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屋面保温隔热一体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54330发布日期:2023-12-14 02:46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屋面保温隔热一体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屋面保温隔热一体化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对建筑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很多新建的建筑都具有了更加良好的综合性能。当前的建筑不仅具有更高的强度和使用寿命,而且具有更好的隔热保温性。

2、屋面就是建筑物屋顶的表面,他主要是指屋脊与屋檐之间的部分,这一部分占据了屋顶的较大面积,或者说屋面是屋顶中面积较大的部分,多数人们选择房屋的时候不喜欢选最顶层,首先因为楼顶的空间较小反而最顶层夏天受太阳直射温度很高,不容易降温,传统的屋面隔热常采用保温板进行隔热,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屋面保温隔热一体化结构,解决了屋顶照射过程中温度过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建筑屋面保温隔热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顶面和下顶面,所述上顶面和下顶面之间设有中空层,所述上顶面内部整列设有若干吸热管,所述吸热管之间通过连接管首尾连接,所述上顶面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与上顶面的上外面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吸热管连接。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顶面和下顶面之间通过中间层隔开,使得在太阳照射下上顶面的温度较高,下顶面的温度较低,且进水管在下雨天时让雨水进入吸热管中,也可自行加水,通过水的比热容较大,可以吸收较大的热量,减少屋顶的温度。

5、作为优选,所述上顶面和下顶面边缘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中空层连通。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起支撑作用,连接上顶面与下顶面,通过通风口使得中间层内的空气能够流动起来,使得中间层的热量能够快速散发出去。

7、作为优选,所述吸热管内设有导热杆,所述导热杆从吸热管下方穿出进入中空层,所述导热杆位于中空层的那段设有散热板。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杆为金属杆,优选为铜管,导热性好且不易生锈,导热管将吸热管内水的热量传导至下方的散热板中,在中间层的空气进行流动时,会将散热板携带的热量给带走,有效减少屋顶热量。

9、作为优选,所述下顶面的上端面设有防水层。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水层防止雨水通过下顶面进入屋内。

11、作为优选,所述下顶面的上端面设有斜面,位于斜面低部的连接板处设有出口。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入中间层的雨水或其他杂物能够沿着斜面流下或滚落下来,从出口处排出。

13、作为优选,其中一个源流进水管的吸热管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吸热管的上半部连接,所述出水管从侧面伸出屋面。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热管内溢出的水能够从出水管排出。

15、作为优选,所述通风口处安装有防护网。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网防止杂物进入到中间层内部。

17、作为优选,所述出口处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两端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分别与出口两侧旋转连接,所述挡板将出口挡住,且出口向内的那侧设有挡块,所述挡块将挡板挡住,防止其向内旋转。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只能往外旋转,使得外部的物体进入时挡板会将外部物体挡住,使得其不能从外部进入中间层,而中间层的水流能够沿着斜面下流将挡板向外推开而排出。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通过吸热管内的水用来吸热,有效降低屋顶的面积;2、雨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吸热管中,有效节约能源;3、吸热管通过导热杆和散热板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屋面保温隔热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顶面(1)和下顶面(7),所述上顶面(1)和下顶面(7)之间设有中空层,所述上顶面(1)内部整列设有若干吸热管(11),所述吸热管(11)之间通过连接管(15)首尾连接,所述上顶面(1)设有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一端与上顶面(1)的上外面连通,所述进水管(2)的另一端与吸热管(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面保温隔热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面(1)和下顶面(7)边缘之间设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上设有通风口(5),所述通风口(5)与中空层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面保温隔热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管(11)内设有导热杆(12),所述导热杆(12)从吸热管(11)下方穿出进入中空层,所述导热杆(12)位于中空层的那段设有散热板(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面保温隔热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顶面(7)的上端面设有防水层(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面保温隔热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顶面(7)的上端面设有斜面(10),位于斜面(10)低部的连接板(4)处设有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面保温隔热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源流进水管(2)的吸热管(11)连接有出水管(3),所述出水管(3)与吸热管(11)的上半部连接,所述出水管(3)从侧面伸出屋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面保温隔热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5)处安装有防护网。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面保温隔热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处设有挡板(8),所述挡板(8)两端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分别与出口两侧旋转连接,所述挡板(8)将出口挡住,且出口向内的那侧设有挡块(14),所述挡块(14)将挡板(8)挡住,防止其向内旋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屋面保温隔热一体化结构,包括上顶面和下顶面,所述上顶面和下顶面之间设有中空层,所述上顶面内部整列设有若干吸热管,所述吸热管之间通过连接管首尾连接,所述上顶面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与上顶面的上外面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吸热管连接,解决了屋顶照射过程中温度过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蒋恒樟,吴秀德,石敏珍,杨芝燕,柳佳佳,郭秀晓,毛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汇经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