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耗能自复位柱脚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74305发布日期:2023-12-14 10:0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耗能自复位柱脚节点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混凝土柱消能减震,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耗能自复位柱脚节点。


背景技术:

1、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传统的现浇结构主要通过自身的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一旦残余变形过大,震后将很难修复。近几年,采用预应力筋连接的自复位结构逐渐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尤其是在装配式结构上,通过预应力筋和耗能元件连接装配式构件的做法已成为自复位结构的主要发展趋势。

2、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梁柱节点,而对于柱脚节点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目前现有的自复位柱脚节点中,耗能元件常常采用铅阻尼器或油阻尼器等套筒阻尼器,此类耗能元件虽然能够有效耗散地震能量,但在柱脚节点处很容易发生损坏,由于其结构相对复杂,成本相对较高,受损后的修复和更换都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亟需一种装配式耗能自复位柱脚节点,耗能元件在受损后能够进行自修复或快速拆卸、更换,对于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耗能自复位柱脚节点,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耗能自复位柱脚节点,包括柱体,所述柱体的下部对称设置有自复位耗能组件,所述自复位耗能组件用于对所述柱体进行限位,所述柱体、所述自复位耗能组件的底面均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背离所述柱体的一侧中心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中心可拆卸连接有预应力组件,所述预应力组件依次贯穿所述凹槽、所述柱体并与所述柱体的顶面可拆卸连接,所述预应力组件用于增加所述柱体的抗弯能力;所述自复位耗能组件包括l形耗能软钢,所述l形耗能软钢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部,两个所述支撑部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若干个超弹性sma棒。

3、优选的,所述柱体包括外钢管和内钢管,所述内钢管套设在所述外钢管内,所述外钢管与所述内钢管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外钢管、所述内钢管的顶面均固定连接有上端板,所述外钢管、所述内钢管背离所述上端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下端板。

4、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内钢管相连通。

5、优选的,所述l形耗能软钢包括第一软钢,所述第一软钢通过若干个穿心螺栓与所述外钢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软钢背离所述外钢管的一侧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软钢,所述第二软钢通过若干个高强螺栓与所述基座可拆卸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二软钢的中部设置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背离所述基座设置,所述第一软钢与所述第二软钢之间垂直设置。

7、优选的,所述支撑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软钢背离所述外钢管、所述第二软钢背离所述基座的一侧。

8、优选的,所述支撑部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加劲肋,所述固定板、所述加劲肋均与所述l形耗能软钢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超弹性sma棒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端部均通过锚具与所述固定板可拆卸连接。

9、优选的,所述预应力组件包括预应力钢绞线,所述预应力钢绞线设置在所述内钢管内,所述预应力钢绞线贯穿所述通孔、所述上端板的两端均可拆卸连接有张拉端锚具。

10、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柱体的柱脚节点位置设置的自复位耗能组件能够提供耗能能力以及限制柱体产生较大水平位移的能力,当遇到小震时,柱脚节点的变形可自我复原;当遇到大震后,能够对损坏的自复位耗能组件进行快速的拆卸、更换。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耗能自复位柱脚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所述柱体的下部对称设置有自复位耗能组件,所述自复位耗能组件用于对所述柱体进行限位,所述柱体、所述自复位耗能组件的底面均设置有基座(5),所述基座(5)背离所述柱体的一侧中心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中心可拆卸连接有预应力组件,所述预应力组件依次贯穿所述凹槽、所述柱体并与所述柱体的顶面可拆卸连接,所述预应力组件用于增加所述柱体的抗弯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耗能自复位柱脚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包括外钢管(3)和内钢管(11),所述内钢管(11)套设在所述外钢管(3)内,所述外钢管(3)与所述内钢管(11)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外钢管(3)、所述内钢管(11)的顶面均固定连接有上端板(2),所述外钢管(3)、所述内钢管(11)背离所述上端板(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下端板(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耗能自复位柱脚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内钢管(11)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耗能自复位柱脚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耗能软钢(12)包括第一软钢,所述第一软钢通过若干个穿心螺栓(6)与所述外钢管(3)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软钢背离所述外钢管(3)的一侧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软钢,所述第二软钢通过若干个高强螺栓(10)与所述基座(5)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耗能自复位柱脚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软钢的中部设置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背离所述基座(5)设置,所述第一软钢与所述第二软钢之间垂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耗能自复位柱脚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软钢背离所述外钢管(3)、所述第二软钢背离所述基座(5)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耗能自复位柱脚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加劲肋(8),所述固定板、所述加劲肋(8)均与所述l形耗能软钢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超弹性sma棒(7)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端部均通过锚具(9)与所述固定板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耗能自复位柱脚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组件包括预应力钢绞线(13),所述预应力钢绞线(13)设置在所述内钢管(11)内,所述预应力钢绞线(13)贯穿所述通孔、所述上端板(2)的两端均可拆卸连接有张拉端锚具(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装配式耗能自复位柱脚节点,包括柱体,柱体的下部对称设置有自复位耗能组件,自复位耗能组件用于对柱体进行限位,柱体、自复位耗能组件的底面均设置有基座,基座背离柱体的一侧中心开设有凹槽,凹槽的中心可拆卸连接有预应力组件,预应力组件依次贯穿凹槽、柱体并与柱体的顶面可拆卸连接,预应力组件用于增加柱体的抗弯能力;自复位耗能组件包括L形耗能软钢,L形耗能软钢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部,两个支撑部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若干个超弹性SMA棒。本技术的自复位耗能组件不仅能够自我复原,还能够对损坏的自复位耗能组件进行快速的拆卸、更换。

技术研发人员:祁皑,周怡霖,施城正,种迅,颜学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九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