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22760发布日期:2023-09-21 01:49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筑随地而起,高楼建设中,需要搭设施工临建平台,临建,是指施工企业为进行工程施工所必须搭设的生活和生产用的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临时设施。

2、现有的临建平台:

3、对比文件为cn218562585u公开了一种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设在地面上的若干独立混凝土基础,相邻的独立混凝土基础之间间隔设置,若干独立混凝土基础的上表面均处于同一高程,独立混凝土基础的上方均设有一个立柱,立柱下端与独立混凝土基础固定连接,立柱上端设有框架组件,所有的立柱均与框架组件连接,框架组件的外侧四周分别设有一个悬挑梁,框架组件的上方设有临建安装平台;若干独立混凝土基础在地面依矩形阵列方式分布,若干独立混凝土基础组成的矩形中间设有施工便道。利用建筑施工现场内道路的上部空间搭设临建,解决施工现场临时用地狭小而无法在现场搭设临建的问题”;

4、该临建平台,利用建筑施工现场内道路的上部空间搭设临建,解决施工现场临时用地狭小而无法在现场搭设临建的问题,现有的技术中,临建平台底部支撑结构需要使用钢材料和混凝土基座结合而成,由于平台底部需要节省空间,便于工作人员的穿插,因此需要考虑平台底部支撑结构的搭建,在对临建平台搭建时,可能不便于同时对平台的底部四角处以及平台底部靠近中心处的位置进行支撑,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平台的承重能力,并且传统的支撑结构选材繁琐;

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包括底板,

4、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对平台初步支撑的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浇筑在底板顶部的混凝土基座,所述混凝土基座的内侧壁贴合有方钢,所述混凝土基座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螺纹贯穿方钢的底部外侧;

5、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进一步对平台支撑的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浇筑在底板顶部的圆形底座,所述圆形底座的内底壁抵接有钢管;

6、所述方钢的顶部安装有外框,所述外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工形钢,所述工形钢的底部与钢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外框的顶部搭接有钢板,所述钢板的底部与工形钢的顶部贴合。

7、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基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方钢的底部外侧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侧壁、第二螺纹孔的内侧壁分别与螺栓的外侧壁相适配。

8、通过设置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实现了便于螺栓将方钢和混凝土基座连接在一起。

9、优选的,所述钢板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胀栓,所述第一胀栓的外侧壁螺纹贯穿钢板后与外框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钢板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胀栓,所述第二胀栓的外侧壁螺纹贯穿钢板后与工形钢的顶部螺纹连接。

10、通过设置第一胀栓和第二胀栓,实现了将钢板固定在外框和工形钢的顶部

11、优选的,所述钢管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杆。

12、通过设置套管和连杆,实现了将四个钢管连接在一起,增加钢管对钢板的支撑能力。

13、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自攻钉,所述第一自攻钉的外侧壁与钢管的外侧壁螺纹连接。

14、通过设置第一自攻钉,实现了将套管和钢管连接固定。

15、优选的,所述方钢的外侧壁安装有u型钢,所述u型钢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水平钢,所述u型钢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自攻钉,所述第二自攻钉的外侧壁与水平钢的外侧壁螺纹连接。

16、通过设置u型钢、水平钢和第二自攻钉,实现了将相邻两个间距较短的方钢连接在一起。

17、优选的,所述水平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垂直钢,所述垂直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与外框的底部贴合,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三自攻钉,所述第三自攻钉的外侧壁与外框的底部螺纹连接。

18、通过设置垂直钢、安装板和第三自攻钉,实现了对钢板底部两侧进一步支撑。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通过混凝土基座和圆形底座的作用,分别便于方钢和钢管的安放,通过螺栓的作用,将方钢的底部与混凝土基座固定在一起,使得方钢对外框的底部四角处进行支撑,钢管对工形钢进一步支撑,再通过外框和工形钢的配合使用,增加钢板的承载能力,从而对钢板底部四角处支撑的同时对钢板底部靠近中心处的位置进一步支撑,搭建过程中选用多个钢材料进行搭建,选材方便。

20、方钢和钢管交错设置,节省了底板顶部的部分空间,使得施工人员可通过底板的上方穿插走动。

21、通过u型钢、水平钢和第二自攻钉的配合使用,将两个间距较短的方钢连接在一起,再通过垂直钢、安装板和第三自攻钉的配合使用,增加外框底部两侧的支撑能力,从而增加钢板两侧的承重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座(2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4),所述方钢(22)的底部外侧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5),所述第一螺纹孔(24)的内侧壁、第二螺纹孔(25)的内侧壁分别与螺栓(23)的外侧壁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5)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胀栓(7),所述第一胀栓(7)的外侧壁螺纹贯穿钢板(5)后与外框(4)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钢板(5)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胀栓(8),所述第二胀栓(8)的外侧壁螺纹贯穿钢板(5)后与工形钢(6)的顶部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32)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套管(33),所述套管(3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杆(3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3)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自攻钉(34),所述第一自攻钉(34)的外侧壁与钢管(32)的外侧壁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方钢(22)的外侧壁安装有u型钢(9),所述u型钢(9)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水平钢(10),所述u型钢(9)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自攻钉(11),所述第二自攻钉(11)的外侧壁与水平钢(10)的外侧壁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钢(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垂直钢(12),所述垂直钢(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的顶部与外框(4)的底部贴合,所述安装板(13)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三自攻钉(14),所述第三自攻钉(14)的外侧壁与外框(4)的底部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对平台初步支撑的第一支撑组件,所述混凝土基座的内侧壁贴合有方钢,所述混凝土基座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进一步对平台支撑的第二支撑组件,所述方钢的顶部安装有外框,所述外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工形钢,所述外框的顶部搭接有钢板。该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使得方钢对外框的底部四角处进行支撑,钢管对工形钢进一步支撑,再通过外框和工形钢的配合使用,增加钢板的承载能力,从而对钢板底部四角处支撑的同时对钢板底部靠近中心处的位置进一步支撑,搭建过程中选用多个钢材料进行搭建,选材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韩龙,臧昭强,杨金锋,李飞,孙黎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鑫强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