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51156发布日期:2023-11-07 00:08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工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施工安全,特别涉及一种施工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1、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是高处作业工作量大,作业环境复杂多变,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多工种交叉作业危险因素多,在建筑业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在建筑物内作业时,若在2m以上的架子上进行操作,即为高处作业,因为需要使用悬挂装置来对施工人员进行束缚,因此悬挂装置需要保证足够安全。

2、在相关技术中,悬挂装置的一端通过绳扣等与建筑基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施工人员固定连接。然而,由于施工区域比较大使得施工人员需要在施工区域中进行走动,若悬挂装置的一端与建筑基体固定连接会限制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不便于施工人员调整自身所处位置,导致施工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施工悬挂装置,旨在实现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便于施工人员调整自身所处位置,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施工悬挂装置,包括第一绳体件、第二绳体件以及位移机构;其中所述第一绳体件水平设置,所述第一绳体件的两端均用于与建筑基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绳体件的中部位于施工区域中;所述位移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绳体件上,且所述位移机构可沿所述第一绳体件的轴向方向进行滑动运动;所述第二绳体件的一端与所述位移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二绳体件的另一端用于与施工人员固定连接。

3、可选地,所述位移机构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一侧设有第一轮体以及第二轮体,所述第一轮体以及所述第二轮体用于接触所述第一绳体件的相对两侧,并与所述第一绳体件滚动连接;所述架体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绳体件连接。

4、可选地,所述第一轮体以及所述第二轮体的环形表面均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绳体件的侧表面的至少部分嵌入至所述环形凹槽中。

5、可选地,所述架体包括第一板件以及两个第二板件,两个所述第二板件位于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一表面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第二板件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轴体,所述第一轴体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一轮体;所述位移机构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轮体通过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一轴体相连接,且所述第二轮体通过所述调节组件可调节与所述第一轮体之间的间距。

6、可选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调节柱体,所述调节柱体的第一端侧表面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嵌入至所述第一轴体的第一通孔中,且所述调节柱体相对于所述第一轴体可发生转动运动;所述调节柱体的第二端设有螺纹柱;所述第二轮体转动连接于第二轴体的中部,所述第二轴体的相对两侧均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纹柱螺纹连接。

7、可选地,所述调节柱体的第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

8、可选地,所述调节柱体的第二端端部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截面直径大于所述螺纹孔的孔直径。

9、可选地,所述位移机构与所述第二绳体件之间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一端通过转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板件转动连接,所述缓冲机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绳体件;所述缓冲机构用于减缓所述第二绳体件与所述位移机构之间的晃动。

10、可选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块、弹性件以及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转动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第二绳体件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的相对两侧的侧部分别连接有第三绳体件,所述第三绳体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板件。

11、可选地,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二通孔,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的截面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直径,所述转动柱可相对于所述第二通孔发生转动运动;所述转动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缓冲机构固定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将第一绳体件的两端均与建筑基体固定连接,且第一绳体件的中部位于施工区域,并且在第一绳体件上设置可滑动的位移机构;同时将第二绳体件的一端与位移机构相连接,将第二绳体件的另一端通过绳扣等与施工人员固定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施工人员可通过位移机构沿着第一绳体件在施工范围内进行走动,并且由于施工人员始终通过第二绳体件间接与第一绳体件相互连接,而第一绳体件的两端均与建筑基体固定连接,使得施工人员的安全得到保障。从而实现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便于施工人员调整自身所处位置,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施工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绳体件、第二绳体件以及位移机构;其中所述第一绳体件水平设置,所述第一绳体件的两端均用于与建筑基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绳体件的中部位于施工区域中;所述位移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绳体件上,且所述位移机构可沿所述第一绳体件的轴向方向进行滑动运动;所述第二绳体件的一端与所述位移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二绳体件的另一端用于与施工人员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机构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一侧设有第一轮体以及第二轮体,所述第一轮体以及所述第二轮体用于接触所述第一绳体件的相对两侧,并与所述第一绳体件滚动连接;所述架体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绳体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体以及所述第二轮体的环形表面均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绳体件的侧表面的至少部分嵌入至所述环形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第一板件以及两个第二板件,两个所述第二板件位于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一表面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第二板件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轴体,所述第一轴体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一轮体;所述位移机构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轮体通过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一轴体相连接,且所述第二轮体通过所述调节组件可调节与所述第一轮体之间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调节柱体,所述调节柱体的第一端侧表面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嵌入至所述第一轴体的第一通孔中,且所述调节柱体相对于所述第一轴体可发生转动运动;所述调节柱体的第二端设有螺纹柱;所述第二轮体转动连接于第二轴体的中部,所述第二轴体的相对两侧均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纹柱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柱体的第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柱体的第二端端部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截面直径大于所述螺纹孔的孔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机构与所述第二绳体件之间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一端通过转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板件转动连接,所述缓冲机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绳体件;所述缓冲机构用于减缓所述第二绳体件与所述位移机构之间的晃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块、弹性件以及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转动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第二绳体件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的相对两侧的侧部分别连接有第三绳体件,所述第三绳体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板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二通孔,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的截面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直径,所述转动柱可相对于所述第二通孔发生转动运动;所述转动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缓冲机构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悬挂装置,包括第一绳体件、第二绳体件以及位移机构;其中所述第一绳体件的两端均用于与建筑基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绳体件的中部位于施工区域中;所述位移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绳体件上,且所述位移机构可沿所述第一绳体件的轴向方向进行滑动运动;所述第二绳体件的一端与所述位移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二绳体件的另一端用于与施工人员固定连接。通过本技术实现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便于施工人员调整自身所处位置,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飞,姜靖涛,季英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二局集团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