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片养护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84842发布日期:2023-11-18 02:38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片养护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养护池,特别涉及一种管片养护池。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隧道的建设越来越发达,盾构管片是盾构施工的主要装配构件,是隧道的最内层屏障,承担着抵抗土层压力、地下水压力以及一些特殊荷载的作用,为了保证盾构管片的质量,需要对盾构管片进行养护,以发挥盾构管片的最高工作效率。

2、在公开号为cn21509443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盾构管片入池养护装置,包括壳体、水管和支撑板,所述壳体的顶端安装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延伸至壳体内部的顶端,所述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一侧底端的内部,所述水管的外部安装有水泵,所述水管的底端安装有喷洒空腔,且喷洒空腔的底端均匀安装有喷洒头,所述壳体内部底端的一侧安装过滤筛板,所述壳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壳体内部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板。

3、上述装置通过设置在壳体内部底端一侧的过滤筛板对水流进行过滤,并通过水管对过滤后的水流进行重复利用。在此过程中,过滤后的水流堆积在壳体的内底壁上,从而易使过滤后的水流再次穿过过滤筛板,此时过滤筛板需对该水流进行二次过滤,进而不利于延长过滤筛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片养护池。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管片养护池,包括上端开口的养护池主体,所述养护池主体的内壁下端设置有用于过滤水流的滤板,所述养护池主体的内壁上端设置有用于封闭养护池主体的上盖,所述上盖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端部固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与养护池主体的侧壁下端相互连接,所述养护池主体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共同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管片的安置板。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对盾构管片进行养护时,工作人员需将盾构管片放置在安置板的上表面,即可使盾构管片保持稳定。随后,工作人员需开启上盖,并像养护池主体内注入用于养护的水流,进而使水流对盾构管片进行养护。在此过程中,水流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进而使滤板对水流进行过滤,从而使过滤后的水流堆积在养护池主体的底面,从而减小了水流回流的概率。进一步的,工作人员只需开启水泵,即可使过滤后的水流穿过进水管重新对盾构管片进行养护,从而降低了水流的损耗。

5、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的端部连接有内部中空的出水板,所述出水板的底面开设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出水孔。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流经过进水管时,水流流入出水板内,并通过多个出水孔流出,进而提高了水流的均匀度,从而提高了水流与盾构管片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水流对盾构管片的养护效果。

7、进一步的,所述养护池主体的内壁上贯穿开设有l形槽,所述养护池主体上设置有用于监测养护池主体内底壁上水流堆积情况的监测组件。

8、进一步的,所述监测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l形槽竖直部内的第一滑杆、滑动设置在l形槽水平部内的第二滑杆以及设置在第一滑杆上的浮漂,所述第二滑杆靠近浮漂的侧壁与其底面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倾斜面。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提高水流的养护效果,工作人员时常需对水流的流速进行调节。当工作人员需使水流的流速降低时,工作人员需调小水泵的压力,从而易使养护池主体内底壁上堆积的水流逐渐增多。当水流逐渐累积时,水流的高度逐渐升高并最终与浮漂相互接触,从而使浮漂向上运动,进而使第一滑杆跟随浮漂向上运动,从而时第一滑杆抵紧倾斜面,进而使第二滑杆在第一滑杆的作用下像远离滤板的方向运动,从而使第二滑杆的一端移出养护池主体。此时,工作人员通过观察第二滑杆的位置即可对水流的高度进行判断,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10、进一步的,所述l形槽水平部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第二滑杆相互固定,所述限位块远离浮漂的侧壁上固定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限位槽远离浮漂的内壁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调大水泵的压力时,养护池主体内底壁上堆积的水流逐渐减少,从而使第一滑杆在重力的作用下复位,进而使第二滑杆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滑动第二滑杆,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杆远离第二滑杆的侧壁上固定有挡杆,所述挡杆的上表面固定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的另一端与浮漂相互固定。

