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高大支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12183发布日期:2024-04-18 17:25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式高大支模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式高大支模架。


背景技术:

1、建筑支模架是在建筑施工中用于支撑、固定和保护建筑结构物的一种设备,其作用包括支撑临时结构物、加固建筑施工中暂时性的结构、分担和传递荷载、维护工作安全等,框架结构轴距排布均匀,梁板结构基本一致,具有可操作性,然而当项目工期紧、任务重,需要同时将多个支模架插入施工,且均为超高支模,一次投入周转材量大,并且后续拆模工作量大,导致场地清理移交慢,影响工序穿插施工进度,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一种可移动式高大支模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2、专利“cn214883859u”公开一种简易移动式支模架,包括支撑升降装置、移动装置和满堂盘扣支架;支撑升降装置和移动装置设于满堂盘扣支架的下方,支撑升降装置用于支撑升降满堂盘扣支架以支设模板,移动装置用于移动满堂盘扣支架;移动装置包括第一工字钢、第二工字钢、第三工字钢和承重轮架,第一工字钢设于满堂盘扣支架的下方,所述第三工字钢的一端与第一工字钢接触未连接,另一端与承重轮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工字钢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工字钢,两侧的第二工字钢呈v字型结构,另一端连接第一工字钢。

3、上述移动式支模架的缺点是:

4、1、承重轮固定在满堂盘扣支架底部,平时满堂支架搭建与运输都是承重轮在承重,容易损坏;

5、2、通过千斤顶调节高度进行对模板支撑,千斤顶负载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工作,不安全。公开于以上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皆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移动式高大支模架。

2、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可移动式高大支模架,包括底座、满堂架以及承重轮,所述底座包括上层底梁、下层底梁,两个以上所述上层底梁与两个以上所述下层底梁相互层叠固定,所述上层底梁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承重轮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孔与安装板之间通过安装螺栓和安装螺母连接,使得所述承重轮可拆卸地安装在上层底梁与地面之间;所述满堂架包括立杆,两个以上所述立杆均布固定在下层底梁上,两个以上所述立杆的中部之间设置有脚手板,所述立杆顶部设置有可调顶托。

4、具体的,立杆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满堂架外部固定物和/或移动物连接的连接钢管。

5、具体的,相邻两个所述立杆之间沿其高度方向均布固定有水平杆,上下相邻两个所述水平杆之间通过斜拉杆相连,上下相邻两个所述斜拉杆之间呈v字形设置。

6、具体的,所述立杆之间还设置有水平剪刀撑。

7、具体的,满堂架的外侧设置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两端分别与脚手板和立杆的连接节点、下层底梁斜拉结。

8、具体的,位于脚手板外围的所述立杆的外部上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围栏。

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下层底梁底座,本身结构稳定,在支模施工中与底面面接触,且接触面积大,保证施工安全及施工精度;满堂架体采用可调顶托,在拆除支模和相关连杆件后通过调节下行高度范围获得顶升空间,然后即可使用顶升器对架体和底座整体顶升,通过安装承重轮本架体可实现移动式周转,拆除的物料可以堆放于脚手板上一同周转;

11、2、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只需投入四分之一材料,大大减少周转材料一次投入量,提高周转率,降低成本,可减少搭拆架体工作量,减少材料周转时间,提高拆模效率,大大提高了场地移交效率,利于后续穿插施工,加快施工进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移动式高大支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满堂架以及承重轮(7),所述底座包括上层底梁(4)、下层底梁(1),两个以上所述上层底梁(4)与两个以上所述下层底梁(1)相互层叠固定,所述上层底梁(4)设置有安装孔(10),所述承重轮(7)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2),所述安装孔(10)与安装板(12)之间通过安装螺栓(14)和安装螺母(13)连接,使得所述承重轮(7)可拆卸地安装在上层底梁(4)与地面之间;所述满堂架包括立杆(6),两个以上所述立杆(6)均布固定在下层底梁(1)上,两个以上所述立杆(6)的中部之间设置有脚手板(8),所述立杆(6)顶部设置有可调顶托(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高大支模架,其特征在于:立杆(6)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满堂架外部固定物和/或移动物连接的连接钢管(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高大支模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立杆(6)之间沿其高度方向均布固定有水平杆(11),上下相邻两个所述水平杆(11)之间通过斜拉杆(5)相连,上下相邻两个所述斜拉杆(5)之间呈v字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高大支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6)之间还设置有水平剪刀撑(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高大支模架,其特征在于:满堂架的外侧设置有钢丝绳(2),所述钢丝绳(2)两端分别与脚手板(8)和立杆(6)的连接节点、下层底梁(1)斜拉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高大支模架,其特征在于:位于脚手板(8)外围的所述立杆(6)的外部上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围栏(9)。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可移动式高大支模架,包括底座、满堂架以及承重轮,底座包括上层底梁、下层底梁,两个以上上层底梁、两个以上下层底梁相互层叠固定,其中上层底梁与地面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顶升器的空间;满堂架包括立杆,两个以上立杆均布固定在下层底梁上,两个以上立杆的中部之间设置有脚手板,立杆顶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模板的可调顶托,可调顶托设置有一定的下行高度范围,通过顶升器顶升底座和满堂架,使得承重轮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上层底梁的底部。本技术通过上下层底梁底座和可调顶托配合可实现移动式周转同时能保证架体强度与施工精度,因此了提高周转率。

技术研发人员:熊家铭,曹珊,邱壮丰,钟远洛,杨蕾,褚运喜,陈晓康,姚寿朋,梁训杰,石小春,梁吉耀,韦振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4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