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装修吊顶施工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63651发布日期:2023-12-21 19:55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装修吊顶施工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装修吊顶施工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1、建筑是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筑物两大类,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与建筑物有区别的是构筑物,构筑物指房屋以外的工程建筑,如围墙、道路、水坝、水井、隧道、水塔、桥梁和烟囱等。

2、现阶段建筑装修在对室内进行吊顶工作时,需要工作人员手持板材进行支撑,然后利用另一只手拿取气枪进行吊顶工作,其方式不但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而且板材一旦出现偏移很容易增加吊顶的困难程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装修吊顶施工辅助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装修吊顶施工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建筑装修吊顶施工辅助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壁滑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箱体的内壁开设有两个滑口,每个所述滑口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顶杆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杆的底端固定镶嵌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

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滑板(。

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滑块均与滑口相适配。

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的上方设有警示牌,所述警示牌的右侧与箱体的左侧固定连接。

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每个所述把手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防滑纹。

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的上方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左侧面与箱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装置通过设置有电机、螺纹杆、螺纹筒、顶杆和顶板,利用电机和螺纹杆的配合,便于螺纹杆转动的同时螺纹筒在其表面运动,同时根据螺纹杆和螺纹筒的连接关系,便于顶杆在箱体内部滑动的过程中带动滑块移动,此时根据顶杆的推力,便于顶板带动第一防滑板向上移动,并且使第一防滑板与板材接触,因此结合上述配合使用,从而能够对板材进行支撑工作,同时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且有利于目前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装修吊顶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箱体(11),所述箱体(11)内壁滑动连接有顶杆(8),所述顶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6),所述箱体(11)的内壁开设有两个滑口(4),每个所述滑口(4)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0),两个所述滑块(10)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顶杆(8)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杆(8)的底端固定镶嵌有螺纹筒(13),所述螺纹筒(13)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4),所述连接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输出端与螺纹杆(1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修吊顶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板(7),所述连接板(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滑板(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修吊顶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块(10)均与滑口(4)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修吊顶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的上方设有警示牌(12),所述警示牌(12)的右侧与箱体(11)的左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修吊顶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把手(9),每个所述把手(9)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防滑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修吊顶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的上方设有蓄电池(3),所述蓄电池(3)的左侧面与箱体(1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装修吊顶施工辅助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壁滑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箱体的内壁开设有两个滑口,每个所述滑口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本装置通过设置有电机、螺纹杆、螺纹筒、顶杆和顶板,利用电机和螺纹杆的配合,便于螺纹杆转动的同时螺纹筒在其表面运动,同时根据螺纹杆和螺纹筒的连接关系,便于顶杆在箱体内部滑动的过程中带动滑块移动,此时根据顶杆的推力,便于顶板带动第一防滑板向上移动,并且使第一防滑板与板材接触,因此结合上述配合使用,从而能够对板材进行支撑工作,同时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且有利于目前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伟,李才有,邱瑞草,朱泠泠,杨绍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