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1873发布日期:2023-12-06 23:26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顶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房建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屋顶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1、屋顶一般是指房屋或构筑物外部的顶盖,其包括屋面和屋檐以及墙或其它支撑物以上用以支撑屋面的一切必要材料和构造等。另外,屋檐又称檐口,是指屋面与外墙墙身的交接部分。目前,为便于排放屋顶上的雨水,一般会在屋顶檐口处设置有天沟,用于承接屋顶上的雨水。另外,天沟开设有排水口,天沟位于排水口处连通有排水管。使用时,屋顶上的雨水先流入天沟内,利用排水管排放天沟内的雨水。

2、公开号cn216810674u公开了一种房建屋顶排水结构,包括屋顶和设置于屋顶下边沿处的天沟,天沟开设有排水口,天沟位于排水口处连通有排水管;天沟设置有截污件,截污件包括设置于天沟内的挡板,两个挡板分别位于天沟的两端,且挡板由天沟的端部朝向天沟的中部呈倾斜向下设置;截污件还包括用于收集挡板上落叶等杂物的收集框,收集框位于挡板的下方,且收集框位于两个挡板之间,收集框开设有多个与天沟相连通的筛孔。这种排水结构虽然能够将夹带在雨水中的落叶等杂物在水流动的作用下被排入收集框内,进入收集框内的雨水会通过设置在收集框内的筛孔被排入天沟内,而杂物则被拦截在收集框内,以此避免树叶对设置在挡板上的排水孔进行堵塞,但依然存在缺陷,缺陷主要体现在收集框,因为收集框的容积是有限的,那么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其内部会被树叶等杂物填满,填满后杂物就无法再进入收集框内,导致杂物会逐渐布满挡板,依然会对排水孔堵塞,同时屋顶处于高处,每次清理均需要爬至屋顶或借助登高件(梯子等),这些举措均具有一定危险性,并且操作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屋顶排水结构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屋顶排水结构,包括屋顶和安装于屋顶下边沿处的天沟,天沟上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处连通有排水管,天沟内还设置有两个两侧对称分布并具有预留间距的格挡架,格挡架上分布有若干排水孔,天沟具有一个基面,基面上设置有位于预留间距前端处的侧部开口,侧部开口用以置入可置于预留间距内的收集框,基面上还设置有引导单元,引导单元为收集框提供脱离天沟的移动引导,并使得收集框在发生脱离天沟的移动时呈倾斜状态,并在呈倾斜状态时能够将置于收集框内杂物清理出去。

3、进一步完善,引导单元包括两个位于侧部开口两侧对称分布的侧座,侧座具有一个组装基面,组装基面上设置有初始结点、最终结点;收集框具有两个组装配合面,每个组装配合面与对应的组装基面相接触,并设置有定位单元,定位单元处于初始结点时限定了收集框在天沟内的最终位置、处于最终结点时限定了收集框在部分脱离天沟的最终位置。

4、进一步完善,组装基面上设置有引导定位单元经引导方向由初始结点到达最终结点的第一引导通路、第二引导通路。

5、进一步完善,组装基面上设置有引导定位单元经引导方向由第一引导通路到达第二引导通路的拐点,拐点形成有在定位单元到达拐点时完全贴合在定位单元部分表面上的贴合壁。

6、进一步完善,侧座上还设置有背离组装基面的止抵侧面,定位单元上具有可以和止抵侧面相抵接并用于阻止收集框和引导单元分离的自锁结构。

7、进一步完善,收集框上设置有与侧部开口同侧的出口,出口在收集框上设置有可摆动的摆动单元,摆动单元经弯折形成两部分,一部分设置在收集框的底面,另一部分则阻挡在出口。

8、进一步完善,摆动单元阻挡在出口的部分的上边沿处设置有弯曲部。

9、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通过引导单元使得收集框能够在人为的控制下向外移动,即只需要通过带钩头的长轴类工具即可,并且在收集框向外移动的同时呈现倾斜状态,即对杂物产生一股倾斜力,同时结合摆动单元的率先摆动将需要清理的杂物率先带离收集框,提高清理效果,免去了操作的危险性,操作便捷。



技术特征:

1.一种屋顶排水结构,包括屋顶(1)和安装于屋顶(1)下边沿处的天沟(2),天沟(2)上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处连通有排水管(3),天沟(2)内还设置有两个两侧对称分布并具有预留间距的格挡架(4),格挡架(4)上分布有若干排水孔(41),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沟(2)具有一个基面(21),所述基面(21)上设置有位于预留间距前端处的侧部开口(21-a),所述侧部开口(21-a)用以置入可置于预留间距内的收集框(5),所述基面(21)上还设置有引导单元(6),所述引导单元(6)为所述收集框(5)提供脱离所述天沟(2)的移动引导,并使得所述收集框(5)在发生脱离所述天沟(2)的移动时呈倾斜状态,并在呈倾斜状态时能够将置于所述收集框(5)内杂物清理出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单元(6)包括两个位于所述侧部开口(21-a)两侧对称分布的侧座(61),所述侧座(61)具有一个组装基面(61-a),所述组装基面(61-a)上设置有初始结点(61-a1)、最终结点(61-a2);所述收集框(5)具有两个组装配合面(51),每个所述组装配合面(51)与对应的所述组装基面(61-a)相接触,并设置有定位单元(51-a),所述定位单元(51-a)处于所述初始结点(61-a1)时限定了所述收集框(5)在所述天沟(2)内的最终位置、处于所述最终结点(61-a2)时限定了所述收集框(5)在部分脱离所述天沟(2)的最终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顶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基面(61-a)上设置有引导所述定位单元(51-a)经引导方向由所述初始结点(61-a1)到达所述最终结点(61-a2)的第一引导通路(61-a3)、第二引导通路(61-a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顶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基面(61-a)上设置有引导所述定位单元(51-a)经引导方向由所述第一引导通路(61-a3)到达所述第二引导通路(61-a4)的拐点(61-a5),所述拐点(61-a5)形成有在所述定位单元(51-a)到达所述拐点(61-a5)时完全贴合在定位单元(51-a)部分表面上的贴合壁(61-a5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顶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座(61)上还设置有背离所述组装基面(61-a)的止抵侧面(61-b),所述定位单元(51-a)上具有可以和所述止抵侧面(61-b)相抵接并用于阻止所述收集框(5)和所述引导单元(6)分离的自锁结构(51-a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框(5)上设置有与所述侧部开口(21-a)同侧的出口(52),所述出口(52)在所述收集框(5)上设置有可摆动的摆动单元(7),所述摆动单元(7)经弯折形成两部分,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收集框(5)的底面,另一部分则阻挡在所述出口(5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屋顶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单元(7)阻挡在所述出口(52)的部分的上边沿处设置有弯曲部(71)。


技术总结
一种屋顶排水结构,包括屋顶和安装于屋顶下边沿处的天沟,天沟上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处连通有排水管,天沟具有一个基面,基面上设置有位于预留间距前端处的侧部开口,侧部开口用以置入可置于预留间距内的收集框,基面上还设置有引导单元,引导单元为收集框提供脱离天沟的移动引导,并使得收集框在发生脱离天沟的移动时呈倾斜状态,并在呈倾斜状态时能够将置于收集框内杂物清理出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引导单元使得收集框能够在人为的控制下向外移动,并且在收集框向外移动的同时呈现倾斜状态,即对杂物产生一股倾斜力,同时结合摆动单元率先摆动将需要清理的杂物率先带离收集框,提高清理效果,免去了操作的危险性,操作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军,胡黎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龙泉市欧源市政园林养护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