13、进一步的,所述安置板的上表面固定有硅胶片,所述硅胶片与安置板的上表面均贯穿开设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排水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盾构管片的稳定性,从而减小了工作人员向养护池主体内注入水流时盾构管片的位置发生改变的概率。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杆的上表面固定有弹力绳,所述弹力绳的另一端延伸至养护池主体外并滑动连接,所述弹力绳的端部固定有挡块。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滑杆卡住时,工作人员只需拉动挡块,即可使第一滑杆在弹力绳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申请中,当工作人员需对盾构管片进行养护时,工作人员需将盾构管片放置在安置板的上表面,即可使盾构管片保持稳定。随后,工作人员需开启上盖,并像养护池主体内注入用于养护的水流,进而使水流对盾构管片进行养护。在此过程中,水流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进而使滤板对水流进行过滤,从而使过滤后的水流堆积在养护池主体的底面,从而减小了水流回流的概率。进一步的,工作人员只需开启水泵,即可使过滤后的水流穿过进水管重新对盾构管片进行养护,从而降低了水流的损耗;

19、2、本申请中,当水流经过进水管时,水流流入出水板内,并通过多个出水孔流出,进而提高了水流的均匀度,从而提高了水流与盾构管片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水流对盾构管片的养护效果;

20、3、本申请中,为了提高水流的养护效果,工作人员时常需对水流的流速进行调节。当工作人员需使水流的流速降低时,工作人员需调小水泵的压力,从而易使养护池主体内底壁上堆积的水流逐渐增多。当水流逐渐累积时,水流的高度逐渐升高并最终与浮漂相互接触,从而使浮漂向上运动,进而使第一滑杆跟随浮漂向上运动,从而时第一滑杆抵紧倾斜面,进而使第二滑杆在第一滑杆的作用下像远离滤板的方向运动,从而使第二滑杆的一端移出养护池主体。此时,工作人员通过观察第二滑杆的位置即可对水流的高度进行判断,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管片养护池,包括上端开口的养护池主体(1),其特征是:所述养护池主体(1)的内壁下端设置有用于过滤水流的滤板(11),所述养护池主体(1)的内壁上端设置有用于封闭养护池主体(1)的上盖(2),所述上盖(2)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水管(21),所述进水管(21)的端部固定有水泵(3),所述水泵(3)的进水口连接有出水管(31),所述出水管(31)的另一端与养护池主体(1)的侧壁下端相互连接,所述养护池主体(1)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共同安装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上设置有支撑杆(41),所述支撑杆(41)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管片的安置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片养护池,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管(21)的端部连接有内部中空的出水板(51),所述出水板(51)的底面开设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出水孔(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片养护池,其特征是:所述养护池主体(1)的内壁上贯穿开设有l形槽(53),所述养护池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监测养护池主体(1)内底壁上水流堆积情况的监测组件(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片养护池,其特征是:所述监测组件(6)包括滑动设置在l形槽(53)竖直部内的第一滑杆(61)、滑动设置在l形槽(53)水平部内的第二滑杆(62)以及设置在第一滑杆(61)上的浮漂(63),所述第二滑杆(62)靠近浮漂(63)的侧壁与其底面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倾斜面(6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片养护池,其特征是:所述l形槽(53)水平部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7),所述限位槽(7)内滑动设置有限位块(71),所述限位块(71)与第二滑杆(62)相互固定,所述限位块(71)远离浮漂(63)的侧壁上固定有限位弹簧(8),所述限位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在限位槽(7)远离浮漂(63)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片养护池,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滑杆(61)远离第二滑杆(62)的侧壁上固定有挡杆(81),所述挡杆(81)的上表面固定有固定绳(82),所述固定绳(82)的另一端与浮漂(63)相互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片养护池,其特征是:所述安置板(5)的上表面固定有硅胶片(83),所述硅胶片(83)与安置板(5)的上表面均贯穿开设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排水孔(8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管片养护池,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滑杆(61)的上表面固定有弹力绳(9),所述弹力绳(9)的另一端延伸至养护池主体(1)外并滑动连接,所述弹力绳(9)的端部固定有挡块(91)。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养护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管片养护池,包括上端开口的养护池主体,所述养护池主体的内壁下端设置有用于过滤水流的滤板,所述养护池主体的内壁上端设置有用于封闭养护池主体的上盖,所述上盖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端部固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与养护池主体的侧壁下端相互连接,所述养护池主体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共同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管片的安置板。本申请具有延长过滤筛板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武,王世林,高春磊,郭晓东,尚艳斌,王振亮,闫伊龙,樊建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辰祥盾构管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