,使幕墙安装速率大幅提高。同时避免了由于紧固螺钉与安装架固定这一安装方式所导致的墙板受力不均匀,使相邻的墙板的板面不在同一安装平面的情形。当墙板的表面受损时能够快捷更换。且能够减少所使用的螺钉数量,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卡勾包括设于所述墙板的侧缘翻边的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一板部相交且设于所述第一板部的上侧的第二板部、及设于所述第一板部的下侧的第一限位筋,所述第一限位筋设于所述第二卡槽内,当所述第二板部抵接于所述第二卡槽的一槽侧壁时,所述第一限位筋与所述第二卡槽的另一槽侧壁之间形成有调节间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槽的槽侧壁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板部对应设有安装孔,所述幕墙结构还包括第一螺钉,所述安装孔通过所述第一螺钉安装于所述螺纹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配置为长条形孔,所述长条形孔沿高度方向延伸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龙骨具有靠近所述横向卡勾组的安装侧壁,所述安装侧壁包括依次相交的第一壁段、第二壁段及第三壁段,所述第一壁段与所述第三壁段沿高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壁段靠上且远离所述横向卡勾组设置;所述第三壁段朝向所述横向卡勾组翻折有承托翻边,所述承托翻边在远离所述第三壁段的端部上侧设有第二限位筋,所述第二限位筋、承托翻边及第三壁段共同合围出所述第二卡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壁段在远离所述第一壁段的端部朝上翻折有限位翻边,所述限位翻边、第二壁段及第一壁段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卡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卡勾包括设于所述墙板的侧缘翻边的第三板部、自所述第三板部的侧缘依次翻折形成的第一翻边、第二翻边及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与所述第一翻边相对设置且设于所述第三板部的上侧,所述第一翻边、第二翻边及第三翻边共同合围出一第一限位槽,所述限位翻边插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龙骨在自左朝右的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所述边支架还包括纵向卡勾组,所述纵向卡勾组包括分设于所述墙板的左右两侧的左侧卡勾和右侧卡勾;一所述纵向卡勾组与相邻两所述纵向龙骨对应连接,在同一个所述纵向卡勾组中,所述左侧卡勾钩设于靠左的纵向龙骨的所述第三卡槽,所述右侧卡勾钩设于靠右的纵向龙骨的所述第四卡槽;所述上侧卡勾钩能够沿宽度方向滑设于所述第二卡槽,且所述下侧卡勾能够沿宽度方向滑设于所述第一卡槽,以使所述左侧卡勾卡入所述第三卡槽,且所述右侧卡勾卡入所述第四卡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卡勾包设于所述墙板的侧缘翻边的第四板部、与所述第四板部相交且设于所述第四板部的左侧的第五板部、及自所述第四板部的侧缘朝向左侧翻折形成的第四翻边,所述第四翻边与所述第五板部相对设置且间隔形成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三卡槽的槽侧壁插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卡勾包括设于所述墙板的侧缘翻边的第六板部、自所述第六板部的侧缘依次翻折形成的第五翻边、第六翻边及第七翻边,所述第五翻边与所述第七翻边相对设置且设于所述第六板部的右侧,所述第五翻边、第六翻边及第七翻边共同合围出第三限位槽,所述第四卡槽的槽侧壁插设于所述第三限位槽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幕墙结构,其中,幕墙结构包括安装架和多个墙板组件,安装架包括沿高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横向龙骨和沿宽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纵向龙骨,纵向龙骨用于与墙体安装固定,横向龙骨在自上朝下的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多个墙板组件设于安装架,墙板组件包括墙板和边支架,边支架设于墙板的侧缘翻边,边支架包括横向卡勾组,横向卡勾组包括分设于墙板的上下两侧的上侧卡勾和下侧卡勾;一横向卡勾组与相邻两横向龙骨对应连接,在同一个横向卡勾组中,上侧卡勾钩设于靠上的横向龙骨的第二卡槽,下侧卡勾钩设于靠下的横向龙骨的第一卡槽。本技术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安装墙板的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兵,朱向辉,霍进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广晟幕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