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6168发布日期:2023-09-02 18:57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器械技,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1、建筑结构是在房屋建筑中,通过相互组装配合或者独立工作能够起到支撑效果的各种体系结构,其主要效果为加固提高房屋建筑原本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而其中的加固结构主要运用在建筑梁上,提高建筑梁的稳定性。

2、现有文献cn217925055u-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属于建筑结构加固领域。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包括:两个折弯加固板,两个所述折弯加固板对称设置,所述折弯加固板上设置有多个等距排列的连接孔;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对称设置在折弯加固板上;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对称设置在折弯加固板靠近固定板的一端,且所述第一间隙与折弯加固板相匹配;本实用新型可以对不同宽度的设计梁加固,同时防止对设计梁加固时重心偏移,进而有效的提升了对设计梁的加固效果。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3、1、上述的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其通过转动双向丝杆的方式调整两个相对设置的弯折加固板之间的间距,而两个相对结构的弯折加固板之间通过方形的间隙和方形的固定板相互配合,即两个弯折加固板相互之间容易脱离,并且因为该加固结构悬挂式装配在建筑梁上,因此在安装过程中有需要调整弯折加固板之间的间距,操作难度大,且不宜安装的问题;

4、2、上述的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其先通过外界工具转动螺杆,在螺杆和螺纹套的作用下带动支撑块向上滑动,然后通过顶块对设计梁底部支撑,为了提高支撑效果,支撑块需要完整的且大力的抵接在设计梁的底部,因此使得外界工具需要给旋转螺杆提供极大的旋转力,该会造成螺杆上与外界工具之间衔接的十字槽或者一字槽,大力旋转时容易造成该槽滑丝,进而使得后续螺杆使其调整功效的问题。

5、因此,上述的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通过利用两个水平板的相互嵌套以及穿杆的穿插式装配,实现粗略调整垂直板之间间距效果,通过利用上螺杆精细调整对设计梁夹持的效果,通过利用下螺杆和抵接块可调整梯台板的高度,进而达到稳定且持续的抵接在需要加固的设计梁的底部侧壁的效果,解决了上述的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所出现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垂直板、第二垂直板、梯台板、上螺杆和下螺杆,第一垂直板与第二垂直板之间相对设置,第一垂直板和第二垂直板的中上部侧壁中穿插有上螺杆,第一垂直板和第二垂直板的中下部侧壁中穿插有下螺杆,第一垂直板的底部旁侧壁上焊接有第一水平板,第二垂直板的底部旁侧壁上焊接有第二水平板,第二水平板与第一水平板之间嵌套连接,且第二水平板与第一水平板的旁侧壁中穿插有穿杆,第一水平板的中部侧壁上套接有板套,且板套的上侧壁通过弹簧与梯台板连接,上螺杆的末端侧壁安装有抵接头,且下螺杆的末端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抵接块,抵接块的斜面与梯台板的斜面相互配合。

4、进一步地,第一垂直板与第一水平板相互垂直设置,且第一水平板上朝向第二水平板的一侧的外壁上开设有插入槽,第一水平板通过插入槽与第二水平板连接。

5、进一步地,第一水平板的前后侧壁上靠近第二垂直板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一穿孔,第二水平板的前侧壁中开设有第二穿孔,第二穿孔共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二穿孔之间等间距设置,第二穿孔与第一穿孔相对应设置。

6、进一步地,第一垂直板和第二垂直板上与其所对应的上螺杆的位置上开设有上螺孔,第一垂直板和第二垂直板上与其所对应的下螺杆的位置上开设有下螺孔,第一垂直板和第二垂直板分别通过其上的上螺孔与上螺杆螺纹连接,第一垂直板和第二垂直板分别通过其上的下螺孔与下螺杆螺纹连接。

7、进一步地,上螺杆共设置有两个,两个上螺杆之间关于第一垂直板的中心点两侧对称设置,下螺杆共设置有两个,两个下螺杆之间关于第一垂直板的中心点两侧对称设置。

8、进一步地,上螺杆中的抵接头设置在朝向梯台板一侧的外壁上,且上螺杆的另一端侧壁上焊接有上把手,下螺杆中的抵接块设置在朝向梯台板一侧的外壁上,且下螺杆的另一端侧壁上焊接有下把手。

