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浆用搅拌机及制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39623发布日期:2023-11-22 22:53阅读:32来源:国知局
制浆用搅拌机及制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制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浆用搅拌机及制浆系统。


背景技术:

1、制浆指的是将水和固体原料(如黏土、水泥等)混合制成浆液的过程。在实际操作中,为了获取不同目标水料比的浆液,首先需要利用搅拌机将水和固体原料进行搅拌以制备出符合特定水料比的原浆。

2、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制浆用搅拌机容易出现搅拌不均匀、不充分的问题,且还需要外部额外用水冲刷部分零件以降温,无法有效地实现自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制浆用搅拌机,能够实现混合物料的充分搅拌。

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制浆用搅拌机的制浆系统。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制浆用搅拌机,包括物料桶、搅拌装置和输送装置;

5、所述物料桶用于盛放混合物料,所述物料桶具有出料口;

6、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物料桶的一侧且与所述出料口连通,用于对所述物料桶传送的混合物料进行搅拌;以及

7、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将搅拌后的混合物料送入所述物料桶;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搅拌装置连通,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物料桶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均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的连通口位于所述搅拌装置和所述第一管道上的单向阀之间;所述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的连通口位于所述第三管道上的两个单向阀之间;

8、当所述搅拌装置工作时,所述第一管道上的单向阀关闭,所述第二管道上的单向阀打开,所述第三管道上靠近所述物料桶一侧的单向阀打开,所述第三管道上远离所述物料桶一侧的单向阀关闭。

9、根据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物料桶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过滤筛。

10、根据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竖直布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下端,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具有中空的腔体结构且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腔体连通,所述第一壳体的腔体内设置有用于搅拌混合物料的搅拌机构;所述第二壳体的腔体与所述出料口连通,使得所述物料桶中的混合物料经所述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壳体进入所述第一壳体进行搅拌。

11、根据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搅拌装置还包括第三壳体、第四壳体和搅拌电机,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第四壳体依次竖直布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上端,所述搅拌电机安装在所述第四壳体的上端;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和多个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竖直布置,多个所述搅拌叶片竖直均布分散在所述搅拌轴的下端并与所述搅拌轴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的腔体后与所述搅拌电机的电机轴连接。

12、根据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壳体的下部侧壁周向开设有多个用于散热的缺口槽。

13、根据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搅拌机构还包括支撑板和连接筒,所述支撑板水平布置在所述搅拌轴的底端,所述支撑板整体呈圆盘状,且其边缘处与所述第一壳体的腔体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接筒竖直布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上端,所述连接筒具有中空的腔体结构,多个所述搅拌叶片竖直均布在所述连接筒的周向外侧壁上并与所述支撑板的上端抵接,所述连接筒插入搅拌轴并与所述搅拌轴过盈连接。

14、根据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壳体的腔体内使得所述第一管道的腔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的腔体连通;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伸入所述物料桶的上部腔体内使得所述第三管道的腔体与所述物料桶的腔体连通。

15、根据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管道伸入所述物料桶的一端的侧壁上朝向所述物料桶的中心开设有成条形的回流口。

16、根据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流转箱,所述流转箱具有中空的腔体结构,所述流转箱水平设置在所述物料桶的外部底端且所述流转箱的腔体与所述物料桶的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壳体的腔体均连通。

1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浆用搅拌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水和固体原料在物料桶中混合形成混合料后被送入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搅拌装置再将搅拌后的混合物料通过输送装置送入物料桶中。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第一管道与搅拌装置连通,第三管道与物料桶连通,第二管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道和第三管道连通;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均设置有单向阀;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连通口位于物料桶和第一管道上的单向阀之间;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的连通口位于第三管道上的两个单向阀之间;当搅拌装置工作时,第一管道上的单向阀关闭,以防止混合物料排到外界;第二管道上的单向阀打开,第三管道上靠近物料桶一侧的单向阀打开,第三管道上远离物料桶一侧的单向阀关闭。如此设置,使得第二管道与第三管道连通,形成闭合管路,混合物料可以被循环往复地经过搅拌装置的搅拌,从而能够使物料搅拌均匀,并且充分。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制浆系统,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制浆用搅拌机。

1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浆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制浆用搅拌机,因此,具有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制浆用搅拌机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20、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制浆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桶(100)、搅拌装置(200)和输送装置(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浆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桶(100)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过滤筛(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浆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200)包括竖直布置的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所述第一壳体(210)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20)的下端,所述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均具有中空的腔体结构且所述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的腔体连通,所述第一壳体(210)的腔体内设置有用于搅拌混合物料的搅拌机构(211);所述第二壳体(220)的腔体与所述出料口连通,使得所述物料桶(100)中的混合物料经所述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壳体(220)进入所述第一壳体(210)进行搅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浆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200)还包括第三壳体(230)、第四壳体(240)和搅拌电机(250),所述第三壳体(230)和所述第四壳体(240)依次竖直布置在所述第二壳体(220)的上端,所述搅拌电机(250)安装在所述第四壳体(240)的上端;所述搅拌机构(211)包括搅拌轴(2112)和多个搅拌叶片(2111),所述搅拌轴(2112)竖直布置,多个所述搅拌叶片(2111)竖直均布分散在所述搅拌轴(2112)的下端并与所述搅拌轴(2112)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2112)的上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壳体(210)、第二壳体(220)、第三壳体(230)和第四壳体(240)的腔体后与所述搅拌电机(250)的电机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浆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壳体(230)的下部侧壁周向开设有多个用于散热的缺口槽(23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浆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搅拌机构(211)还包括支撑板(2113)和连接筒(2114),所述支撑板(2113)水平布置在所述搅拌轴(2112)的底端,所述支撑板(2113)整体呈圆盘状,且其边缘处与所述第一壳体(210)的腔体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接筒(2114)竖直布置在所述支撑板(2113)的上端,所述连接筒(2114)具有中空的腔体结构,多个所述搅拌叶片(2111)竖直均布在所述连接筒(2114)的周向外侧壁上并与所述支撑板(2113)的上端抵接,所述连接筒(2114)插入搅拌轴(2112)并与所述搅拌轴(2112)过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浆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310)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壳体(210)的腔体内使得所述第一管道(310)的腔体与所述第一壳体(210)的腔体连通;所述第三管道(330)的一端伸入所述物料桶(100)的上部腔体内使得所述第三管道(330)的腔体与所述物料桶(100)的腔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制浆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道(330)伸入所述物料桶(100)的一端的侧壁上朝向所述物料桶(100)的中心开设有成条形的回流口(331)。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浆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转箱(400),所述流转箱(400)具有中空的腔体结构,所述流转箱(400)水平设置在所述物料桶(100)的外部底端且所述流转箱(400)的腔体与所述物料桶(100)的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壳体(220)的腔体均连通。

10.一种制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浆用搅拌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制浆用搅拌机及制浆系统,该制浆用搅拌机包括物料桶、搅拌装置和输送装置;物料桶用于盛放混合物料,物料桶具有出料口;搅拌装置设置在物料桶的一侧且与出料口连通,用于对物料桶传送的混合物料进行搅拌;输送装置将搅拌后的混合物料送入物料桶;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第一管道与搅拌装置连通,第三管道与物料桶连通,第二管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道和第三管道连通;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均设置有单向阀;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连通口位于物料桶和第一管道上的单向阀之间;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的连通口位于第三管道上的两个单向阀之间。

技术研发人员:段吉鸿,范涛,张晓勤,吴蓉,火艳,陈建林,孙鸿飞,张志江,黄建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咨询规划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