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顶升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77935发布日期:2023-11-18 00:4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物顶升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物顶升限位装置,具体是一种建筑物顶升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1、一些具有纪念意义或者价值较高的建筑物在经历一定的年限后,则需要进行改造和修复,甚至由于建筑物功能变更以及运营需要,需要对主体建筑裙房进行整体提升,在对主体建筑进行提升时,则需要利用顶升进行辅助作用;

2、现有的顶升包括托板、升降装置、固定装置等结构组成,利用托板将固定装置固定在建筑的梁或者板上,随后打开升降装置,使得建筑主体升起;

3、但是由于建筑物的装量并不是均匀分布,建筑在利用顶升上升的过程中,会发生横向偏移,会导致建筑脱离预定轨道,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现有的顶升在作用时,由于建筑底部荷载分布不均匀,使得顶升在作用时,不能精准控制建筑的上升高度,影响后续的施工作业,使得相关作业的效率较低;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建筑物顶升限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建筑物顶升限位装置现存的一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物顶升限位装置。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建筑物顶升限位装置,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顶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固接有托板;所述液压缸上安装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液压缸的一侧安装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侧面偏上的位置固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端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通过销轴转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端面上等距安装有一号轮齿;所述转动杆上安装有套环;所述套环靠近液压缸的侧面上固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端部固接有限位板;

3、所述固定底座的侧面偏下的位置固接有作用箱;所述作用箱的内部开设有作用腔;所述作用腔的一端开设有作用孔;所述作用孔与外界贯通;所述作用腔的内壁端面上安装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端部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端部固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侧面上固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通过销轴转动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转动杆的侧面底部;实现了建筑移动过程中的限位作用。

4、优选的,所述套环的内部开设有贯穿腔;所述套环通过贯穿腔套设在转动杆的截面外部;所述套环内部偏心位置开设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的一侧与贯穿腔连通;所述转动腔的内壁一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安装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端部安装有一号齿轮;所述一号齿轮与一号轮齿啮合;实现了对限位板高度的调整。

5、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两侧面上刻画有刻度尺;所述限位板的作用范围与托板的运动范围不相交;所述第一弹簧未作用时不发生形变;保证了限位装置能够顺利发挥作用。

6、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上安装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升降孔;所述固定杆顶部中部位置贯穿开设有升降孔;所述升降孔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侧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端面上等距安装二号轮齿;实现了升降杆的升降作用。

7、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底部靠近升降孔的位置固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安装有小马达;所述小马达的输出轴端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端部安装有二号齿轮;所述二号齿轮与二号轮齿啮合;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升降杆的两侧面上刻画有刻度尺;做到了提供动力的作用。

