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越位的挡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39006发布日期:2023-12-21 10:59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越位的挡车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挡车器,具体的为一种防越位的挡车器。


背景技术:

1、挡车器又称道闸,是专门用于道路上限制机动车行驶的通道出入口管理设备,现广泛应用于公路收费站、停车场等场所,用于管理车辆的出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很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买了私家车,致使交通道路越来越拥挤,车子停放的地方也越来越拥挤,对车子的管理也比较困难,所以现有挡车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不仅可以控制一些场所的车子停放数量,也可对其进行较好的管理。

2、根据公开号“cn201911315707.0”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橡胶挡车器,通过在中间层设置挡车器把手,当需要移动橡胶挡车器时,提起挡车器把手,这时齿条就会随着挡车器把手转动,接着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链盘转动,第一链盘转动带动链条上的第二链盘转动,第二链盘转动带动调节螺母中螺杆向上转动,从而使得螺纹钻向上转动,进入调节螺母中,脱离地面,这样,橡胶挡车器就可以从地面取出,同时,如果当需要固定时,就把挡车器把手往里推,同理,齿条转动,使得螺纹钻向下转动,脱离调节螺母,直到固定在地面内,这样就很好的实现了橡胶挡车器的来回移动,给人们带来了方便。

3、现有的公开挡车器的结构较为简单,电机沿轴向输出,占用空间大,通常仅通过一侧竖板对车轮进行阻挡,而竖板的固定结构,在对车轮进行阻挡时,若是车轮未及时停止转动,则持续的转动对竖板产生推力,而竖板的阻拦作用,使得车轮受到的摩擦力较大,继而使得车轮受损,通过行程开关对竖板的高度进行调节的方式,操作调整过程较为繁琐,因此操作流程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越位的挡车器,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挡车器的结构较为简单,电机沿轴向输出,占用空间大,操作调整过程较为繁琐,因此操作流程较多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包括: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上方固定连座有安装箱,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箱内腔中心处的隔板,所述安装箱内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侧设置有转向机构;

4、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盒,所述转向盒固定连接于转动电机的一端,所述转向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涡杆。

5、所述涡杆的下方啮合有涡轮,所述涡轮靠近安装箱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齿轮,所述升降齿轮的一侧设置有防越位机构。

6、所述防越位机构包括升降齿板,所述升降齿板啮合于升降齿轮的一侧,所述升降齿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上方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辊轴,所述安装箱远离转动电机的一侧的两端等距分布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等距分布有滚轮,所述隔板的一侧设置有高度限位机构。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度限位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于隔板的一端,所述安装板的上方等距分布有夹持螺杆,所述夹持螺杆的上方套接有调节螺套,所述夹持螺杆底部偏上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夹持片,所述夹持片的上方设置有光电开关,所述安装板上方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相对一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调节丝杆,所述双向调节丝杆远离连接架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的一侧啮合有齿条,所述双向调节丝杆靠近中心的两端螺纹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靠近安装箱中心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清理刷。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涡杆和转动轴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升降齿轮通过涡杆和涡轮以及转动杆构成转动结构。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齿板和竖板之间一体化连接,所述竖板通过升降齿板和升降齿轮构成升降结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光电开关通过夹持片和调节螺套以及夹持螺杆构成活动连接结构,所述双向调节丝杆贯穿安装块的内部且延伸至安装块的内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向调节丝杆通过转动齿轮和齿条构成转动结构,所述清理刷通过双向调节丝杆和安装块构成相对移动结构。

1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转向机构及其内部各部件的配合使用,原有设备中的电机沿轴向输出,占用空间大,通过涡杆和涡轮对输出方向进行调节,从而使得输出方向与轴线呈90度垂直分布,因此使得转动电机能够横向安装,从而达到节省占用空间的目的。

14、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防越位机构及其内部各部件的配合使用,在使用时,通过升降齿板和升降齿轮之间的啮合结构,带动竖板的高度上升,在适应过程中,通过辊轴的设置,在车轮持续转动的情况下,辊轴与前车轮接触,形成空转,防止车轮越位,并通过辊轴的作用,减少车轮受到的阻力作用,避免由于摩擦的作用,导致车轮受损。

15、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高度限位机构及其内部各部件的配合使用,通过光电开关的设置,与原有的行程开关相比,光电开关的调节过程简单,在竖板升降的过程中,带动齿条进行升降,并通过齿条和转动齿轮的啮合结构,带动双向调节丝杆进行转动,并通过双向调节丝杆带动清理刷进行移动,从而通过清理刷完成对光电开关的清理,确保光电开关的使用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防越位的挡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台(1),所述安装台(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安装箱(2),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箱(2)内腔中心处的隔板(3),所述安装箱(2)内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4),所述转动电机(4)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侧设置有转向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越位的挡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杆(6)的下方啮合有涡轮(7),所述涡轮(7)靠近安装箱(2)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齿轮(9),所述升降齿轮(9)的一侧设置有防越位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越位的挡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越位机构包括升降齿板(10),所述升降齿板(10)啮合于升降齿轮(9)的一侧,所述升降齿板(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11),所述竖板(11)上方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辊轴(12),所述安装箱(2)远离转动电机(4)的一侧的两端等距分布有安装架(25),所述安装架(25)的内部等距分布有滚轮(13),所述隔板(3)的一侧设置有高度限位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越位的挡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限位机构包括安装板(14),所述安装板(14)固定连接于隔板(3)的一端,所述安装板(14)的上方等距分布有夹持螺杆(15),所述夹持螺杆(15)的上方套接有调节螺套(16),所述夹持螺杆(15)底部偏上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夹持片(17),所述夹持片(17)的上方设置有光电开关(18),所述安装板(14)上方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架(19),所述连接架(19)相对一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调节丝杆(20),所述双向调节丝杆(20)远离连接架(19)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21),所述转动齿轮(21)的一侧啮合有齿条(22),所述双向调节丝杆(20)靠近中心的两端螺纹连接有安装块(23),所述安装块(23)靠近安装箱(2)中心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清理刷(2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越位的挡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杆(6)和转动轴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升降齿轮(9)通过涡杆(6)和涡轮(7)以及转动杆(8)构成转动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越位的挡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齿板(10)和竖板(11)之间一体化连接,所述竖板(11)通过升降齿板(10)和升降齿轮(9)构成升降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越位的挡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开关(18)通过夹持片(17)和调节螺套(16)以及夹持螺杆(15)构成活动连接结构,所述双向调节丝杆(20)贯穿安装块(23)的内部且延伸至安装块(23)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越位的挡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调节丝杆(20)通过转动齿轮(21)和齿条(22)构成转动结构,所述清理刷(24)通过双向调节丝杆(20)和安装块(23)构成相对移动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挡车器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防越位的挡车器,包括: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上方固定连座有安装箱,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箱内腔中心处的隔板,所述安装箱内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侧设置有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盒,所述转向盒固定连接于转动电机的一端,所述转向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涡杆,所述涡杆的下方啮合有涡轮,所述涡轮靠近安装箱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齿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挡车器的结构较为简单,电机沿轴向输出,占用空间大,操作调整过程较为繁琐,因此操作流程较多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石胜松,王飞,王凤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山通宝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