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柱作业可移动式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3097发布日期:2023-12-14 05:56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柱作业可移动式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墙柱作业可移动式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1、长期以来在建筑结构施工中,当作业人员施工墙柱上部结构时,为保证施工安全需搭设专门的操作平台,但操作平台使用时间短,耗时耗力,目前在建筑施工中有些采用移动式钢筋绑扎挂凳,虽较为方便,但仍有缺陷,重量太重作业人员拿取不利,站立作业危险系数较高易踩空,安全性不易保障。

2、公开号为cn21881509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大墙柱钢筋绑扎小型作业平台,包括:作业平台和悬挂件。作业平台包括:台面、支撑部和栏杆,台面具有施工人员站立所需的平面;支撑部具有固定杆和支撑架,支撑部的固定杆和支撑架与台面之间连接形成具有支撑台面的承重结构;栏杆垂直设置于远离墙柱的所述台面的边缘上;悬挂件用于将所述作业平台固定在墙柱上。本申请的作业平台可以提供安全、高效的作业环境,同时又不占用其他过多空间。

3、该装置虽然设置了挂钩,并在其弯曲部设置凹槽,垂直部设置通孔,利用短绳穿过通孔,短绳从钢筋下端绕到凹槽处绑紧,可以使挂钩和短绳围住的钢筋不会意外滑落,提高安全性;但是这种利用短绳绑扎的方法费时费力,实际使用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提供一种墙柱作业可移动式施工平台,轻便易拿取,可重复使用,且安全性高,安装方便。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墙柱作业可移动式施工平台,包括水平台面、支撑组件和挂钩,所述水平台面连接在支撑组件顶部,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水平台面,所述挂钩连接在支撑组件内侧,所述挂钩和支撑组件上设有相匹配的通孔,并设有与通孔相匹配的变径安全插销,所述通孔呈扁平状与水平面呈设定角度;所述变径安全插销中间设有径向凸起。

4、作为优选,所述变径安全插销末端设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轴线垂直于变径安全插销中间径向凸起的端面。

5、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组件外侧设有竖向带孔板,所述竖向带孔板的孔位于水平台面之上。

6、作为优选,所述竖向带孔板的孔上连接有若干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连接在墙柱上或者施工人员身上。

7、作为优选,所述水平台面内侧设有提手。

8、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水平支撑组件、竖向支撑组件和斜向支撑杆,所述水平支撑组件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主杆,主杆之间设有若干连接杆,所述水平台面安装在水平支撑组件的顶部;所述竖向支撑组件采用h型支撑杆,水平支撑组件连接在竖向支撑组件的顶部,两者相互垂直;所述斜向支撑杆两端分别连接在水平支撑组件和竖向支撑组件上,三者在竖直平面的投影构成三角形。

9、作为优选,所述水平支撑组件、竖向支撑组件和斜向支撑杆均采用中空的钢柱。

10、作为优选,所述挂钩采用倒扣的u型弯板,所述挂钩设置两个,左右对称设置在支撑组件内侧的两边。

11、作为优选,所述水平台面外侧设有靠背。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在挂钩和支撑组件上设置相匹配的扁平状的通孔,使用时,将挂钩挂在墙柱上,然后将变径安全插销旋转至其中间的径向凸起与扁平状通孔同方向后插入通孔中,然后再转动变径安全插销,使中间的径向凸起位于挂钩和支撑组件的通孔之间,且不再与扁平状通孔通向,这样变径安全插销就卡在了连个通孔之间,从而将挂钩卡死在了所挂的墙柱上,能防止整个装置从墙柱上滑落,而该操作非常简单,只要旋转变径安全插销进行插入和拔出即可实现,安全性高,且使用方便。

14、2、竖向带孔板的孔中连接有连接绳,可以用来连接在墙柱上,配合挂钩可以进一步防止整个装置的滑落,还可以设置其他的连接绳连接在施工人员身上,防止人员从本装置上坠落,提高了安全性。

15、3、水平支撑组件、竖向支撑组件和斜向支撑杆均采用中空的钢柱,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又减轻了重量,使得本装置更易于拿取,使用更将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墙柱作业可移动式施工平台,包括水平台面(1)、支撑组件和挂钩(7),所述水平台面(1)连接在支撑组件顶部,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水平台面(1),所述挂钩(7)连接在支撑组件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7)和支撑组件上设有相匹配的通孔,并设有与通孔相匹配的变径安全插销(8),所述通孔呈扁平状与水平面呈设定角度;所述变径安全插销(8)中间设有径向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柱作业可移动式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安全插销(8)末端设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轴线垂直于变径安全插销(8)中间径向凸起的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柱作业可移动式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外侧设有竖向带孔板(5),所述竖向带孔板(5)的孔位于水平台面(1)之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柱作业可移动式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带孔板(5)的孔上连接有若干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连接在墙柱上或者施工人员身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柱作业可移动式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台面(1)内侧设有提手(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柱作业可移动式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水平支撑组件(2)、竖向支撑组件(3)和斜向支撑杆(6),所述水平支撑组件(2)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主杆,主杆之间设有若干连接杆,所述水平台面(1)安装在水平支撑组件(2)的顶部;所述竖向支撑组件(3)采用h型支撑杆,水平支撑组件(2)连接在竖向支撑组件(3)的顶部,两者相互垂直;所述斜向支撑杆(6)两端分别连接在水平支撑组件(2)和竖向支撑组件(3)上,三者在竖直平面的投影构成三角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墙柱作业可移动式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组件(2)、竖向支撑组件(3)和斜向支撑杆(6)均采用中空的钢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柱作业可移动式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7)采用倒扣的u型弯板,所述挂钩(7)设置两个,左右对称设置在支撑组件内侧的两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柱作业可移动式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台面(1)外侧设有靠背。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墙柱作业可移动式施工平台,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水平台面(1)、支撑组件和挂钩(7),所述水平台面(1)连接在支撑组件顶部,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水平台面(1),所述挂钩(7)连接在支撑组件内侧,所述挂钩(7)和支撑组件上设有相匹配的通孔,并设有与通孔相匹配的变径安全插销(8),所述通孔呈扁平状与水平面呈设定角度;所述变径安全插销(8)中间设有径向凸起,所述变径安全插销(8)末端设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轴线垂直于变径安全插销(8)中间径向凸起的端面;本技术轻便易拿取,可重复使用,且安全性高,安装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尹德库,于雪城,邓启旭,骆宇,王锦洋,徐海峰,赵礼仙,尹海迪,严小鹏,刘思丹,马英杰,鲁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