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筑楼板结构及成型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56242发布日期:2023-11-17 20:35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筑楼板结构及成型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楼板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浮筑楼板结构及成型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1、楼板隔声是住宅声环境重要保障之一,楼板隔音差是我国住宅产业一直没能有效解决的一个问题。居住者经常听到上下楼邻居的说话声、脚步声、冲便器水流声、搬挪家具声等,不仅会影响楼上楼下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甚至演变为社会问题。

2、我国建筑楼层间主要降噪方式是:在钢筋混凝土楼板上铺设一层柔性高分子材料隔声层垫(称为“浮筑楼板”),其上再铺一层水泥楼面,可大幅度消减固体传声。

3、国内常规的浮筑楼板一般是先在预制板层上铺设2cm的砂浆找平层,再铺设一层6mm-12mm的用于减震消音的eva层,然后再铺设一层4cm的用于提高抗压强度的混凝土层;由于eva层的抗压强度较弱,导致用于提供抗压强度的混凝土层较厚,造成了楼板整体的厚度较大,从而占用了室内的高度空间,同时,现有的浮筑楼板还不具备保温及防水的功能,亟待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浮筑楼板结构及成型辅助装置。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浮筑楼板结构,包括依次从下至上设置的预制板、气凝胶保温层、防水界面层和砂浆层。

3、进一步的,所述气凝胶保温层的上方或下方还设有弹性材料层。

4、进一步的,所述气凝胶保温层的厚度范围为1.5-3cm;所述防水界面层的厚度范围为0.2-0.3mm,所述砂浆层的厚度范围为1-4cm。

5、进一步的,所述气凝胶保温层内填充有若干隔音球。

6、进一步的,所述隔音球包括壳体和涂覆在所述多边形壳体外的气凝胶涂层,所述隔音球内设置有多边形内腔。

7、进一步的,所述气凝胶保温层与防水界面层表面贴合,所述防水界面层与砂浆层之间形成有间隔设置的多边形中空间隙。

8、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浮筑楼板成型辅助装置,包括底板和压头;所述底板上对应所述中空间隙设有匹配的开口;所述压头可升降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位于所述开口的上方,用于形成所述中空间隙。

9、进一步的,所述压头沿网格状均匀排布;所述底板上对应所述压头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跨接在所述开口的上方,沿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设有第一滑槽,沿平行于所述底板的方向设有第二滑槽。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槽分别位于所述开口的两侧,之间设有可相对滑动的滑板;所述滑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斜面,用于驱动下降;所述滑板靠近所述底板一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弹簧,用于驱动复位。

11、进一步的,还包括压板;所述第二滑槽分别位于所述开口的两侧,与所述压板的两侧对接;所述压板与第二滑槽之间滑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滑板下压。

12、本申请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3、本技术方案通过在预制板上铺设气凝胶保温层,由于气凝胶的分子比空气小,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同时还能通过减震的效果有效降低接触式碰撞噪音;相较于现有技术,气凝胶保温层的抗压强度相对较高,因此砂浆层的厚度可大幅减小,从而有效减小整体的厚度;砂浆层与气凝胶保温层之间还设置了防水界面层,还有效解决了浮筑楼板不能防水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浮筑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从下至上设置的预制板(100)、气凝胶保温层(200)、防水界面层(300)和砂浆层(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筑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凝胶保温层(200)的上方或下方还设有弹性材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筑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凝胶保温层(200)的厚度范围为1.5-3cm;所述防水界面层(300)的厚度范围为0.2-0.3mm,所述砂浆层(400)的厚度范围为1-4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筑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凝胶保温层(200)内填充有若干隔音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筑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球包括壳体和涂覆在多边形壳体外的气凝胶涂层,所述隔音球内设置有多边形内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筑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凝胶保温层(200)与防水界面层(300)表面贴合,所述防水界面层(300)与砂浆层(400)之间形成有间隔设置的多边形中空间隙。

7.一种浮筑楼板成型辅助装置,用于形成权利要求6所述的浮筑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500)和压头(510);所述底板(500)上对应所述中空间隙设有匹配的开口(501);所述压头(510)可升降安装在所述底板(500)上,位于所述开口(501)的上方,用于形成所述中空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辅助楼板成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510)沿网格状均匀排布;所述底板(500)上对应所述压头(510)设有安装架(520);所述安装架(520)跨接在所述开口(501)的上方,沿垂直于所述底板(500)的方向设有第一滑槽,沿平行于所述底板(500)的方向设有第二滑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辅助楼板成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分别位于所述开口(501)的两侧,之间设有用于安装压头(510)的滑板(530);所述滑板(530)远离所述底板(500)的一侧设有斜面,用于驱动下降;所述滑板(530)靠近所述底板(500)一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500)之间设有弹簧(531),用于驱动复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辅助楼板成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板(540);所述第二滑槽分别位于所述开口(501)的两侧,与所述压板(540)的两侧对接;所述压板(540)与第二滑槽之间滑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滑板(530)下压。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浮筑楼板结构及成型辅助装置,其中浮筑楼板结构包括依次从下至上设置的预制板、气凝胶保温层、防水界面层和砂浆层。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预制板上铺设气凝胶保温层,由于气凝胶的分子比空气小,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同时还能通过减震的效果有效降低接触式碰撞噪音;相较于现有技术,气凝胶保温层的抗压强度相对较高,因此砂浆层的厚度可大幅减小,从而有效减小整体的厚度;砂浆层与气凝胶保温层之间还设置了防水界面层,还有效解决了浮筑楼板不能防水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郭宪强,余华超,齐荣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方元绿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