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板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51404发布日期:2023-10-06 11:46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板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板式结构。


背景技术:

1、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由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这种建筑的优点是搭建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市场上的装配式建筑在使用中,由于装配式建筑墙板的体积和质量太大,所以在组装时给操作工人带来一定不便,并且安装过程中可能会使两个墙板之间的安装形成误差错位,极小的错位人为难以发现,但是会造成墙板的密封性较差,从而影响后续质量和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板式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板式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由于装配式建筑墙板的体积和质量太大,所以在组装时给操作工人带来一定不便,并且安装过程中可能会使两个墙板之间的安装形成误差错位,极小的错位人为难以发现,但是会造成墙板的密封性较差,从而影响后续质量和使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板式结构,包括第一墙板,所述第一墙板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且第一墙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机构,所述第一墙板的内部设置有功能防护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第一卡装槽,且第一卡装槽的内部两侧设置有第一栓孔,所述第一卡装槽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侧边设置有第二墙板,所述固定块的侧边设置有第一栓杆,所述第二墙板的边部设置有角边板。

3、优选的,所述第二墙板通过第一卡装槽、第一栓孔、固定块与第一栓杆和第一墙板构成a向装配结构,且第一卡装槽的内部尺寸与固定块的外部尺寸相匹配。

4、优选的,所述第二墙板与角边板两者之间为一体结构,且固定块沿着角边板的侧边等距分布。

5、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第二卡装槽,且第二卡装槽的内部两侧设置有第二栓孔,所述第二卡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边板,且固定边板的边侧设置有第三墙板,所述固定边板的侧边分布有第二栓杆。

6、优选的,所述第三墙板通过第二卡装槽、第二栓孔、固定边板与第二栓杆和第一墙板构成b向装配结构,且第三墙板与第一墙板两者结构相同。

7、优选的,所述功能防护机构包括防潮层,且防潮层的内侧设置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另一侧设置有夹心板层。

8、优选的,所述防潮层、阻燃层、夹心板层三者之间相贴合,且防潮层、阻燃层沿着第一墙板的横向中轴线对称分布。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配式建筑的板式结构,第一卡装槽与固定块分别沿着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的侧边等距分布,以此形成分距式卡装对接结构,此分段式对接可以保证各墙板之间的角度精确,不会出现安装偏差的现象,从而也间接保证了墙板之间连接处的密封效果且每组第一卡装槽与固定块都依靠一组第一卡装槽、第一栓孔进行螺装连接,达到各墙板连接处稳定不会发生形变同时还保证了安装方式简单的目的,并且第二墙板与角边板的一体结构,可以保证墙板边角处的密封和稳定连接性。

10、第一连接机构用以连接水平方向的墙板,而第三墙板则是利用固定边板与第二栓杆等部件与第一墙板之间形成竖向方向的装配连接,以此适应装配式建筑板式结构对于不同层高的要求。

11、由于防潮层、阻燃层分别沿着墙板的内部对称分布,防潮层为了避免外界的水分对第一墙板进行的渗透现象,而其内侧的阻燃层主要避免火源对墙板以及墙板内外部的环境造成影响,杜绝火势可能产生的扩大现象,最内侧夹心板层的设置,可以起到防水耐火、保温隔热以及隔音抗噪等功能性效果,给后续的入住人员带来一定的舒适和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板式结构,包括第一墙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板(1)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2),且第一墙板(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机构(3),所述第一墙板(1)的内部设置有功能防护机构(4),所述第一连接机构(2)包括第一卡装槽(201),且第一卡装槽(201)的内部两侧设置有第一栓孔(202),所述第一卡装槽(201)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块(204),且固定块(204)的侧边设置有第二墙板(203),所述固定块(204)的侧边设置有第一栓杆(205),所述第二墙板(203)的边部设置有角边板(2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板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墙板(203)通过第一卡装槽(201)、第一栓孔(202)、固定块(204)与第一栓杆(205)和第一墙板(1)构成a向装配结构,且第一卡装槽(201)的内部尺寸与固定块(204)的外部尺寸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板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墙板(203)与角边板(206)两者之间为一体结构,且固定块(204)沿着角边板(206)的侧边等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板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3)包括第二卡装槽(301),且第二卡装槽(301)的内部两侧设置有第二栓孔(302),所述第二卡装槽(30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边板(304),且固定边板(304)的边侧设置有第三墙板(303),所述固定边板(304)的侧边分布有第二栓杆(3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板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墙板(303)通过第二卡装槽(301)、第二栓孔(302)、固定边板(304)与第二栓杆(305)和第一墙板(1)构成b向装配结构,且第三墙板(303)与第一墙板(1)两者结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板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防护机构(4)包括防潮层(401),且防潮层(401)的内侧设置有阻燃层(402),所述阻燃层(402)的另一侧设置有夹心板层(4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板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层(401)、阻燃层(402)、夹心板层(403)三者之间相贴合,且防潮层(401)、阻燃层(402)沿着第一墙板(1)的横向中轴线对称分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板式结构,包括第一墙板,所述第一墙板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且第一墙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机构,所述第一墙板的内部设置有功能防护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第一卡装槽,且第一卡装槽的内部两侧设置有第一栓孔。该装配式建筑的板式结构,第一卡装槽与固定块分别沿着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的侧边等距分布,以此形成分距式卡装对接结构,此分段式对接可以保证各墙板之间的角度精确,不会出现安装偏差的现象,从而也间接保证了墙板之间连接处的密封效果且每组第一卡装槽与固定块都依靠一组第一卡装槽、第一栓孔进行螺装连接,达到各墙板连接处稳定不会发生形变同时还保证了安装方式简单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章文艳,傅启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驰建筑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