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古建筑混凝土椽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91390发布日期:2023-10-21 20:54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古建筑混凝土椽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仿古建筑混凝土椽子结构。


背景技术:

1、仿古建筑是指专门用于模仿与替代古代建筑,还原历史风貌概况的建筑,广义的仿古建筑形式是指利用现代建筑材料或传统建筑材料,对古建筑形式进行符合传统文化特征的再创造。

2、古建筑中的椽子是以木刨成圆柱形装配于檐底,使单调平淡的檐底增加立体和华实的视觉感,可是,仿古建筑中的椽子由于是用水泥铸成,要采用圆柱形,在施工上增加不少麻烦,因此,索性就用方柱形了。

3、部分水泥椽子长度过长,存在不便于运输,或在输送的过程中发生意外而导致断裂的问题,造成损失;而且现有的椽子需要根据具体的建筑物的尺寸定做相匹配的大小,不能适用不同的建筑物,容易造成余料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仿古建筑混凝土椽子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仿古建筑混凝土椽子结构,包括混凝土椽子本体,所述混凝土椽子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的侧面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上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连接有旋转夹块,所述混凝土椽子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的侧面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固定有横杆。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混凝土椽条设置成较短的、可组装的形式,方便对混凝土椽条的运输,解决了不便于运输,或在输送的过程中发生意外而导致断裂的问题,造成损失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接头的一端伸出有第一钢筋,所述第一钢筋成三角形设置,所述第一钢筋的旁边设置有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一钢筋成相对应的三角形设置。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两个椽条时,第一凹槽和第一钢筋的三角形设置可以增加连接的稳定性,防止连接后的椽条发成晃动,椽条的实用性。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接头的一端伸出有和第一凹槽相匹配的第二钢筋,所述第二钢筋旁边设置有和第一钢筋相匹配的第二凹槽。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时,第一钢筋和第二凹槽、第二钢筋和第一凹槽分别相卡和连接,双重牵制,保证连接的紧密性和牢固性,防止椽条在连接处有松动。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设置为每两个一组,分别固定在第一接头的三个侧面上,且与端面的距离等于横杆向外伸出的距离。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保证横杆卡入旋转夹块内部,且三面连接可以进一步加固连接,保证连接后的椽条不会因为外力而出现晃动或者断开。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夹块设置为拐角为120°的三角铁片,且三角铁片和第一接头的侧面之间留有不大于横杆直径的缝隙。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杆可以通过推动旋转夹块旋转,把旋转夹块和椽条侧面之间的缝隙变大,从而进入旋转夹块和挡板以及椽条侧面形成的空间内,向外滑动时,会拉动旋转夹块旋转,使旋转夹块和椽条侧面之间的缝隙变小,横杆无法滑出,保证连接紧固。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与混凝土椽子本体为混凝土浇筑的一体式结构,且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都为混凝土椽子本体内部的钢筋伸出所形成。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椽条一体式结构,保证椽条的实用性,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与椽条也为一体式结构,连接时是整个椽条和另一个椽条进行连接,保证连接的稳固。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混凝土椽子本体,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把混凝土椽条设置成较短的、可组装的形式,方便对混凝土椽条的运输,解决了不便于运输,或在输送的过程中发生意外而导致断裂的问题,造成损失的问题。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在使用时,连接第一钢筋和第二凹槽、第二钢筋和第一凹槽,此时固定杆和横杆随着混凝土椽子本体向第一接头移动,横杆推动旋转夹块沿着转轴转动,在旋转夹块和第一接头空隙最大时卡入旋转夹块中间,便能够把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连接起来,可以根据不同屋顶的宽度,组装不同长度的椽条,剩下的椽条可以接着使用,解决了余料浪费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仿古建筑混凝土椽子结构,包括混凝土椽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椽子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头(2),所述第一接头(2)的侧面固定有固定板(201),所述固定板(201)的一侧固定有挡板(202),所述挡板(202)上固定有转轴(203),所述转轴(203)上转动连接有旋转夹块(204),所述混凝土椽子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接头(3),所述第二接头(3)的侧面固定有固定杆(301),所述固定杆(301)上固定有横杆(3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混凝土椽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2)的一端伸出有第一钢筋(205),所述第一钢筋(205)成三角形设置,所述第一钢筋(205)的旁边设置有第一凹槽(206),且所述第一凹槽(206)和第一钢筋(205)成相对应的三角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混凝土椽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头(3)的一端伸出有和第一凹槽(206)相匹配的第二钢筋(303),所述第二钢筋(303)旁边设置有和第一钢筋(205)相匹配的第二凹槽(3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混凝土椽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01)设置为每两个一组,分别固定在第一接头(2)的三个侧面上,且与端面的距离等于横杆(302)向外伸出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混凝土椽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夹块(204)设置为拐角为120°的三角铁片,且三角铁片和第一接头(2)的侧面之间留有不大于横杆(302)直径的缝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混凝土椽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2)和第二接头(3)与混凝土椽子本体(1)为混凝土浇筑的一体式结构,且第一钢筋(205)和第二钢筋(303)都为混凝土椽子本体(1)内部的钢筋伸出所形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仿古建筑混凝土椽子结构,涉及建筑领域,包括混凝土椽子本体,所述混凝土椽子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的侧面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上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连接有旋转夹块,所述混凝土椽子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的侧面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固定有横杆。本技术通过设置混凝土椽子本体,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把混凝土椽条设置成较短的、可组装的形式,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进行组装,方便对混凝土椽条的运输,解决了不便于运输,或在输送的过程中发生意外而导致断裂,造成损失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琛,陈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中一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