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垂直板、水平板和穿杆,在使用时,两个垂直板的相对处的侧壁的底部焊接有水平板,其中一个的水平板空心设置,而水平板实心,在装配时,实心的水平板穿插进入到空心的水平板内,并通过其上的穿孔穿入穿杆,达到定位两个水平板的效果,而相互之间的间距可通过变换穿杆穿入的不同的穿孔的方式进行,进而达到粗略调整两个垂直板与需要加固的设计梁的效果,而后,通过转动上螺杆使其末端上的抵接头逐步的靠近需要加固的设计梁,并抵接在其外壁上,达到精细调整抵接的效果,操作易施行,结构简单且装配稳定,解决了上述的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其通过转动双向丝杆的方式调整两个相对设置的弯折加固板之间的间距,而两个相对结构的弯折加固板之间通过方形的间隙和方形的固定板相互配合,即两个弯折加固板相互之间容易脱离,并且因为该加固结构悬挂式装配在建筑梁上,因此在安装过程中有需要调整弯折加固板之间的间距,操作难度大,且不宜安装的问题。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梯台板、下螺杆和抵接块,在使用时,通过转动下螺杆使其带动末端上的抵接块逐步的靠近梯台板,并插入到梯台板的斜面上,当持续转动下螺杆时,抵接块插入到梯台板斜面的位置也逐步的深入,进而达到抬升梯台板的效果,也即,使得梯台板逐步上移并靠近需要加固的设计梁的底部侧壁并抵接在其上,上述其在调整过程中,人工施加外力的方向为水平方向,而调整方向为垂直方形,两者互补干扰,提高稳定性的同时也避免损坏的现象发生,解决了上述的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其先通过外界工具转动螺杆,在螺杆和螺纹套的作用下带动支撑块向上滑动,然后通过顶块对设计梁底部支撑,为了提高支撑效果,支撑块需要完整的且大力的抵接在设计梁的底部,因此使得外界工具需要给旋转螺杆提供极大的旋转力,该会造成螺杆上与外界工具之间衔接的十字槽或者一字槽,大力旋转时容易造成该槽滑丝,进而使得后续螺杆使其调整功效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垂直板(1)、第二垂直板(2)、梯台板(5)、上螺杆(6)和下螺杆(7),所述第一垂直板(1)与第二垂直板(2)之间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垂直板(1)和第二垂直板(2)的中上部侧壁中穿插有上螺杆(6),所述第一垂直板(1)和第二垂直板(2)的中下部侧壁中穿插有下螺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垂直板(1)的底部旁侧壁上焊接有第一水平板(101),所述第二垂直板(2)的底部旁侧壁上焊接有第二水平板(201),所述第二水平板(201)与第一水平板(101)之间嵌套连接,且第二水平板(201)与第一水平板(101)的旁侧壁中穿插有穿杆(3),所述第一水平板(101)的中部侧壁上套接有板套(4),且板套(4)的上侧壁通过弹簧与梯台板(5)连接,所述上螺杆(6)的末端侧壁安装有抵接头(602),且下螺杆(7)的末端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抵接块(8),所述抵接块(8)的斜面与梯台板(5)的斜面相互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垂直板(1)与第一水平板(101)相互垂直设置,且第一水平板(101)上朝向第二水平板(201)的一侧的外壁上开设有插入槽(1011),所述第一水平板(101)通过插入槽(1011)与第二水平板(20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板(101)的前后侧壁上靠近第二垂直板(2)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一穿孔(1012),所述第二水平板(201)的前侧壁中开设有第二穿孔(2011),所述第二穿孔(2011)共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二穿孔(2011)之间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二穿孔(2011)与第一穿孔(1012)相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垂直板(1)和第二垂直板(2)上与其所对应的上螺杆(6)的位置上开设有上螺孔(1013),所述第一垂直板(1)和第二垂直板(2)上与其所对应的下螺杆(7)的位置上开设有下螺孔(1014),所述第一垂直板(1)和第二垂直板(2)分别通过其上的上螺孔(1013)与上螺杆(6)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垂直板(1)和第二垂直板(2)分别通过其上的下螺孔(1014)与下螺杆(7)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螺杆(6)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上螺杆(6)之间关于第一垂直板(1)的中心点两侧对称设置,所述下螺杆(7)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下螺杆(7)之间关于第一垂直板(1)的中心点两侧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螺杆(6)中的抵接头(602)设置在朝向梯台板(5)一侧的外壁上,且上螺杆(6)的另一端侧壁上焊接有上把手(601),所述下螺杆(7)中的抵接块(8)设置在朝向梯台板(5)一侧的外壁上,且下螺杆(7)的另一端侧壁上焊接有下把手(70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涉及建筑施工器械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第一垂直板、第二垂直板、梯台板、上螺杆和下螺杆,第一垂直板和第二垂直板的中上部侧壁中穿插有上螺杆,第一垂直板和第二垂直板的中下部侧壁中穿插有下螺杆,第一垂直板的底部旁侧壁上焊接有第一水平板,第二垂直板的底部旁侧壁上焊接有第二水平板,第一水平板的中部侧壁上套接有板套,下螺杆的末端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抵接块。本技术通过利用两个水平板的相互嵌套以及穿杆的穿插式装配,粗略调整垂直板之间间距,利用上螺杆精细调整对设计梁夹持,通过利用下螺杆和抵接块可调整梯台板的高度,稳定且持续的抵接在需要加固的设计梁的底部侧壁。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