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22675发布日期:2023-11-30 11:3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施工围挡,具体为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


背景技术:

1、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围挡,围挡用于安装在施工现场周围,具有分割区域、消声、阻挡污染灰尘向外扩散、阻挡光污染作用,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2、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834709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包括挡板,挡板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挡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转动转动环带动转动块,转动块带动移动,调节支撑杆的位置,在支撑杆和连接杆的相互配合来对挡板进行一个斜向的支撑,来防止施工活动范围外的行人或是车辆在于挡板发生碰撞后导致挡板的倾斜或是倒塌,增加装置的稳定性。

3、由对上述现有技术的分析可知,现有的围挡抗风稳定性差、不具有防护性、在出现大风天气和外力作用下挡板容易产生倾斜现象,甚至会出现挡板和固定底座一同倾倒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围挡抗风稳定性差、不具有防护性、在出现大风天气和外力作用下挡板容易产生倾斜现象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包括:立柱和固定挡板,所述立柱之间设有固定挡板,所述立柱之间位于固定挡板上下两侧设有转动挡板,所述转动挡板一侧中央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设有弹性绳,所述弹性绳一端与固定挡板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挡板中央设有收卷轴,所述弹性绳一端与收卷轴连接,所述固定挡板外壁位于收卷轴外侧设有收卷盒,所述收卷轴一端位于收卷盒外侧设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内部设有锁紧螺钉。

4、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挡板两端中央设有转轴,所述立柱一侧位于转轴连接部位开设有u型槽,所述立柱外壁位于u型槽外端设有压块。

5、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一侧设有斜支杆,所述斜支杆一端与立柱铰接,另一端与地面接触。

6、进一步的,所述斜支杆底端和地面之间设有转动地脚支座,所述斜支杆和立柱之间的夹角为20-40度。

7、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把手周向外壁设有防滑条纹。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立柱、转动挡板和弹性绳,实现了在施工现场围挡装置在大风天气使用时,当风吹向围挡时,通过转动挡板的设置,使得风力带动转动挡板进行转动,从而转动挡板和固定挡板之间形成通风缝隙,使得围挡的迎风面积减少,减少风对围挡的作用力,配合弹性绳的弹力作用,当风力减弱或者无风时,通过弹性绳带动转动挡板重新回到竖直原位,形成完整的挡板,通过收卷盒和收卷轴的作用,能够调节弹性绳的变形量,当弹性绳收卷在收卷盒内部较多时,剩余的弹性绳变形量较小,能够限定转动挡板的翻转角度,保证整个围挡抗风性能的同时,不会对周围造成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包括:立柱(1)和固定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之间设有固定挡板(2),所述立柱(1)之间位于固定挡板(2)上下两侧设有转动挡板(4),所述转动挡板(4)一侧中央设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一侧设有弹性绳(7),所述弹性绳(7)一端与固定挡板(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挡板(4)两端中央设有转轴,所述立柱(1)一侧位于转轴连接部位开设有u型槽,所述立柱(1)外壁位于u型槽外端设有压块(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一侧设有斜支杆(3),所述斜支杆(3)一端与立柱(1)铰接,另一端与地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杆(3)底端和地面之间设有转动地脚支座,所述斜支杆(3)和立柱(1)之间的夹角为20-4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把手(9)周向外壁设有防滑条纹。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施工围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包括:立柱和固定挡板,所述立柱之间设有固定挡板,所述立柱之间位于固定挡板上下两侧设有转动挡板,所述转动挡板一侧中央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设有弹性绳,所述弹性绳一端与固定挡板连接,本技术当风吹向围挡时,通过转动挡板的设置,使得风力带动转动挡板进行转动,从而转动挡板和固定挡板之间形成通风缝隙,使得围挡的迎风面积减少,减少风对围挡的作用力,配合弹性绳的弹力作用,当风力减弱或者无风时,通过弹性绳带动转动挡板重新回到竖直原位。

技术研发人员:董彦洪,岳方洲,潘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