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式投影展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75114发布日期:2024-04-18 20:48阅读:10来源:国知局
立体式投影展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场馆布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立体式投影展厅结构。


背景技术:

1、在传统的展厅中,大多是利用投影仪产生2d图像投射至展厅上、下、右、左、前、后中的一个或多个面来实现展示的目的,但此方法往往只能形成平面观看效果,平面观看效果单一,很难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因此亟待设计一种能够产生立体观看效果的展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体式投影展厅结构。

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体式投影展厅结构,包括展厅主体、前投影面、后投影面、右投影面、左投影面、下投影面、投影仪以及相互对称布置的右投影墙体组与左投影墙体组;每个投影墙体组均包括多个错落布置的投影墙体;

3、前投影面、后投影面、右投影面、左投影面、下投影面以及投影墙体均设置在展厅主体内;前投影面、后投影面、右投影面、左投影面、下投影面构成投影空间;

4、展厅主体内设置有多个与水平面相互平行的桁架结构,投影墙体均安装在桁架结构上,且位于所述投影空间中,所述投影墙体均平行于后投影面布置;

5、所述投影仪的数量为多个,且隐藏式机位布局于展厅主体内;多个投影仪分别投影于前投影面、后投影面、右投影面、左投影面、下投影面以及多个投影墙体上。

6、优选的,还包括天花板,所述天花板与展厅主体顶面形成投影仪容纳空间;

7、所述隐藏式机位布局为投影仪所具有的机身位于投影仪容纳空间,投影仪所具有的镜头通过天花上开的洞延伸出投影仪容纳空间。

8、优选的,左投影墙体组包括3个投影墙体,分别为第一投影墙体、第二投影墙体以及第三投影墙体;右投影墙体组包括3个投影墙体,分别为第四投影墙体、第五投影墙体以及第六投影墙体;

9、所述第一投影墙体距后投影面的距离与投影空间的长度之比为1:5至4:15;

10、第四投影墙体距后投影面的距离与投影空间的长度之比为1:5至4:15;

11、所述第二投影墙体距后投影面的距离与投影空间的长度之比为13:30至1:2;

12、第五投影墙体距后投影面的距离与投影空间的长度之比为13:30至1:2;

13、所述第三投影墙体距后投影面的距离与投影空间的长度之比为2:3至11:15;

14、六投影墙体距后投影面的距离与投影空间的长度之比为2:3至11:15。

15、优选的,对于右投影墙体组,所述错落布置为第四投影墙体距右投影面的距离、所述第五投影墙体距右投影面的距离、第六投影墙体距右投影面的距离不完全相同;

16、所述第四投影墙体中心点距右投影面的距离与投影空间的宽度之比为1:5至1:3;

17、所述第五投影墙体中心点距右投影面的距离与投影空间的宽度之比为0至2:15;

18、所述第六投影墙体中心点距右投影面的距离与投影空间的宽度之比为1:5至1:3。

19、优选的,对于左投影墙体组,所述错落布置为第一投影墙体距左投影面的距离、所述第二投影墙体距左投影面的距离、第三投影墙体距左投影面的距离不完全相同;

20、所述第一投影墙体中心点距左投影面的距离与投影空间的宽度之比为1:5至1:3;

21、所述第二投影墙体中心点距左投影面的距离与投影空间的宽度之比为0至2:15;

22、所述第三投影墙体中心点距左投影面的距离与投影空间的宽度之比为1:5至1:3。

23、优选的,所述投影仪的数量为32个,分别为第一投影仪、第二投影仪、第三投影仪、第四投影仪、第五投影仪、第六投影仪、第七投影仪、第八投影仪、第九投影仪、第十投影仪、第十一投影仪、第十二投影仪、第十三投影仪、第十四投影仪、第十五投影仪、第十六投影仪、第十七投影仪、第十八投影仪、第十九投影仪、第二十投影仪、第二十一投影仪、第二十二投影仪、第二十三投影仪、第二十四投影仪、第二十五投影仪、第二十六投影仪、第二十七投影仪、第二十八投影仪、第二十九投影仪、第三十投影仪、第三十一投影仪以及第三十二投影仪;