8、优选的,所述托板靠近升降杆的侧面上固接有结构箱;所述结构箱的内部开设有结构腔;所述结构腔的一端开设有结构孔;所述结构孔与外界贯通;所述结构腔的两侧面上固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截面外部转动套设有定位杆;所述结构腔的内壁底面上安装有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器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与定位杆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定位杆的作用范围与定位板的作用范围相交;所述第二弹簧未作用时不发生形变;保证了建筑升降高度的精准性。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装置的结构设计,将液压缸放置在待提升建筑的边缘位置,打开转动腔内部的电机,中心轴带动一号齿轮转动,在一号轮齿的作用下,套环带动横杆沿转动杆运动,在刻度尺的配合下,限位板随之运动至指定的位置,而后,液压缸作用,伸缩杆带动托板向上运动,托板带动建筑随之向上运动,建筑主体上升的过程中若出现偏移的现象,建筑侧面会与限位板相接触,限位板受力,转动杆以转动槽为中心转动,转动杆底部转动并向推杆施加推力,在推板与连接片的作用下,作用箱内部的第一弹簧受力压缩,并向传感器施加作用力,传感器作用发出预警,可对作用中的顶升进行调整,避免了建筑发生过度的横向偏移,保证了建筑始终在预定的轨道运动。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装置的结构设计,打开固定框内部的小马达,转动轴带动二号齿轮转动,在二号轮齿的配合下,升降杆带动定位板沿升降孔向上运动,在刻度尺的作用下,将定位板调整到指定的高度,在托板带动建筑主体上升的过程中,结构箱中的定位杆上升,在定位杆运动至定位板的底部端面时,定位杆受到向下的作用力,在固定轴的配合下,定位杆向第二弹簧施加作用力,第二弹簧受力收缩并向压力感应器施加作用力,压力感应器受力发出信号,液压缸停止作用,精准控制了建筑的上升高度,保证了后续的施工作业能够顺利进行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物顶升限位装置,包括液压缸(1);所述液压缸(1)的顶部安装有伸缩杆(2);所述伸缩杆(2)的顶部固接有托板(3);所述液压缸(1)上安装有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底座(401);所述液压缸(1)的一侧安装有固定底座(401);所述固定底座(401)的侧面偏上的位置固接有固定杆(402);所述固定杆(402)的端部开设有转动槽(403);所述转动槽(403)的内部通过销轴转动安装有转动杆(404);所述转动杆(404)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端面上等距安装有一号轮齿(405);所述转动杆(404)上安装有套环(406);所述套环(406)靠近液压缸(1)的侧面上固接有横杆(412);所述横杆(412)的端部固接有限位板(4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顶升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406)的内部开设有贯穿腔(407);所述套环(406)通过贯穿腔(407)套设在转动杆(404)的截面外部;所述套环(406)内部偏心位置开设有转动腔(408);所述转动腔(408)的一侧与贯穿腔(407)连通;所述转动腔(408)的内壁一端安装有电机(409);所述电机(409)的输出轴端部安装有中心轴(410);所述中心轴(410)的端部安装有一号齿轮(411);所述一号齿轮(411)与一号轮齿(405)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物顶升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404)的两侧面上刻画有刻度尺(422);所述限位板(413)的作用范围与托板(3)的运动范围不相交;所述第一弹簧(418)未作用时不发生形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物顶升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402)上安装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升降孔(501);所述固定杆(402)顶部中部位置贯穿开设有升降孔(501);所述升降孔(501)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杆(502);所述升降杆(502)的侧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端面上等距安装二号轮齿(5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物顶升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402)的底部靠近升降孔(501)的位置固接有固定框(504);所述固定框(504)的内部安装有小马达(505);所述小马达(505)的输出轴端部安装有转动轴(506);所述转动轴(506)的端部安装有二号齿轮(507);所述二号齿轮(507)与二号轮齿(503)啮合;所述升降杆(502)的顶部安装有定位板(508);所述升降杆(502)的两侧面上刻画有刻度尺(4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物顶升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3)靠近升降杆(502)的侧面上固接有结构箱(509);所述结构箱(509)的内部开设有结构腔(510);所述结构腔(510)的一端开设有结构孔(511);所述结构孔(511)与外界贯通;所述结构腔(510)的两侧面上固接有固定轴(512);所述固定轴(512)的截面外部转动套设有定位杆(513);所述结构腔(510)的内壁底面上安装有压力感应器(514);所述压力感应器(514)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弹簧(515);所述第二弹簧(515)的顶部与定位杆(513)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定位杆(513)的作用范围与定位板(508)的作用范围相交;所述第二弹簧(515)未作用时不发生形变。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建筑物顶升限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物顶升限位装置,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上安装有限位装置;所述固定底座的侧面偏上的位置固接有固定杆;所述转动杆上安装有套环;所述横杆的端部固接有限位板;所述作用箱的内部开设有作用腔;所述传感器的端部安装有第一弹簧;接片上通过销轴转动安装有推杆;所述固定杆上安装有定位装置;所述升降孔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固定轴的截面外部转动套设有定位杆;所述压力感应器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弹簧;通过限位装置与定位装置的共同作用,避免了建筑发生过度的横向偏移,保证了建筑始终在预定的轨道运动,精准控制了建筑的上升高度。

技术研发人员:尹天军,蒋岩峰,涂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先为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