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03923发布日期:2023-12-07 07:50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脚手架,具体为一种脚手架。


背景技术:

1、脚手架是指在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建筑界的通用术语,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

2、然而现有的脚手架在使用时,搭建好的脚手架有着固定的高度,无法根据工人的具体身高精准地调节高度,无法适应所有的工人,导致部分工人在工作时,无法挺直身体或者需要垫脚工作,导致工人在长时间工作后,腰酸背痛,大大增加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手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脚手架无法根据工人的具体身高精准地调节到合适的高度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脚手架,包括:

3、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上方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下方设置有稳定组件;

4、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贯穿有一号驱动杆,所述一号驱动杆的一端连接有一号十字把手,所述一号驱动杆远离一号十字把手的一端连接有一号蜗杆,所述一号蜗杆的外壁啮合有一号蜗轮,所述一号蜗轮的内壁连接有一号螺母副,所述一号螺母副的内壁连接有移动丝杆,所述移动丝杆的上方设置有站台。

5、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杆,所述立柱和限位杆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立柱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

6、优选的,所述稳定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贯穿有二号驱动杆,所述二号驱动杆的上方连接有二号十字把手,所述二号驱动杆的下方连接有二号蜗杆,所述二号蜗杆的外壁啮合有二号蜗轮,所述二号蜗轮的内壁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两端外壁连接有二号螺母副,所述二号螺母副的外壁连接有移动块。

7、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对应移动丝杆开设有孔洞,所述立柱对应螺栓开设有凹槽,所述限位杆对应螺栓开设有孔洞。

8、优选的,所述外壳对应一号驱动杆开设有孔洞,所述外壳对应一号蜗杆开设有孔洞,所述外壳对应移动丝杆开设有孔洞,所述一号十字把手与一号驱动杆呈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一号蜗轮与一号螺母副呈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对应二号驱动杆开设有孔洞,所述底座对应移动块开设有凹槽。

10、优选的,所述二号十字把手与二号驱动杆呈固定连接,所述二号蜗轮与双向丝杆呈固定连接,所述二号螺母副与移动块呈固定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新型脚手架通过调节组件的设置,可根据工人的身高,手动转动一号十字把手,一号十字把手带动一号驱动杆的转动,一号驱动杆带动一号蜗杆的转动,一号蜗杆带动一号蜗轮的转动,一号蜗轮带动一号螺母副的转动,一号螺母副带动移动丝杆和站台移动,可将站台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方便工人轻松工作,提升了工作的舒适性。

13、(2)该新型脚手架通过稳定组件的设置,可手动转动二号十字把手,二号十字把手带动二号驱动杆的转动,二号驱动杆带动二号蜗杆的转动,二号蜗杆带动二号蜗轮的转动,二号蜗轮带动双向丝杆的转动,双向丝杆带动二号螺母副和移动块移动,抵住两端固定的地方,进一步稳定了支撑组件,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01)包括立柱(11),所述立柱(11)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杆(12),所述立柱(11)和限位杆(12)之间通过螺栓(13)连接,所述立柱(11)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组件(03)包括底座(31),所述底座(31)的内部贯穿有二号驱动杆(32),所述二号驱动杆(32)的上方连接有二号十字把手(33),所述二号驱动杆(32)的下方连接有二号蜗杆(34),所述二号蜗杆(34)的外壁啮合有二号蜗轮(35),所述二号蜗轮(35)的内壁连接有双向丝杆(36),所述双向丝杆(36)的两端外壁连接有二号螺母副(37),所述二号螺母副(37)的外壁连接有移动块(3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4)对应移动丝杆(27)开设有孔洞,所述立柱(11)对应螺栓(13)开设有凹槽,所述限位杆(12)对应螺栓(13)开设有孔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1)对应一号驱动杆(22)开设有孔洞,所述外壳(21)对应一号蜗杆(24)开设有孔洞,所述外壳(21)对应移动丝杆(27)开设有孔洞,所述一号十字把手(23)与一号驱动杆(22)呈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蜗轮(25)与一号螺母副(26)呈固定连接,所述底座(31)对应二号驱动杆(32)开设有孔洞,所述底座(31)对应移动块(38)开设有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十字把手(33)与二号驱动杆(32)呈固定连接,所述二号蜗轮(35)与双向丝杆(36)呈固定连接,所述二号螺母副(37)与移动块(38)呈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脚手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脚手架,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上方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下方设置有稳定组件;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贯穿有一号驱动杆,所述一号驱动杆的一端连接有一号十字把手,所述一号驱动杆远离一号十字把手的一端连接有一号蜗杆,所述一号蜗杆的外壁啮合有一号蜗轮,所述一号蜗轮的内壁连接有一号螺母副,所述一号螺母副的内壁连接有移动丝杆,所述移动丝杆的上方设置有站台。本技术脚手架通过调节组件的设置,可将站台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方便工人轻松工作,提升了工作的舒适性,通过稳定组件的设置,进一步稳定了支撑组件,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崇奎,司秀芬,张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海恒业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