24、第一投影仪、第五投影仪、第八投影仪、第十三投影仪、第十六投影仪、第十七投影仪、第二十投影仪、第二十五投影仪、第三十一投影仪、第十五投影仪、第十九投影仪、第二十八投影仪均投影至下投影面;

25、第二投影仪、第九投影仪、第二十一投影仪、第二十六投影仪均投影至右投影面;

26、第三投影仪、第六投影仪均投影至前投影面

27、第二十七投影仪、第二十九投影仪均投影至后投影面;

28、第三十二投影仪投影至第一投影墙体的后侧面与第四投影墙体的后侧面;

29、第十八投影仪投影至第一投影墙体的前侧面与第四投影墙体的前侧面;

30、第四投影仪投影至第三投影墙体的前侧面与第六投影墙体的前侧面;

31、第十四投影仪投影至第三投影墙体的后侧面与第六投影墙体的后侧面;

32、第十投影仪与第二十二投影仪分别投影至第五投影墙体的前侧面与后侧面;

33、第十一投影仪与第二十三投影仪分别投影至第二投影墙体的前侧面与后侧面;

34、优选的,所述天花板底面为镜面反光涂层面。

35、优选的,展厅主体内墙体铺设有pet聚酯声学面板层;

36、展厅主体内外壁夹层为吸声声学泡沫层。

37、优选的,下投影面底部铺设无反光地毯,且地毯下面还铺设有衬垫。

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3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相互对称的右投影墙体组与左投影墙体组、每个投影墙体组均包括多个错落布置的投影墙体的手段,配合展厅内的多个投影仪使展厅内的具备了裸眼3d的投影效果,使观众具有了立体观看效果,也让观众在视觉上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技术特征:

1.一种立体式投影展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展厅主体、前投影面(1)、后投影面(2)、右投影面(3)、左投影面(4)、下投影面(5)、投影仪(6)以及相互对称布置的右投影墙体组与左投影墙体组;每个投影墙体组均包括多个错落布置的投影墙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投影展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天花板,所述天花板与展厅主体顶面形成投影仪容纳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投影展厅结构,其特征在于,左投影墙体组包括3个投影墙体,分别为第一投影墙体(8)、第二投影墙体(9)以及第三投影墙体(10);右投影墙体组包括3个投影墙体,分别为第四投影墙体(11)、第五投影墙体(12)以及第六投影墙体(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式投影展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式投影展厅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投影展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仪(6)的数量为32个,分别为第一投影仪(601)、第二投影仪(602)、第三投影仪(603)、第四投影仪(604)、第五投影仪(605)、第六投影仪(606)、第七投影仪(607)、第八投影仪(608)、第九投影仪(609)、第十投影仪(610)、第十一投影仪(611)、第十二投影仪(612)、第十三投影仪(613)、第十四投影仪(614)、第十五投影仪(615)、第十六投影仪(616)、第十七投影仪(617)、第十八投影仪(618)、第十九投影仪(619)、第二十投影仪(620)、第二十一投影仪(621)、第二十二投影仪(622)、第二十三投影仪(623)、第二十四投影仪(624)、第二十五投影仪(625)、第二十六投影仪(626)、第二十七投影仪(627)、第二十八投影仪(628)、第二十九投影仪(629)、第三十投影仪(630)、第三十一投影仪(631)以及第三十二投影仪(63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式投影展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花板底面为镜面反光涂层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投影展厅结构,其特征在于,展厅主体内墙体铺设有pet聚酯声学面板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投影展厅结构,其特征在于,下投影面(5)底部铺设无反光地毯,且地毯下面还铺设有衬垫。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立体式投影展厅结构,包括展厅主体、前投影面、后投影面、右投影面、左投影面、下投影面、投影仪以及相互对称布置的右投影墙体组与左投影墙体组;每个投影墙体组均包括多个错落布置的投影墙体;前投影面、后投影面、右投影面、左投影面、下投影面构成投影空间;所述投影墙体均平行于后投影面布置;所述投影仪的数量为多个,且隐藏式机位布局于展厅主体内;多个投影仪分别投影于前投影面、后投影面、右投影面、左投影面、下投影面以及多个投影墙体上。本技术使展厅内的具备了裸眼3D的投影效果,使观众具有了立体观看效果,也让观众在视觉上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技术研发人员:徐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影昉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5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