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双层粘滞阻尼墙结构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86936发布日期:2023-09-09 12:53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双层粘滞阻尼墙结构体系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阻尼墙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双层粘滞阻尼墙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需求日益提高。地震的作用本质上是能量向建筑物的输入,而受力构件会发生滞回变形来耗散掉这一部分能量,这样可能会导致房屋严重损坏难以修复,甚至于推倒重建。为了应对这一状况,阻尼器应运而生,其中粘滞阻尼器应用较为广泛,它能为结构提供附加阻尼而又不增加额外刚度。

2、目前粘滞阻尼器安装形式一般为支撑式或者墙式。在车间、厂房结构中,由于设备管线工艺复杂,对室内空间布局要求苛刻,采用支撑式无法满足空间布局,因此可采用墙式阻尼器。然而在车间、厂房层高较高时,阻尼墙中的悬臂墙沿竖向尺寸太大,其平面外稳定性不足,而无法达到足够的刚度,导致其无法有效地向阻尼器传递位移,阻尼器也就无法充分地发挥其耗能能力。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双层粘滞阻尼墙结构体系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双层粘滞阻尼墙结构体系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双层粘滞阻尼墙结构体系,包括上框架梁和下框架梁以及与其相连的左框架柱和右框架柱,还包括:

4、层间梁,一端与所述左框架柱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右框架柱相连,且平行设于所述上框架梁和所述下框架梁之间;

5、上阻尼墙和下阻尼墙,设于所述左框架柱和所述右框架柱之间,所述上阻尼墙浇筑于所述上框架梁与所述层间梁之间,所述下阻尼墙浇注于所述层间梁与所述下框架梁之间;

6、所述上阻尼墙或下阻尼墙包括:

7、上悬臂墙和下悬臂墙,两个所述上悬臂墙分别与所述上框架梁和层间梁相连,两个所述下悬臂墙分别与所述层间梁和下框架梁相连;

8、阻尼件,设于所述上悬臂墙和下悬臂墙之间。

9、进一步的,所述阻尼件包括:

10、下连接耳板,设于所述下悬臂墙上;

11、上连接耳板,设于所述上悬臂墙上;

12、粘滞阻尼器,一端与所述下连接耳板相连,一端与所述上连接耳板相连。

13、进一步的,所述粘滞阻尼器的两端与所述下连接耳板和所述上连接耳板均通过销栓连接。

14、进一步的,还包括:

15、预埋锚板,分别预埋于所述上悬臂墙和下悬臂墙内,所述下连接耳板和所述上连接耳板分别与其对应的所述预埋锚板相连;

16、锚筋,预埋于所述上悬臂墙和下悬臂墙内,所述锚筋的端部与所述预埋锚板相连。

17、进一步的,所述锚筋远离所述预埋锚板的一端设有加固短筋。

18、进一步的,还包括:

19、填充墙,设于所述左框架柱和所述右框架柱之间,且分别位于所述上阻尼墙或下阻尼墙的背面。

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1、1、本实用新型中在发生地震时,上阻尼墙和下阻尼墙会发生水平方向的错动,从而会带动阻尼件进行耗能,降低主体结构的地震响应,通过上下设置的两个上悬臂墙和两个下悬臂墙,以及两个阻尼件,即达到了墙体上双层阻尼耗能效果,能够充分的发挥传统阻尼墙的优良性能。并且增加了层间梁和双层阻尼墙,可避免了建筑层较高导致的上悬臂墙和下悬臂墙太长太柔而无法有效的传递位移的情况。避免了目前墙体较高时阻尼墙竖向尺寸太大而使得稳定性不足、刚度不足的情况,可有效的使得地震能量向上悬臂墙、下悬臂墙和阻尼件传递位移,进而有效消耗掉地震能量,保证房屋主体结构不被破坏。

22、2、本实用新型的下连接耳板、上连接耳板和粘滞阻尼器通过销栓连接,一方面,当上悬臂墙和下悬臂墙发生错动时,粘滞阻尼器能有效的在水平方向进行伸缩消耗能量,避免粘滞阻尼器固定无法转动而无法有效水平伸缩消耗能量的情况;另一方面,当地震使得上悬臂墙和下悬臂墙产生部分带角度的错动时,粘滞阻尼器也会跟随转动消耗能量,提升抗震性能,对主体的保护效果好。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双层粘滞阻尼墙结构体系,包括上框架梁(1)和下框架梁(2)以及与其相连的左框架柱(3)和右框架柱(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双层粘滞阻尼墙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9)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双层粘滞阻尼墙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滞阻尼器(91)的两端与所述下连接耳板(92)和所述上连接耳板(93)均通过销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双层粘滞阻尼墙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双层粘滞阻尼墙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筋(15)远离所述预埋锚板(14)的一端设有加固短筋(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双层粘滞阻尼墙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双层粘滞阻尼墙结构体系,属于阻尼墙结构技术领域,一种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双层粘滞阻尼墙结构体系,包括上框架梁和下框架梁以及与其相连的左框架柱和右框架柱,还包括:层间梁,平行设于上框架梁和下框架梁之间;上阻尼墙和下阻尼墙;上阻尼墙或下阻尼墙包括:上悬臂墙和下悬臂墙;阻尼件;本方案在发生地震时,上阻尼墙和下阻尼墙会发生水平方向的错动,带动阻尼件进行耗能,降低主体结构的地震响应,通过两个上悬臂墙和两个下悬臂墙,以及两个阻尼件,达到了双层阻尼耗能效果,能够充分发挥阻尼墙的优良性能;并可避免建筑层较高导致的上悬臂墙和下悬臂墙太长太柔而无法有效的传递位移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范瑜,常柄,郑毅仁,黄子瑜,蒋利宏,唐煌,陈昆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2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