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风振效应的高层建筑加固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0975发布日期:2023-12-06 23:08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少风振效应的高层建筑加固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少风振效应的高层建筑加固构造,属于高层建筑防振。


背景技术:

1、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通常受刚度而不是强度要求制约。土木工程设计技术、施工方法和材料质量的发展导致超高层建筑的灵活性和固有阻尼不足。这些建筑物在强风事件中的主要问题是建筑晃动对居住者产生的不适。有必要限制这种由风引起的振动,以提高超高层建筑的居住舒适度和结构安全性。

2、近几十年来,高层建筑的风致振动控制一直是许多研究的主题。调谐质量阻尼器系统和调谐晃动或液柱阻尼器是近来广泛使用的高层建筑抑振系统。目前大多数如调谐质量阻尼器系统tmd等系统需要在建筑修建中就修筑进建筑中。同时实际的抑振效果未知,需要在未来建筑的生命周期中对其进行验证。对于已建成的高层建筑,加装tmd过程复杂、难度较大、造价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高层建筑防振加装调谐质量阻尼器系统过程复杂、难度较大、造价较高。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少风振效应的高层建筑加固构造,包括内部结构、外部结构和阻尼器,所述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间隔设置,且阻尼器间隔设置在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之间的间隙内,阻尼器的两端分别与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连接。

3、其中,上述结构中所述外部结构为多块,数量不少于2块且不大于5块。

4、其中,上述结构中所述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之间的间距不小于0.5m且不大于2m。

5、其中,上述结构中相邻外部结构之间的距离不低于0.5m且不高于3m。

6、其中,上述结构中所述外部结构为网架结构,内部结构为钢混结构。

7、其中,上述结构中每一块外部结构与内部结构之间的阻尼器每个面垂直方向不少于2个,水平方向不少于3个。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通过外部结构和阻尼器对风压进行消能,从而有效减少建筑结构的风振效应,同时能有效控制高层建筑的风振振幅,这种措施是从大量试验中比选得到。同时对于高层建筑的风致振动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同时具有较好的施工性能。可以运用在既有高层建筑的加固改造中,也可以运用在新建高层建筑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经济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减少风振效应的高层建筑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结构(3)、外部结构(2)和阻尼器(1),所述内部结构(3)和外部结构(2)间隔设置,且阻尼器(1)间隔设置在内部结构(3)和外部结构(2)之间的间隙内,阻尼器(1)的两端分别与内部结构(3)和外部结构(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风振效应的高层建筑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结构(2)为多块,数量不少于2块且不大于5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风振效应的高层建筑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结构(3)与外部结构(2)之间的间距不小于0.5m且不大于2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风振效应的高层建筑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相邻外部结构(2)之间的距离不低于0.5m且不高于3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风振效应的高层建筑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结构(2)为网架结构,内部结构(3)为钢混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风振效应的高层建筑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每一块外部结构(2)与内部结构(3)之间的阻尼器(1)每个面垂直方向不少于2个,水平方向不少于3个。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少风振效应的高层建筑加固构造,属于高层建筑防振技术领域。本结构包括内部结构(3)、外部结构(2)和阻尼器(1),所述内部结构(3)和外部结构(2)间隔设置,且阻尼器(1)间隔设置在内部结构(3)和外部结构(2)之间的间隙内,阻尼器(1)的两端分别与内部结构(3)和外部结构(2)连接。本结构通过外部结构(2)和阻尼器(1)对风压进行消能,从而有效减少建筑结构的风振效应,能有效控制高层建筑的风振振幅。解决了现有高层建筑防振加装调谐质量阻尼器系统过程复杂、难度较大、造价较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朱皓,蒋媛,王贞琴,原先凡,张仲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