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整角度及长度的构造柱簸箕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42399发布日期:2024-02-07 12:04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整角度及长度的构造柱簸箕口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可调整角度及长度的构造柱簸箕口。


背景技术:

1、在传统的构造柱施工中,簸箕口通常采用木模板制作成斜簸算进行引流浇筑。混凝土通过斜口浇筑,待浇筑完成后凿除斜口部分的混凝土。这样,簸箕口混凝土变成了建筑垃圾,增加了工作量,并且剔除斜口之后,构造柱顶与柱身会出现不平整现象,需要进行打凿,费时费力,影响日后工序,同时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剔凿的人工投入较大,且长时间登高双手临空操作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在构造柱施工过程中,若构造柱上方存在宽梁、板等较宽构件时,簸箕口位置被结构构件阻挡,无法灌入混凝土,导致了构造柱顶部施工质量较差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整角度及长度的构造柱簸箕口,提供一种无需后期剔凿的构造柱簸箕口。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可调整角度及长度的构造柱簸箕口,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设于面板浇筑口,所述浇筑口为矩形豁口,矩形豁口两侧设有扇形支撑板,所述扇形支撑板为直角扇形结构,包括两直角边和弧形边,竖向直角边与面板固定,两侧所述扇形支撑板之间、浇筑口下方的面板上设有铰接连接有导向板,导向板包括旋转板和伸缩板所述旋转板下部通过转轴与面板连接,伸缩板上并排设有两条状通孔,所述旋转板底板上设有螺杆和螺纹连接在螺杆上的螺母,所述伸缩板贴合在旋转板底面设置,所述螺杆穿过所述条状通孔后通过螺母固定;所述支撑板的弧形边上间隔设有搭接槽和限位槽,两侧所述搭接槽之间搭接有限位杆,导向板支撑在限位杆上,限位槽为l型,包括水平槽和竖槽,所述限位杆穿过水平槽后限位在竖槽内。

4、进一步地,所述面板上、矩形豁口下方设有对拉螺栓孔。

5、进一步地,所述条状通孔的延长线经过扇形支撑板的圆心。

6、进一步地,所述面板为钢板或木模板。

7、此外,所述导向板伸缩后的最短长度小于浇筑口的高度。

8、更加优选地,所述伸缩板的面板上设有把手杆。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0、本申请将构造柱簸箕口设计为可调整角度及长度,能够使构造柱混凝土浇筑避开上部障碍物,一次成型、无需后期剔凿,施工模具周转便捷,施工成本低,操作便捷。

11、本申请通过使簸箕口斜面可调整角度及长度,可在簸箕口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旋转板调整至与面板平行,可将构造柱一次成型,无需后期剔凿斜口部分的混凝土,确保了构造柱的施工质量,避免了剔凿工人长时间登高双手临空操作,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安全风险。

12、本申请各部件的材料均可利用现场的废旧材料进行制作,可进行周转,降低了施工成本,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应性强,施工人员易于学习。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整角度及长度的构造柱簸箕口,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1),设于面板(1)浇筑口(2),所述浇筑口(2)为矩形豁口,矩形豁口两侧设有扇形支撑板(3),所述扇形支撑板(3)为直角扇形结构,包括两直角边和弧形边,竖向直角边与面板(1)固定,两侧所述扇形支撑板(3)之间、浇筑口(2)下方的面板(1)上设有铰接连接有导向板(4),导向板(4)包括旋转板(41)和伸缩板(42),所述旋转板(41)下部通过转轴(43)与面板(1)连接,伸缩板(42)上并排设有两条状通孔(45),所述旋转板(41)底板上设有螺杆(44)和螺纹连接在螺杆(44)上的螺母(46),所述伸缩板(42)贴合在旋转板(41)底面设置,所述螺杆(44)穿过所述条状通孔(45)后通过螺母(46)固定;所述支撑板(3)的弧形边上间隔设有搭接槽(31)和限位槽(32),两侧所述搭接槽(31)之间搭接有限位杆(5),导向板(4)支撑在限位杆(5)上,限位槽(32)为l型,包括水平槽和竖槽,所述限位杆(5)穿过水平槽后限位在竖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整角度及长度的构造柱簸箕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上、矩形豁口下方设有对拉螺栓孔(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整角度及长度的构造柱簸箕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通孔的延长线经过扇形支撑板(3)的圆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整角度及长度的构造柱簸箕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为钢板或木模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整角度及长度的构造柱簸箕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4)伸缩后的最短长度小于浇筑口(2)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调整角度及长度的构造柱簸箕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板(42)的面板上设有把手杆(6)。


技术总结
一种可调整角度及长度的构造柱簸箕口,包括面板,设于面板浇筑口,浇筑口为矩形豁口,矩形豁口两侧设有扇形支撑板,扇形支撑板为直角扇形结构,包括两直角边和弧形边,竖向直角边与面板固定,两侧所述扇形支撑板之间、浇筑口下方的面板上设有铰接连接有导向板,导向板包括旋转板和伸缩板所述旋转板下部通过转轴与面板连接,伸缩板上并排设有两条状通孔,所述旋转板底板上设有螺杆和螺纹连接在螺杆上的螺母,所述伸缩板贴合在旋转板底面设置,所述螺杆穿过所述条状通孔后通过螺母固定。本申请将构造柱簸箕口设计为可调整角度及长度,能够使构造柱混凝土浇筑避开上部障碍物,一次成型、无需后期剔凿,施工模具周转便捷,施工成本低,操作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东,夏松,吴海,王涛,江伟,周啸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