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用建筑材料防护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47118发布日期:2023-11-06 21:50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地用建筑材料防护棚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防护设施,具体为一种建筑工地用建筑材料防护棚。


背景技术:

1、防护棚主要是应用在建筑工地上,像配电箱、钢筋、电梯、木工、搅拌机等都需要防护棚,是一种建筑工地上的防护安全措施,在建筑施工场所,需要存储大量钢筋、沙石等建筑材料以备后续施工顺利进行,由于部分建筑材料受到雨水侵蚀时会发生变质,变质后的建筑材料在后续的使用时会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建筑材料堆放的地方常常会搭建防护棚对建筑材料进行保护。

2、经检索,专利号cn202020857564.8中公布了一种建筑工地用建筑材料防护棚,通过锁紧块与支撑柱的螺纹配合,以及基座和夹板将盖板夹紧,使得建筑工地用建筑材料防护棚的安装固定较为简便,且建筑工地用建筑材料防护棚的材料均可重复利用,通过转动连接环带动支撑柱转动,以及支撑柱与套管之间的螺纹配合,方便对建筑工地用建筑材料防护棚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插轴伸入至相邻两组基座表面延伸孔内,以及垫板、基座、螺钉和螺纹孔的配合,方便对建筑工地用建筑材料防护棚的长度进行扩展,提高了装置使用的便利性,通过锁紧块的底部与锁紧环的内壁固定连接,锁紧环的外径大于夹板的宽度,增大了锁紧块与夹板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夹板和基座对盖板的固定效果,但是,上述专利中公布的建筑工地用建筑材料防护棚占地面积大,不方便携带或运输,且不可根据需要防护的材料的面积灵活调节棚顶组件的长度,故而提出了一种建筑工地用建筑材料防护棚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地用建筑材料防护棚,具备便于携带且便于调节防护面积等优点,解决了不便携带且不便调节防护面积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地用建筑材料防护棚,包括防护棚总成,所述防护棚总成包括棚顶组件、复位组件、支撑组件和底盘组件;

5、所述棚顶组件包括固定辊架、固定辊体、篷布、收卷辊和活动辊架,所述固定辊架上固定安装有固定辊体,所述固定辊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篷布,所述篷布的另一端收卷在收卷辊的外侧壁,所述收卷辊上安装有活动辊架,所述收卷辊一端安装有复位组件,所述固定辊架和活动辊架底部均安装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底部安装有底盘组件;

6、所述复位组件包括中心钉、涡状弹簧和边钉,所述收卷辊的一端安装有中心钉,所述中心钉的外表面安装有涡状弹簧,所述涡状弹簧上安装有边钉;

7、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中心杆、中心套、调节螺孔、调节螺栓、侧杆和侧杆套,所述固定辊架和活动辊架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的底部活动安装有中心套,所述中心套上开设有调节螺孔,所述调节螺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固定辊架和活动辊架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侧杆,所述侧杆的底部活动安装有侧杆套;

8、所述底盘组件包括底片、自锁万向轮和地栓,所述支撑组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片,所述底片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自锁万向轮,所述底片的底部活动安装有地栓。

9、进一步,所述中心套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侧杆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

10、进一步,所述中心杆的尺寸与第一通孔的尺寸相适配,所述侧杆的尺寸与第二通孔的尺寸相适配。

11、进一步,所述中心杆的底部通过第一通孔延伸至中心套的内部,所述侧杆的底部通过第二通孔延伸至侧杆套的内部。

12、进一步,两个所述支撑组件为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底盘组件为左右对称设置。

13、进一步,所述调节螺孔的数量为八个,两个所述中心套上开设有数量为四个的调节螺孔,所述调节螺孔为等距分布。

14、(三)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该建筑工地用建筑材料防护棚,通过设置复位组件,根据防护的材料的面积灵活调节棚顶组件的长度,当需要防护的材料面积较大时,可将固定辊架端的底盘组件通过地栓安装在地面上,接着拉拽活动辊架一侧的支撑组件和底盘组件整体,篷布端部被放卷,支撑起来的长度增加,由于收卷辊顺时针转动,中心钉同步转动而边钉不动,涡状弹簧形变,拉拽到待遮雨的材料另一边时,将此端的底盘也通过地栓安装在地面上,若待遮雨的材料交宽时,可组合多组防护棚总成一起使用,从而解决了建筑材料防护棚不便携带且不便调节防护面积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地用建筑材料防护棚,包括防护棚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棚总成(1)包括棚顶组件(2)、复位组件(3)、支撑组件(4)和底盘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建筑材料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套(40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侧杆(405)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建筑材料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401)的尺寸与第一通孔的尺寸相适配,所述侧杆(405)的尺寸与第二通孔的尺寸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建筑材料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401)的底部通过第一通孔延伸至中心套(402)的内部,所述侧杆(405)的底部通过第二通孔延伸至侧杆套(406)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建筑材料防护棚,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组件(4)为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底盘组件(5)为左右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建筑材料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孔(403)的数量为八个,且两个中心套(402)上分别有四个调节螺孔(403),四个所述调节螺孔(403)在中心套(402)的外表面呈等距分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防护设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地用建筑材料防护棚,包括防护棚总成。该建筑工地用建筑材料防护棚,通过设置复位组件,根据防护的材料的面积灵活调节棚顶组件的长度,当需要防护的材料面积较大时,可将固定辊架端的底盘组件通过地栓安装在地面上,接着拉拽活动辊架一侧的支撑组件和底盘组件整体,篷布端部被放卷,支撑起来的长度增加,由于收卷辊顺时针转动,中心钉同步转动而边钉不动,涡状弹簧形变,拉拽到待遮雨的材料另一边时,将此端的底盘也通过地栓安装在地面上,若待遮雨的材料交宽时,可组合多组防护棚总成一起使用,从而解决了建筑材料防护棚不便携带且不便调节防护面积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董庆建,张鹏,刘峰,李涛涛,甘裕,朱东阳,丁阿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